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山拓石栽出經果林 女老闆帶領20個貧困戶走出一條“攻堅”路

“窮且益堅, 不墜青雲之志。 ”這句警語自古以來都激勵著無數有識之士, 越是困難越要堅強。 在脫貧攻堅的路上, 同樣有不少胸懷志氣的人, 在日夜守望著貧瘠的土地, 懷揣著脫貧的信心。 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就有這樣一群人。

“這條水泥路是兩天前剛通車的, 如果早來幾天, 車子都還進不去呢。 ”11月20日, 在松桃苗族自治縣世昌街道辦事處道水村路口, 同行的松桃宇通農牧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文斐對記者說道。

據文斐介紹, 在此之前, 這條通往道水村的路一直都是泥土路, 且一年四季都是泥濘路面,

村民出入大多穿著水鞋艱難步行。

幾分鐘後, 記者一行抵達道水村, 在文斐的帶領下, 馬不停蹄的往村子後面的山坡爬去, 山坡十分陡峭, 大家都爬得很艱難, 約二十分鐘後, 看到十多名村民正揮動鋤頭, 在給一片幼小的柚子林施肥。

“這是今年5月剛從大棚中移植的種植了兩年的柚子樹苗, 如今長勢不錯, 施了肥, 明年有一半以上都可以掛果了。 ”文斐一邊跟村民打招呼, 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這塊貧瘠的土地, 是她的公司積極回應國家脫貧攻堅“五個一批”工程和松桃縣委、縣政府“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行動方案”的號召, 為了帶動道水及周邊村走上產業扶貧幫扶的道路而新建的經果林產業示範基地, 現已種植果樹300多畝,

種植品種有金秋砂糖桔、本地柚、臍橙等品種。

一位村民放下手中的鋤頭, 點燃一支煙在旁邊饒有興致的說道:“這裡以前是荒坡, 因為基本都是裸露在外的石頭居多, 所以根本長不了樹木, 倒是雜草叢生, 還好在文總的帶動下, 大傢伙投工投勞在亂石中刨出了一個個土坑, 才栽下了這些果樹。 ”

“因為缺水, 我們只能投入大量的資金從河邊抽水上來澆灌, 但這遠遠不夠, 我們要克服的困難還有很多。 ”文斐雙手抬著一根黑色的水管說, 看著油綠的林地儘管很欣慰, 但一想到之前的苗木、水、肥料等都是村民從山腳肩挑背馱轉運上來的, 心裡不禁像打翻了的五味瓶。

貧困戶年收入已增加萬元

不花政府一分錢, 文斐在道水這塊貧瘠的土地上,

通過項目的實施, 採取務工收入、土地流轉等方式, 與貧困農戶建立起產業脫貧的利益聯結關係, 逐步幫助貧困村民走上了脫貧的道路。

貧困戶孫朝芝今年70歲高齡了, 但老人身體依然硬朗, 仍然可以到林地幹活。 孫朝芝笑著對記者說, 想不到自己一大把年紀了, 還能趕上脫貧致富的日子, 他今年通過在林地幹活都已經掙了近萬元了。

在道水村, 文斐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經果林專案的實施已覆蓋貧困戶20戶, 貧困人口80多人, 每年需支付貧困戶務工勞務費20多萬元, 戶均可增收10000元, 按戶均4口人計算, 年人均可增收2500元;同時, 流轉土地300畝, 每年支付貧困戶土地租金6萬元, 戶均可增收3000元, 人均可增收750元,

貧困人口每年人均可增收3250元以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