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你受涼時,血管也在“瑟瑟發抖”

這兩天的氣溫一直跳水, 雖然還沒到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候, 但很多人已經感到手腳冰冷了。

其實身體有個部位, 比手腳更加怕冷了,

那就是我們的血管。 手腳著涼不可怕, 而一旦血管著涼了, 後果就非同一般了。

那麼問題來了, 深藏不露的血管為什麼會怕冷?

血管, 遇冷收縮易變“脆”

我們都知道“熱脹冷縮”的原理, 溫度高時, 血管舒張, 人的血壓會隨之而下降, 反之, 當溫度較低的時候,

血管收縮將導致血流受阻, 血液迴圈減慢, 血栓、高血壓等疾病就會隨之而至。

我們的血管就像一個橡皮水管, 每到天冷時, 橡膠就會變脆, 如果水壓增大, 就容易裂開, 當血管抽筋或者破裂, 後果可是十分嚴重的哦:

中風

天氣變冷時, 如果身體來不及調整,

血管會發生強烈痙攣時, 血流速度加快, 腦血管破裂就會發生腦出血;

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患者, 如果本身有血栓, 當血管痙攣時, 血管變窄, 血栓堵塞在大腦的血管, 就會發生腦梗塞。

心梗

寒冷時, 為了給身體供應能量, 心率會增加, 心臟負擔也在增加。

一旦遭受寒冷刺激, 冠狀動脈易收縮痙攣、血壓升高, 原有心血管基礎病變的患者可出現急性心肌缺血, 誘發心絞痛, 甚至心肌梗死。

主動脈夾層

人的主動脈血管壁, 是由緊貼在一起的三層組織構成, 就如同它的三層“衣裳”。

天氣轉涼, 高血壓患者容易出現血壓波動, 導致血管壁受損, 血流容易撕裂最裡面兩層“衣裳”, 形成主動脈夾層。

而主動脈夾層一旦破裂, 很可能危及生命!

“三多一少”原則, 應對血管冷縮

一、飲食少吃鹽、血管少風險

冬季不能不吃鹽, 但也不能吃太多鹽, 原因是高鹽飲食易引起血凝, 使血液濃度變大,從而加劇血管的壓力,血壓就會蹭蹭上漲。只有讓血液清潔不凝結,血管才會少風險!

二、油脂少入口、風險不會有

高油脂的食品會升高血液的脂質含量,導致血液粘稠度加大,血流不暢,尤其是肥胖的人群更應該注意這一點,平時少吃兩餐油炸食品,權當減肥了。

三、少抽煙喝酒、血液不粘稠

高血壓的人之所以不能喝酒,那是因為酒精會加速血液流動,讓血管所受的壓力增大,容易造成血管破裂,所以在大冷天時一般不建議飲酒暖身。而抽煙則會加劇毒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讓血液變粘稠,從而誘發血管疾病。

四、平時多溶栓、血流有保障

“溶栓”,指的是把血管中代謝廢物和血栓物質疏通出去,以清理血管內部的環境,緩和血管所受的壓力,以下三種食物就有很好的“溶栓”作用。

山楂

山楂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品,對血淤、閉經等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洋蔥

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可用於降低血壓、提神醒腦、緩解壓力、預防感冒。

香蕉

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同時,香蕉又能清理血液環境,清理血液垃圾,改善血脂血稠等!

身體暖和,血管才會暖

每年的11月底~次年2月天氣最冷,也是血管最危險的時候。

因此不管是否患有心腦血管病,這段時間都應該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畢竟身體暖和,血管才會暖。

天氣冷,這四個部位要注意防寒

1.關節

踝關節承受著全身的重量,是人體比較脆弱的地方,再加上踝關節周圍軟組織少,局部血液迴圈較差,缺少保護就很容易著涼,誘發踝關節炎。

除此之外,寒冷、潮濕的環境會加重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預防風濕病最關鍵的還是要注意保暖;膝關節等部位易遭受風邪侵襲,一定要格外注意關節的防寒。

2.頭部

寒氣入侵頭部,會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還易發生高血壓、急性心梗、中風等症狀。

3.口鼻

口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寒氣可以隨呼吸侵入肺部。噁心、嘔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噴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現。

4.腳底

所謂 “寒從腳下起”,腳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腰腿酸痛等。

建議穿著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棉襪;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溫水泡腳20分鐘,配合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的作用。(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室溫控制在20度

無論冬天室外的氣溫如何,室內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20度左右。

當溫度過低的時候,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可造成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從而導致血栓形成;溫度過高時,人更容易煩躁,心臟的負擔會增加。

緩慢出行

冬天,室內和室外的溫差相距較大,對於人體來說,溫度的突然變化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者突然擴張,從而刺激血壓上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少人家裡會添置暖氣以度寒冬,這樣一來門裡門外的溫差就更加大了。

因此建議從溫暖室內到寒冷室外要緩慢出門,時間允許的話可堅持爬樓梯,讓身體有充足的時間適應室外溫度,以減緩冷熱交替的猛烈變換。

血管平安過冬,飲食運動也許注意

冬季穿衣保暖是必須,但在飲食和身體鍛煉上也不容忽視,這對於血管健康也有非常大的意義。

鍛煉不宜過早

無論在任何時間鍛煉,對於運動的效果來說幾乎沒有影響,但冬天過早出門鍛煉容易凍傷,因此運動的時間最好選擇上午八九點鐘太陽出來後,或者下午3~4點紅日西斜時,注意運動前需做好熱身運動,讓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

而運動類型方面可以選擇中低強度的運動,入太極拳、慢跑等等。

溫柔地活動身體

躺下、起身、低頭、下蹲時儘量緩慢進行,以避免氣血突然上沖。早上不宜起太早,多睡眠以潛藏陽氣,起床後也不急於下地,在床上坐一下再穿衣服。

學會“挑食”

以清淡、均衡、科學、適度為原則,適當攝取動物脂肪和蛋白質,如新鮮瘦肉、魚類、禽、蛋類、豆類等。

主食宜選擇粗糧及粗纖維食物(如紅薯、玉米等),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以保證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攝入。

試試下麵這兩款湯膳,可讓你的血管安然度冬。

明蝦蘿蔔湯

白蘿蔔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用來煲湯可以降低血脂,消炎解毒,活血養膚;明蝦;富含蛋白質,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蝦肉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對心血管補益良多。

材料:白蘿蔔一根,明蝦300g,清水6大杯,白果數個,枸杞1勺。

做法:

1.白蘿蔔切大塊,加水,白果,枸杞用大火煮沸,改文火約40min

2.倒入蝦,大火再煮到沸,就可以了。喝的時候按自己口味加鹽調味。

黑木耳紅棗湯

黑木耳不膩不躁,可常服久用,有養血益胃、降血糖、抗冠狀動脈硬化,可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稱;而紅棗可補肝降壓,滋陰補陽,是極佳的營養滋補品。

材料:10克的黑木耳,3片薑、5枚紅棗。

做法:

1、以上食材加上6碗水,一起倒入煮鍋裡。

2、用小火煲成2碗水,加少許食鹽即食,每天吃一次。

冬季,除了給你的血管“保暖”之外,還要注意定期量血壓,一旦發現血壓異常,應當立刻上醫院就診,切忌麻痹大意!

使血液濃度變大,從而加劇血管的壓力,血壓就會蹭蹭上漲。只有讓血液清潔不凝結,血管才會少風險!

二、油脂少入口、風險不會有

高油脂的食品會升高血液的脂質含量,導致血液粘稠度加大,血流不暢,尤其是肥胖的人群更應該注意這一點,平時少吃兩餐油炸食品,權當減肥了。

三、少抽煙喝酒、血液不粘稠

高血壓的人之所以不能喝酒,那是因為酒精會加速血液流動,讓血管所受的壓力增大,容易造成血管破裂,所以在大冷天時一般不建議飲酒暖身。而抽煙則會加劇毒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讓血液變粘稠,從而誘發血管疾病。

四、平時多溶栓、血流有保障

“溶栓”,指的是把血管中代謝廢物和血栓物質疏通出去,以清理血管內部的環境,緩和血管所受的壓力,以下三種食物就有很好的“溶栓”作用。

山楂

山楂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品,對血淤、閉經等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洋蔥

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可用於降低血壓、提神醒腦、緩解壓力、預防感冒。

香蕉

香蕉是澱粉質豐富的有益水果,可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同時,香蕉又能清理血液環境,清理血液垃圾,改善血脂血稠等!

身體暖和,血管才會暖

每年的11月底~次年2月天氣最冷,也是血管最危險的時候。

因此不管是否患有心腦血管病,這段時間都應該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畢竟身體暖和,血管才會暖。

天氣冷,這四個部位要注意防寒

1.關節

踝關節承受著全身的重量,是人體比較脆弱的地方,再加上踝關節周圍軟組織少,局部血液迴圈較差,缺少保護就很容易著涼,誘發踝關節炎。

除此之外,寒冷、潮濕的環境會加重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預防風濕病最關鍵的還是要注意保暖;膝關節等部位易遭受風邪侵襲,一定要格外注意關節的防寒。

2.頭部

寒氣入侵頭部,會引發感冒、鼻炎、頭痛、牙痛、三叉神經痛等,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還易發生高血壓、急性心梗、中風等症狀。

3.口鼻

口鼻是空氣進出的通道,寒氣可以隨呼吸侵入肺部。噁心、嘔吐、咳嗽、吐痰、鼻塞、打噴嚏等,都是口鼻受寒的表現。

4.腳底

所謂 “寒從腳下起”,腳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腰腿酸痛等。

建議穿著保暖透氣、吸濕性好的棉襪;每天睡前,用40℃左右的溫水泡腳20分鐘,配合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的作用。(湧泉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室溫控制在20度

無論冬天室外的氣溫如何,室內的溫度最好是保持在20度左右。

當溫度過低的時候,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可造成血流緩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從而導致血栓形成;溫度過高時,人更容易煩躁,心臟的負擔會增加。

緩慢出行

冬天,室內和室外的溫差相距較大,對於人體來說,溫度的突然變化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者突然擴張,從而刺激血壓上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不少人家裡會添置暖氣以度寒冬,這樣一來門裡門外的溫差就更加大了。

因此建議從溫暖室內到寒冷室外要緩慢出門,時間允許的話可堅持爬樓梯,讓身體有充足的時間適應室外溫度,以減緩冷熱交替的猛烈變換。

血管平安過冬,飲食運動也許注意

冬季穿衣保暖是必須,但在飲食和身體鍛煉上也不容忽視,這對於血管健康也有非常大的意義。

鍛煉不宜過早

無論在任何時間鍛煉,對於運動的效果來說幾乎沒有影響,但冬天過早出門鍛煉容易凍傷,因此運動的時間最好選擇上午八九點鐘太陽出來後,或者下午3~4點紅日西斜時,注意運動前需做好熱身運動,讓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

而運動類型方面可以選擇中低強度的運動,入太極拳、慢跑等等。

溫柔地活動身體

躺下、起身、低頭、下蹲時儘量緩慢進行,以避免氣血突然上沖。早上不宜起太早,多睡眠以潛藏陽氣,起床後也不急於下地,在床上坐一下再穿衣服。

學會“挑食”

以清淡、均衡、科學、適度為原則,適當攝取動物脂肪和蛋白質,如新鮮瘦肉、魚類、禽、蛋類、豆類等。

主食宜選擇粗糧及粗纖維食物(如紅薯、玉米等),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以保證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攝入。

試試下麵這兩款湯膳,可讓你的血管安然度冬。

明蝦蘿蔔湯

白蘿蔔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用來煲湯可以降低血脂,消炎解毒,活血養膚;明蝦;富含蛋白質,鉀,碘,鎂,磷等礦物質及維生素A,蝦肉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對心血管補益良多。

材料:白蘿蔔一根,明蝦300g,清水6大杯,白果數個,枸杞1勺。

做法:

1.白蘿蔔切大塊,加水,白果,枸杞用大火煮沸,改文火約40min

2.倒入蝦,大火再煮到沸,就可以了。喝的時候按自己口味加鹽調味。

黑木耳紅棗湯

黑木耳不膩不躁,可常服久用,有養血益胃、降血糖、抗冠狀動脈硬化,可降低心血管病發病率,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稱;而紅棗可補肝降壓,滋陰補陽,是極佳的營養滋補品。

材料:10克的黑木耳,3片薑、5枚紅棗。

做法:

1、以上食材加上6碗水,一起倒入煮鍋裡。

2、用小火煲成2碗水,加少許食鹽即食,每天吃一次。

冬季,除了給你的血管“保暖”之外,還要注意定期量血壓,一旦發現血壓異常,應當立刻上醫院就診,切忌麻痹大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