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中國”路上的逐夢者

■委員檔案

張健,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

一副金色鑲邊眼鏡,一套合身俐落的西裝,眾人眼裡的張健,儒雅而不失風度。 一番攀談下來就會發現,張健的學者氣質裡,還融有一份執政為民、心系群眾的責任感。

1978年7月,年僅15歲的張健考入湖南農學院,學習植物保護專業,是班裡最小的大學生。 1987年,張健赴美國留學,於伊利諾斯大學芝加哥分校生物學系攻讀碩士研究生,一段長達13年的求學之路自此開啟。

“中西融合,知識交融,創新意識強。 ”簡單三句話,是張健給自己的評語。 從學術界的海歸博士到特聘教授,再到全國政協委員,身份間的轉變,在描繪他不同階段人生軌跡的同時,也塑造他的性格與思維方式。

“還在美國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考慮中國健康產業的未來發展。 ”2000年,懷揣著報效祖國的拳拳之心,帶著一腔熱血與抱負,張健回到家鄉,成為了“健康中國”路上的一名逐夢者。

海外留學的經歷讓張健具備了國際視野,也看到了嶄新的機遇———隨著經濟水準提高,健康產業正逐漸成為引領21世紀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 “要讓健康產業這輪‘朝陽’在中國冉冉升起,普照每位中國百姓。 ”張健暗下決心。

2013年,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迴圈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等系列目標。

時機已經成熟。 2014年,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張健提交了《關於加快健康產業園區建設促進改善民生擴大內需的建議》,呼籲國家發展改革部門將發展健康產業納入重點專案範疇,同時對具備條件的省份加大財政投入,通過打造健康產業園區的引領、輻射,推進我國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大力推進醫學領域的創新、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已刻不容緩。 ”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圍繞同一發展目標,張健持續發力,分別提交了《關於加強養老頂層設計實現有效醫養資源供給的建議》《堅持科學發展,提高我國健康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提案,提出了眾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張健選擇將他築夢的“第一步”放在湖南。

2016年4月12日,在湖南省政府工作會議上,張健提出建立以省級健康產業核心園區為龍頭、市州為樞紐、有條件的縣市為支撐的三級健康產業發展體系,與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共同構成“五星聯動”的國家健康產業佈局。

“目前,湖南健康產業園已洽談項目200多個,意向投資735億,急需落地第一期專案36個,擬投資200多億元。 ”令張健倍感振奮的是,他腦海中關於健康產業發展未來的巨大藍圖,正在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而在張健的“健康中國”夢裡,大處有宏觀規劃,小處也有別樣柔情。

談及讓自己感觸最深的調研經歷,張健回憶起在某家康復醫院看望腦癱患兒的情境,令人心酸。

“一個家庭裡只要出現殘疾,那對於整個家庭都將是殘酷的打擊。 ”

帶著一份關愛與責任,2015年,張健在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呼籲,儘快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研究制定《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目錄》,主要包括聽力語言障礙、腦癱、智障、孤獨症、肢殘、視力等應該普惠又能負擔的康復專案,實行免費康復或補助。 各地可結合實際,逐步擴大服務內容和年齡範圍。 建議得到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的充分肯定和贊許。 湖南省在全國率先實行農村兒童大病救助,為大病患兒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在張健的履職路上,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加大對失獨家庭的扶助、精神疾病救治湖南模式推廣、降低虛高藥價、加大基層醫療財政投入……五年來,張健始終將目光聚焦於群眾,竭力為民生健康而奔走,為弱勢群體而鼓呼。

“全國政協這個平臺,能夠彙聚各方面的力量,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的任務就是為群眾代言,是一份壓力,更是一份責任。 ”未來,張健還將繼續為他的“健康中國”夢添磚加瓦,向著夢想的終點站奮力前行……

■履職問答

問:請用一個關鍵字來描述五年來你參與協商議政的主要領域。

答:醫療衛生和民眾健康。

問:你最喜歡參加哪類履職活動?

答:提案辦理協商會和雙周協商座談會。

問:你最希望哪類履職活動有所改進?

答:提案辦理單位針對委員的提案進一步辦出實效,推動落實落地。

問:你對自己五年履職成果是否滿意?

答:比較滿意。

問:作為政協委員,你體會最深的是什麼?請用一句話概括。

答:關注民生,服務大局,深入調研,積極建言。

答:比較滿意。

問:作為政協委員,你體會最深的是什麼?請用一句話概括。

答:關注民生,服務大局,深入調研,積極建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