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石泰峰:把旅遊業融入全域,在山水間種出財富

11月20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在銀川市調研推進全域旅遊建設情況, 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落實好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把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 推進旅遊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轉變。 自治區領導馬順清、紀崢, 以及自治區黨委副秘書長王成峰、自治區旅發委主任徐曉平陪同調研。 11月23日《中國旅遊報》頭版頭條刊登《把旅遊業融入全域 在山水間種出財富》一文, 全文如下, 敬請關注!

11月20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在銀川市調研推進全域旅遊建設情況時強調, 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落實好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 把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 推進旅遊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轉變。

近年來尤其是2016年成為全國第二家全域旅遊示範(省)區創建單位後, 寧夏各級黨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來寧視察重要講話精神, 積極落實五大發展理念, 按照寧夏黨委、政府提出的“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 科學謀劃、全面推進、全民參與,

把寧夏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打造。 目前, 寧夏旅遊業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局面, 正在成為一年四季皆宜旅遊的國際旅遊目的地。

當天上午, 石泰峰首先來到寧夏新文化國際旅行社, 與企業負責人、導遊交流, 瞭解旅遊市場開拓、旅遊服務水準提升情況。

石泰峰指出, 旅行社一定要不斷豐富旅遊產品, 滿足遊客的需求。

近年來, 寧夏在全域旅遊發展中, 全面實施“十百千萬工程”, 把創建十條旅遊特色街區、做強十大精品景區、發展十大旅遊購物商店、打造十強旅行社、做優十家旅遊飯店、扶持十大特色農家樂、推廣十大金牌旅遊小吃、選樹十大金牌導遊(講解員)、評樹百名旅遊服務之星、培育千名鄉村旅遊帶頭人、培訓萬名旅遊從業人員, 作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樹立寧夏旅遊新形象的重要抓手, 取得了顯著成績, 為寧夏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定要想辦法把客人留下來。 ”在興慶區鳳凰花溪谷、水洞溝景區, 石泰峰瞭解旅遊景區轉型升級情況後說。

近年來, 寧夏把景區轉型升級作為全域旅遊發展的重點。 沙湖、沙坡頭、水洞溝等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不斷提質增效、帶領寧夏旅遊景區轉型升級。 青銅峽市依託黃河大峽谷, 打造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鹽池縣依託豐富的長城遺址, 打造以長城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同心縣圍繞古韋州八景遺址、打造以民俗文化為主題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固原市則著力推動六盤山紅軍長征景區打造以紅色旅遊為主線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景區, 帶動寧夏向一個大景區發展。

當天下午,石泰峰來到銀川IBI育成中心寧夏絲路風情旅遊網路公司、寧夏旅遊商品研發中心,詳細瞭解智慧旅遊建設及網路行銷、寧夏特色旅遊商品研發經營等情況。他說,要研發寧夏旅遊必購商品,推動旅遊商品多元化發展,讓遊客知道寧夏不止有枸杞。

寧夏旅遊商品資源非常豐富。寧夏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3萬畝,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寧夏枸杞馳名中外,全區枸杞種植面積達到90萬畝,占全國枸杞種植面積的45%以上,枸杞乾果總產量8.8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5%;中國60%羊絨來自寧夏……近年來,寧夏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為突破口,從突出地域特色、突出文化特色、突出大眾參與特色三個方面,加大旅遊商品研發、推廣力度,並通過培育旅遊商品研發基地、十大旅遊商品精品店、十條旅遊商品街、百名旅遊商品開發帶頭人、千名旅遊商品致富能手等方式,實現寧夏旅遊商品發展的新突破。

石泰峰還到寧夏旅遊學校、西夏區鎮北堡鎮華西村,與在校師生、旅遊從業人員交流全域旅遊人才培養及發展旅遊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等情況。

石泰峰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圍繞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加快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旅遊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轉變,努力打造西部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石泰峰強調,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內涵,講好寧夏故事,推動旅遊和文化深度融合。要開發具有寧夏特色、體現時代風貌的旅遊產品,提高旅遊產品附加值,讓遊客知道寧夏不止有枸杞。要推動旅遊業與優勢產業、新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休閒旅遊、體驗旅遊、鄉村旅遊、康養旅遊,打造旅遊全產業鏈。要優化旅遊配套服務,在吸引遊客、留住遊客上下工夫。要加快智慧旅遊建設,不斷提升旅遊線上服務、網路行銷、電子支付等服務水準,為全域旅遊插上資訊的翅膀。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在山水間種出風景、種出產業、種出財富,把藍天淨土轉化為創業沃土。(中國旅遊報:王濤)

當天下午,石泰峰來到銀川IBI育成中心寧夏絲路風情旅遊網路公司、寧夏旅遊商品研發中心,詳細瞭解智慧旅遊建設及網路行銷、寧夏特色旅遊商品研發經營等情況。他說,要研發寧夏旅遊必購商品,推動旅遊商品多元化發展,讓遊客知道寧夏不止有枸杞。

寧夏旅遊商品資源非常豐富。寧夏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到53萬畝,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寧夏枸杞馳名中外,全區枸杞種植面積達到90萬畝,占全國枸杞種植面積的45%以上,枸杞乾果總產量8.8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5%;中國60%羊絨來自寧夏……近年來,寧夏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為突破口,從突出地域特色、突出文化特色、突出大眾參與特色三個方面,加大旅遊商品研發、推廣力度,並通過培育旅遊商品研發基地、十大旅遊商品精品店、十條旅遊商品街、百名旅遊商品開發帶頭人、千名旅遊商品致富能手等方式,實現寧夏旅遊商品發展的新突破。

石泰峰還到寧夏旅遊學校、西夏區鎮北堡鎮華西村,與在校師生、旅遊從業人員交流全域旅遊人才培養及發展旅遊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等情況。

石泰峰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旅遊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旅遊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域,圍繞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目標,加快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旅遊向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轉變,努力打造西部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石泰峰強調,要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內涵,講好寧夏故事,推動旅遊和文化深度融合。要開發具有寧夏特色、體現時代風貌的旅遊產品,提高旅遊產品附加值,讓遊客知道寧夏不止有枸杞。要推動旅遊業與優勢產業、新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休閒旅遊、體驗旅遊、鄉村旅遊、康養旅遊,打造旅遊全產業鏈。要優化旅遊配套服務,在吸引遊客、留住遊客上下工夫。要加快智慧旅遊建設,不斷提升旅遊線上服務、網路行銷、電子支付等服務水準,為全域旅遊插上資訊的翅膀。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在山水間種出風景、種出產業、種出財富,把藍天淨土轉化為創業沃土。(中國旅遊報:王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