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桃江肺結核事件丨為何“白色瘟疫”偏愛畢業班的孩子?

近日, 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四中高三文科364班學生發現多起肺結核病例事件。 經縣疾控中心核實, 該校發現有30餘例肺結核疑似病例, 其中20餘例已確診。

提起肺結核, 我們首先會想到魯迅筆下的癆病、血饅頭……然而, 很多人都有如此疑問:現在孩子都營養過剩了, 怎麼還能得這個病?

◆◆◆

結核病新增兩個群體——城市白領和在校學生

近年來, 得結核病的人新增兩個群體——城市白領和在校學生。

白領生活節奏快, 工作經常加班加點, 不能勞逸結合;交際應酬多休息不好;平時食速食盒飯, 聚會時暴飲暴食, 並且很少查體。 此外, 白領人群大多在寫字樓工作, 長期處於密閉的空調環境中, 空氣不流通, 密閉環境和四季如春的室溫會成為結核菌快速滋生的溫床, 也為結核病的傳播創造機會。

學生處於青春發育期, 機體免疫功能不健全, 受內分泌、營養狀況的影響,

感染後容易發病;尤其畢業班學生學習壓力大, 作息不規律, 戶外活動少, 身體抵抗力下降, 更容易發病。 部分寄宿制高中宿舍樓通風不及時, 冬春季節多是門窗緊閉, 不注意室內通風換氣。 學校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場所, 學生相互間接觸頻繁;一旦有肺結核患者發生, 很容易在學生中傳播蔓延。

哪些人容易患結核病?

未經結核菌感染的人群, 都有普遍的易感性, 以下因素將影響到結核病發病:

一是與結核病人有密切接觸, 最易感染結核菌, 如肺結核病人的家庭成員, 寢室同學, 辦公室或車間同事等, 尤其長期生活在通風條件差的房間和工作區域, 這些接觸者具有較高的發病風險。

二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營養不良、塵肺、胃切除術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

最近研究顯示治療類風濕、銀屑病等的生物製劑(主要為腫瘤壞死因數拮抗劑)均可在治療過程中誘發結核病。

三是未接種過卡介苗或未感染過結核菌的人群。 這些人對結核菌缺乏免疫力, 感染後具有較高的發病風險。 例如, 一些來自偏遠山區的務工人員, 進入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後, 感染結核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同時發病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

結核病是怎樣傳播的?

結核病是呼吸道傳染病, 結核分枝桿菌會在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時從呼吸道噴出, 漂浮在空氣中, 特別是有咳嗽症狀的排菌肺結核病人, 其傳染性最大,

是最主要的傳染源。 健康人吸入了漂浮在空氣中的結核桿菌就有可能感染上結核病。 結核菌感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人體, 飲用未經消毒帶有結核桿菌的牛奶可能引起腸道感染。 通常人的消化道對結核桿菌有較強的抵抗力, 結核桿菌進入胃內容易被胃酸殺滅, 但如果一次有大量結核桿菌進入人體胃腸道或人體患有胃酸缺乏症等因素, 則有可能患病。

接觸過結核病人就一定會得結核病嗎?

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 不一定發生結核病。 是否發生結核病, 主要受吸入結核菌數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體免疫力高低的影響, 結核菌毒力強而身體抵抗力又低則容易發生結核病。 人體初次受到結核菌感染後,

通常絕大多數人沒有任何症狀, 不易早期發現。 如果身體素質好,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營養飲食科學合理, 加強鍛煉, 發生結核病的可能性是較低的。 但如果存在營養不良, 缺乏鍛煉, 工作和學習壓力大, 就存在發病的可能。 研究表明:感染結核菌後, 一生中具有10%的發病概率, 但有50%的患者發生于感染後頭兩年。

接種卡介苗, 新生兒就不得結核病嗎?

卡介苗是人生第一針, 卡介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 可使未感染者獲得特異性免疫力, 新生嬰兒一出生就應該接種, 接種後三四個月時即可到市卡介苗中心做結核菌素試驗, 判斷接種效果。 但是接種了卡介苗不等於進了“保險箱”, 研究表明接種卡介苗對預防兒童重癥結核是有效的。 特別對預防那些嚴重類型的結核病如粟粒性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作用尤為明顯。但到了15歲以後卡介苗的防護作用逐漸降低。

特別對預防那些嚴重類型的結核病如粟粒性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作用尤為明顯。但到了15歲以後卡介苗的防護作用逐漸降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