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尋章丘古村落東八井,攀章丘第一高九鼎山!

仰慕九鼎山久矣, 不是機緣不巧就是無暇以顧, 徒留遺憾。 這周喜見驢友又發英雄帖, 故忙中偷閒欣然赴約。 據介紹, 九鼎山, 原名九頂山,

屬泰沂山脈的一部分, 因九座彼此相連的山頭而名九頂山, 主峰金猴頂, 海撥高度833米, 為章丘境內高峰之一。 我想, 九頂山一帶山頭眾多, 取九頂之名或許為山頭眾多之意而非實際數字吧, 不知。

到達官莊街道東八井村。 據說, 東八井村因在不同方位有八眼古井, 村以此得名, 該村位東, 所以叫東八井村。 村民稱, 本村的八眼古井還都有水, 還在使用, 如遇豐水年, 井水自井口溢出, 從井臺下流出, 流入村中小河。 初見東八井村, 感覺該村是建在一處較平緩的山谷之中, 南北狹長, 東西兩側是山, 村子旁邊就是九鼎山景區。 此時的九鼎山大門半開著, 從門裡往裡看, 景區內倒是植被茂密, 鬱鬱蔥蔥。

有的好友介紹說, 該景區為山丘型自然風景區, 類似萊蕪的九龍大峽谷, 穀中古樹參天, 兩邊奇峰突兀, 山泉、瀑洞、分佈於其 中, 至今保持原始風貌, 區內峽谷和群山景觀豐富。

九鼎山, 群山攢簇。 我們今天不是進景區, 走的是驢道。 我們沿著大門左邊一條群山包圍中的山脊緩緩而行, 途中既有緩緩的上升, 也有手腳並用的攀爬, 偶爾還有平緩的路段可以適當的調整。 起先是在叢林中穿行, 半個小時後到了一片開闊的山脊, 樹少草多。

更有不知名的野花鋪滿路邊。 站在高處遠望, 群山巍峨, 氣勢恢宏, 周圍被綠色塗染的青山並非一個色調, 同是綠色卻有深有淺, 有的綠清淡如洗、有的綠濃烈欲滴, 山下就是綠色遮掩下的九鼎山公園, 紅色的屋頂、彎曲的小路、碧綠的湖水。

九鼎山的眾多山頂,由低到高綿延十多公里依次擺開,實實在在有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味道。翻過一山又一山,每每登上一個山頭,都有不一樣的形態。

巍峨的山岩,突兀而立,斷崖絕壁,似劈如削,有的地方從唯一的獨路過山,必須轉過身來,讓雙肩包朝外,從豎直的岩壁上謹慎而下,稍有疏忽,輕則令人窘迫,重則不堪設想。

看著別人立於山巔,真想化身成一位身懷武功絕技的俠士,恨不得肋下生出雙翼,輕輕一振,便能施展上乘輕功,飛簷走壁、踏石無痕,自由翱翔在這青山綠川之間,也好盡情領略一番別樣的風光。可惜此時兩股戰戰,眼前發黑,只有遐想的份了。

這時已午飯時間,奇怪的是,這裡雖是個埡口,卻沒風,太陽曬得暖洋洋的,吃點飯,看著風景,體力又恢復了。稍事休息,繼續爬升,山勢起伏,風景變幻,人員拉得很開,我等在最後邊看邊行。有的山峰上有連綿的人工砌就的石牆,而這山峰之上都有貌似營房之類的建築遺跡,住上數百人應該沒問題。

我揣測,這樣子的地方多半就是一座山寨,或是土匪強人聚集之處,或者鄉民暫時避禍的地方,倒不像是齊長城,若是長城不會就這麼局部一段,尤其是那些舒緩的饅頭山更應該修築有防禦工事才是,而偏偏這些最需要加強防禦的地方見不到工事的遺跡。又走了一段路程,我們在一個高高的山峰前拍照留念。

稍遠的時候還只是看到山峰的挺拔,及至近了些才看到嶙峋的瘦骨。按說此地山體石灰岩不如花崗岩那麼堅硬,但這些岩石分明是有棱有角,相比起來花崗岩反而有些圓滑。大自然的造化使得這些本來該為一體的岩石變成了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石塊,有的坍塌下去甚至化為泥土,剩下的這些似人工壘就一般層層疊疊卻又錯落有致,形成聳立的尖峰、石柱、石牆,甚至還有圓乎乎的的月亮門。領隊告訴大家,繼續前行就到了朱家裕,從這裡下山可以到西八井村。邊走邊回望,還好帶著一個長焦鏡頭,選好角度,拍攝一個月亮門的全景。

沿著山坡盤旋而下到了西八井村。蒼山翠柏之間、群山環繞之中,小村安然靜臥,村裡或新或舊的石屋,或用或廢的石磨;水井邊洗衣服的婆婆,推車挑擔的農夫;悠閒地曬太陽的老人,還有自得其樂的孩童,一幅悠然自得的情景。行走在平整的山村道路上,心情瞬間平復下來,心靈之中有一種澄清、聖潔、充實的感覺,猶如童話中的樣子,宛若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古樸而雅致,置身其中,也成了他人眼中的一道風景。回望來路,友友們告訴我,我們實際上走了一個半圓。和村裡賣土特產的老人閒聊,才知道我們今天走過的路分別是:金猴頂、銀猴頂、砧子崖、寨子崖、大龍寨、小龍寨、棗黃峪、產子峪等。名字不錯但不好記,權且用筆用心記下。

九鼎山的眾多山頂,由低到高綿延十多公里依次擺開,實實在在有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味道。翻過一山又一山,每每登上一個山頭,都有不一樣的形態。

巍峨的山岩,突兀而立,斷崖絕壁,似劈如削,有的地方從唯一的獨路過山,必須轉過身來,讓雙肩包朝外,從豎直的岩壁上謹慎而下,稍有疏忽,輕則令人窘迫,重則不堪設想。

看著別人立於山巔,真想化身成一位身懷武功絕技的俠士,恨不得肋下生出雙翼,輕輕一振,便能施展上乘輕功,飛簷走壁、踏石無痕,自由翱翔在這青山綠川之間,也好盡情領略一番別樣的風光。可惜此時兩股戰戰,眼前發黑,只有遐想的份了。

這時已午飯時間,奇怪的是,這裡雖是個埡口,卻沒風,太陽曬得暖洋洋的,吃點飯,看著風景,體力又恢復了。稍事休息,繼續爬升,山勢起伏,風景變幻,人員拉得很開,我等在最後邊看邊行。有的山峰上有連綿的人工砌就的石牆,而這山峰之上都有貌似營房之類的建築遺跡,住上數百人應該沒問題。

我揣測,這樣子的地方多半就是一座山寨,或是土匪強人聚集之處,或者鄉民暫時避禍的地方,倒不像是齊長城,若是長城不會就這麼局部一段,尤其是那些舒緩的饅頭山更應該修築有防禦工事才是,而偏偏這些最需要加強防禦的地方見不到工事的遺跡。又走了一段路程,我們在一個高高的山峰前拍照留念。

稍遠的時候還只是看到山峰的挺拔,及至近了些才看到嶙峋的瘦骨。按說此地山體石灰岩不如花崗岩那麼堅硬,但這些岩石分明是有棱有角,相比起來花崗岩反而有些圓滑。大自然的造化使得這些本來該為一體的岩石變成了一塊塊大小不等的石塊,有的坍塌下去甚至化為泥土,剩下的這些似人工壘就一般層層疊疊卻又錯落有致,形成聳立的尖峰、石柱、石牆,甚至還有圓乎乎的的月亮門。領隊告訴大家,繼續前行就到了朱家裕,從這裡下山可以到西八井村。邊走邊回望,還好帶著一個長焦鏡頭,選好角度,拍攝一個月亮門的全景。

沿著山坡盤旋而下到了西八井村。蒼山翠柏之間、群山環繞之中,小村安然靜臥,村裡或新或舊的石屋,或用或廢的石磨;水井邊洗衣服的婆婆,推車挑擔的農夫;悠閒地曬太陽的老人,還有自得其樂的孩童,一幅悠然自得的情景。行走在平整的山村道路上,心情瞬間平復下來,心靈之中有一種澄清、聖潔、充實的感覺,猶如童話中的樣子,宛若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古樸而雅致,置身其中,也成了他人眼中的一道風景。回望來路,友友們告訴我,我們實際上走了一個半圓。和村裡賣土特產的老人閒聊,才知道我們今天走過的路分別是:金猴頂、銀猴頂、砧子崖、寨子崖、大龍寨、小龍寨、棗黃峪、產子峪等。名字不錯但不好記,權且用筆用心記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