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令進補參當道 中藥這些參 參參各不同 你補對了嗎

冬令進補參當道, 但含有“參”的成員眾多, 有野山參、紅參、黨參、太子參、沙參(南、北)、西洋參、丹參……它們有什麼區別, 又應該怎麼吃?下面來看看福建百草堂的建議。

人參:補虛第一參

人參, 來源於五加科植物人參的根。 味甘、微苦, 性微溫。 具有補氣固脫, 健脾益肺, 甯心益智, 養血生津的功效。 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脫液所致元氣欲脫, 神疲脈微。 對心氣虛衰之失眠多夢, 驚悸健忘, 體虛多汗也有效果。 但實熱、正氣不虛者不適宜服用。

怎樣吃最好:燉服時將參切片放入碗中, 加適量水後密閉碗口, 放入鍋內隔水蒸, 蒸1~2小時即可。 含服時將山參切成薄片, 放入口中含服。 泡服時將山參打散裝入袋泡茶袋中放入杯中, 加入開水, 泡5分鐘即可飲用。

紅參: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

如果把新鮮的人參上鍋蒸透, 顏色由白變紅, 質地也變成角質化後, 就是我們所說的紅參。 由於經過了熟制, 除了具有補元氣、生津安神這些人參都有的作用外, 其藥性更溫、火力更大、勁更足、功效也更持久, 其補陽氣、養氣血的功效自然也就非凡了。 凡有面色蒼白暗淡、手腳冰涼等陽虛症狀者, 都可選用紅參進補。 但陰虛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紅參。

怎樣吃最好:日常服用方法很多, 泡茶飲, 研末吞服都可以。 一般來講, 安全起見, 每天1~2克就可以了, 太多了容易引起上火。 也可以煮粥, 將紅參切成薄片, 早餐熬粥時放入少許。 也可嚼食, 將紅參切成薄片, 含於口中細嚼, 有補氣提神的功效。

沙參:養陰清肺化痰止咳

沙參以根入藥, 有南沙參和北沙參之分, 雖然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 但是功效上很接近。 明代以前所用沙參即今之南沙參, 是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的根;北沙參是傘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因產於北方沿海沙地, 故名北沙參。 南沙參最早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除寒熱, 補中, 益肺氣, 久服利人”, 現代中藥學認為其可養肺胃之陰, 兼有一定的祛痰止咳作用。 北沙參《本草從新》記載, 專補肺陰, 清肺火, 治療久咳肺痿。 現代中藥學認為其清養肺胃氣陰為主, 具有止咳生津的作用。 也就是說北沙參適用于肺氣陰不足久咳不愈者;南沙參適用於外感熱病後咽喉幹痛者。

怎樣吃最好:可以取沙參50克, 玉竹、蓮子、百合各25克,

雞蛋1個, 熬成湯喝。 本湯所取中藥均是潤肺養陰, 健脾和胃之品, 能滋陰清熱, 潤肺止咳。

太子參:藥性穩定補氣不上火

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 又名孩子參、童參。 太子參入藥部位為乾燥塊根, 味甘微苦。 它具有益氣健脾, 生津潤肺之功效。 常用於脾虛體倦, 食欲不振, 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乾咳。

相對於人參、紅參、黨參而言,太子參的補氣力量並不是很強,但是太子參沒有過多的燥性,不會引起上火等問題,因此尤其適合氣虛且易上火者使用。

它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既能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防禦,又能增強人體的代謝。

怎樣吃最好:可以用太子參泡水,水的溫度最好在90℃,每次10克代茶飲,其次就是用太子參打散裝袋,6~10克代茶飲。即便這樣,在泡水的過程中很多有效成分還是不能稀釋出來,所以建議大家用保溫效果較好的保溫杯來焗泡,以便使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黨參:補氣補血全能幹

黨參是桔梗科植物黨參的根,主要功效是補中益氣,尤擅補肺氣、治肺虛,可用於各種氣虛不足者,疲乏無力、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軟、容易感冒的人也適合服用黨參。現代研究認為黨參富含皂甙、黏液和微量生物鹼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補血、補氣治療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能擴張周圍血管而降低血壓,又可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怎樣吃最好:用黨參枸杞雞熬湯,黨參30克、枸杞30克、雞肉150克。主治氣血不足、食欲不振。煮黨參杞子豬肝粥,黨參20克,杞子30克,豬肝50克,粳米60克。主治肝腎兩虧、乏力頭暈等。

丹參:心腦血管良藥

丹參是活血祛瘀良藥,《本草備要》認為丹參“氣平而降”,入心與心包經,既活血又養血,“瘀去而新生”,調經除煩。臨床多用於心血管疾病,用丹參做成的製劑特別多,常見的有丹參滴丸、複方丹參片等。丹參適用於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癓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瘡瘍腫毒及跌打損傷等症。

怎樣吃最好:丹參泡酒,需要使用丹參片,還要用到西紅花等配藥,用白酒密封浸泡半個月左右即可飲用。每天最好不要多喝,控制次數和飲用量。

女性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泡制丹參益母茶。取適當的丹參片,以及益母草用熱水沖泡就可以了。可以反復沖泡,但不宜過夜飲用。

西洋參: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西洋參與人參皆能補虛。不過西洋參是舶來品,與人參的一度緊缺有關。西洋參與人參雖然形同但藥效卻不同。比如,人參偏溫,其味甘中帶微苦,溫能補陽散寒,苦能燥濕,濕傷陽。因此,燥濕也有助陽的作用。西洋參性涼,涼能清熱,甘涼相合,既能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所以,歸納起來,人參補氣,偏于助陽;西洋參補氣,偏于養陰。

一般來說西洋參茶適合於年齡較大,久病體虛的老年人以及容易受風寒,著涼感冒的虛性體質人群。年輕體壯和容易動氣發脾氣的人,都是因為氣血過旺所導致的,就不適宜飲用。

怎樣吃最好:可以用西洋參飲片泡水代茶飲,一次可放1~3片,以溫開水沖泡飲用,喝完後再將飲片吃掉,夏日常在高溫下工作的人,口中含片西洋參,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

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乾咳。

相對於人參、紅參、黨參而言,太子參的補氣力量並不是很強,但是太子參沒有過多的燥性,不會引起上火等問題,因此尤其適合氣虛且易上火者使用。

它還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既能增強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防禦,又能增強人體的代謝。

怎樣吃最好:可以用太子參泡水,水的溫度最好在90℃,每次10克代茶飲,其次就是用太子參打散裝袋,6~10克代茶飲。即便這樣,在泡水的過程中很多有效成分還是不能稀釋出來,所以建議大家用保溫效果較好的保溫杯來焗泡,以便使其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黨參:補氣補血全能幹

黨參是桔梗科植物黨參的根,主要功效是補中益氣,尤擅補肺氣、治肺虛,可用於各種氣虛不足者,疲乏無力、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軟、容易感冒的人也適合服用黨參。現代研究認為黨參富含皂甙、黏液和微量生物鹼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補血、補氣治療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能擴張周圍血管而降低血壓,又可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有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等作用。

怎樣吃最好:用黨參枸杞雞熬湯,黨參30克、枸杞30克、雞肉150克。主治氣血不足、食欲不振。煮黨參杞子豬肝粥,黨參20克,杞子30克,豬肝50克,粳米60克。主治肝腎兩虧、乏力頭暈等。

丹參:心腦血管良藥

丹參是活血祛瘀良藥,《本草備要》認為丹參“氣平而降”,入心與心包經,既活血又養血,“瘀去而新生”,調經除煩。臨床多用於心血管疾病,用丹參做成的製劑特別多,常見的有丹參滴丸、複方丹參片等。丹參適用於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癓瘕積聚、熱痹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瘡瘍腫毒及跌打損傷等症。

怎樣吃最好:丹參泡酒,需要使用丹參片,還要用到西紅花等配藥,用白酒密封浸泡半個月左右即可飲用。每天最好不要多喝,控制次數和飲用量。

女性朋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泡制丹參益母茶。取適當的丹參片,以及益母草用熱水沖泡就可以了。可以反復沖泡,但不宜過夜飲用。

西洋參: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西洋參與人參皆能補虛。不過西洋參是舶來品,與人參的一度緊缺有關。西洋參與人參雖然形同但藥效卻不同。比如,人參偏溫,其味甘中帶微苦,溫能補陽散寒,苦能燥濕,濕傷陽。因此,燥濕也有助陽的作用。西洋參性涼,涼能清熱,甘涼相合,既能清熱養陰,又能生津止渴。所以,歸納起來,人參補氣,偏于助陽;西洋參補氣,偏于養陰。

一般來說西洋參茶適合於年齡較大,久病體虛的老年人以及容易受風寒,著涼感冒的虛性體質人群。年輕體壯和容易動氣發脾氣的人,都是因為氣血過旺所導致的,就不適宜飲用。

怎樣吃最好:可以用西洋參飲片泡水代茶飲,一次可放1~3片,以溫開水沖泡飲用,喝完後再將飲片吃掉,夏日常在高溫下工作的人,口中含片西洋參,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