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寧波1男子買天然珍珠項鍊成仿製品 網購還需留證據

前不久, 寧波的鄭先生在淘寶上花780元買了一款珍珠手鏈。 鄭先生說, 當時頁面上宣傳的是天然珍珠, 他覺得物超所值, 因為根據頁面上的介紹, 類似的珍珠手鏈市面上要價起碼上千元, 於是他就痛快地下單了。

過了幾天, 鄭先生收到實物, 但當他拆開檢查時, 發現其與網上宣傳的有明顯差異, 他懷疑商家售賣的是假冒的珍珠製品。 為此, 鄭先生還找人用專業的儀器進行鑒定, 結果表明, 這串珍珠手鏈只是人工合成的工藝品。 鄭先生認為商家存在虛假宣傳, 並聯繫了客服人員, 要求按照消法規定,

實行“假一賠三”處理。

剛開始, 客服人員表示會幫鄭先生處理, 但過了幾天後, 客服人員回電表示, 其網站上並沒有虛假宣傳, 頁面上所述的確實為仿製珍珠, 且以“包裝已打開”“已經使用了”“影響第二次銷售”等理由, 不同意退貨。

於是, 鄭先生向寧波市消保委投訴。 消保委工作人員調查發現, 該商品的宣傳網頁上的確寫有“仿製”字樣, 也沒有明確表示其出售的產品為“天然珍珠”。

鄭先生表示, 他之前在購買時看到網頁標明了“天然珍珠”字樣, 應該是在他投訴之後, 商家對頁面進行了修改。 但由於鄭先生不能提供截圖等有效證據, 表明現在的網頁和之前的存在差別, 因此, 消保委不能支持消費者“退一賠三”的訴求。 在消保委的調解下,

鄭先生最終退掉手鏈。

針對網購珍珠、玉器等引發的消費糾紛, 市消保委副秘書長于蕾敏表示, 除了網購平臺方要加強把控力度、杜絕假冒偽劣商品外, 消費者也要多個心眼, 注意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多學習一點消費知識:首先要對類似產品的價格進行大致的瞭解, 如果網上的商品和實體店裡相差過於懸殊, 就要當心了;其次, 在網購時一定要注意保留相關證據, 包括聊天記錄、網頁截屏和支付憑證等, 這也是最重要的, 因為一旦發生問題和糾紛, 這些證據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避免“吃了啞巴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