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梗”每天給人設下5個坎,很多人沒邁過去!

以季節來看, 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 且氣溫每下降10℃, 心臟病發作風險就會上升7%。

這是因為, 冷空氣一方面可以使皮下組織血管收縮,

血壓升高, 心臟負擔加重, 誘發心肌缺血;另一方面, 能刺激使冠狀動脈驟然收縮, 導致血液流通受阻, 誘發心肌梗死。

所以, 大家外出時應該做好保暖, 著重護好頭部、手部、腳部。 即使回到溫暖的室內也不能急著脫掉衣帽, 儘量減少血壓的波動。

在秋冬季, 一天中這五個坎最是高危, 大家應尤其注意, 避免接觸這些雷區。

1

清晨血壓最不穩

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元心臟病發作患者的資料, 發現早上6點至中午12點這一時段的病人數量最多, 且病情更為嚴重。

這是因為, 清晨是一天中血壓波動最大的時段。 高而且波動大的血壓更可能導致血管斑塊破裂, 在心臟造成心肌梗死, 在大腦則會導致中風(腦梗死或腦出血)。

再加上整晚沒喝水, 血液比較濃稠, 容易發生栓塞。

建議:

有高血壓病史的人, 建議按醫囑規律用藥, 睡前不要漏服降壓藥物。

沒有腎臟疾病者, 在入睡前、起夜後及晨起後適當補充100~200ml溫開水, 以“稀釋血液”。

晨起後動作最好輕柔、緩慢,

不要猛起或過於激動。

2

用力排便可不行

很多人都有晨起排便的習慣, 而用力排便時需要屏住氣, 容易引起血壓驟升, 嚴重時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 可能造成猝死。

建議:

便秘時不要過於用力, 應嘗試晨起後試著大口快速喝水,

這樣可以快速補充津液, 促進大便排出。

如老年人便秘嚴重, 可以酌情使用開塞露等助排便藥物。

3

劇烈運動有風險

劇烈運動會迫使心臟馬力全開, 每次收縮時多打出幾倍的血液到全身, 因此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 心率過快, 心肌缺氧,

甚至導致心臟病突發。

建議:

心臟不好的人或老年人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快走、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既能鍛煉身體, 又能保護心臟, 是最優選擇。 運動時間不宜過長, 半小時左右為宜。

另外, 大家要注意, 運動時要控制好心率。

如果您是40歲以下人士, 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180-年齡”(比如您今年30歲, 心率要控制在150/分鐘以下)。

如果您是40歲以上人士, 運動時心率要控制在“170-年齡”以下。

若運動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 應立即坐下休息。

4

暴飲暴食後不止傷胃

暴飲暴食時,大量血液為了消化食物而向胃腸轉移,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臟負擔。

如果吃得過於油膩,攝入太多脂肪,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建議:

控制飲食,把好“嘴”關。

5

精神緊張要不得

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時,很多人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象;換成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現胸口難受、突發心臟病等問題。

所以,精神緊張可不只掉頭發那麼簡單。有可能傷害的是心臟病人的生命。

建議:

應該學會釋放壓力,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鬆身心。

當身邊有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請記住2個“120”:迅即撥打120,把握120分鐘黃金搶救時間!

另外給大家附上心梗急救法,希望在危急時刻,大家能夠能夠給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生命救援——

心梗急救三步法

第一步:發現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AMI)典型症狀是胸痛,通常在胸骨後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頜部、背部或肩部放散;約40%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現為腹痛、牙痛、嗓子痛等。呈劇烈的壓榨性疼痛或緊迫、燒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難、出汗、噁心、嘔吐或眩暈等。

最為嚴重的症狀表現為心臟驟停,也就是所謂的“猝死”。

第二步:尋找專業支持

一旦懷疑是心梗,應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在家等待症狀消失,浪費寶貴的搶救時間。

保持鎮靜,等待救援

患者要注意平臥和通風吸氧等。

心肺復蘇小知識:

定位:快速方法——兩乳頭連線中點。

姿勢:用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雙臂肘關節繃直,垂直向下用力。

按壓幅度:胸骨下陷4~6釐米。

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30次胸外按壓後給予2次人工呼吸(如不確定病人是否有傳染性疾病,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後再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過1秒,看到胸廓隆起,盡可能減少按壓中的停頓,避免在按壓間隙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以便使胸廓完全回彈。

總編:一 君

編輯:劉紅果

校對:許 寧

暴飲暴食時,大量血液為了消化食物而向胃腸轉移,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臟負擔。

如果吃得過於油膩,攝入太多脂肪,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建議:

控制飲食,把好“嘴”關。

5

精神緊張要不得

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時,很多人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象;換成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現胸口難受、突發心臟病等問題。

所以,精神緊張可不只掉頭發那麼簡單。有可能傷害的是心臟病人的生命。

建議:

應該學會釋放壓力,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鬆身心。

當身邊有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請記住2個“120”:迅即撥打120,把握120分鐘黃金搶救時間!

另外給大家附上心梗急救法,希望在危急時刻,大家能夠能夠給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生命救援——

心梗急救三步法

第一步:發現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AMI)典型症狀是胸痛,通常在胸骨後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頜部、背部或肩部放散;約40%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表現為腹痛、牙痛、嗓子痛等。呈劇烈的壓榨性疼痛或緊迫、燒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難、出汗、噁心、嘔吐或眩暈等。

最為嚴重的症狀表現為心臟驟停,也就是所謂的“猝死”。

第二步:尋找專業支持

一旦懷疑是心梗,應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在家等待症狀消失,浪費寶貴的搶救時間。

保持鎮靜,等待救援

患者要注意平臥和通風吸氧等。

心肺復蘇小知識:

定位:快速方法——兩乳頭連線中點。

姿勢:用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雙臂肘關節繃直,垂直向下用力。

按壓幅度:胸骨下陷4~6釐米。

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30次胸外按壓後給予2次人工呼吸(如不確定病人是否有傳染性疾病,請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後再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過1秒,看到胸廓隆起,盡可能減少按壓中的停頓,避免在按壓間隙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以便使胸廓完全回彈。

總編:一 君

編輯:劉紅果

校對:許 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