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網易雲高調宣佈用戶已達4億,但實際上很多音樂已經下架!

日前高調宣佈用戶數量破4億, 而這距離此前破3億僅過去了7個月。 但網易雲的發展真如我們看到的一般順利嗎?

作為一家於2013年才正式上線的線上音樂平臺,

網易雲音樂的出生比QQ音樂、酷狗音樂等多家平臺晚了近十年時間, 網易雲音樂需要面臨不小的挑戰, 將要從其他已在業內佈局多年、基本已將市場瓜分的線上音樂平臺口中爭奪使用者。

相信大家在選擇線上音樂平臺有一個基本標準:那就是曲庫中的音樂數量充足, 能夠滿足自己聽歌的需求!

可近年來, 隨著各個層面對版權愈發重視, 不少線上音樂平臺為獨攬版權紛紛豪擲重金, 當時有消息顯示, 2015年底, 騰訊約擁有20多家獨家音樂版權, 與之相對應的版權費用或高達十幾億元, 且這並非行業個例。 較高的版權費用, 一方面讓部分平臺失去了搶佔版權的先機, 另一方面也讓部分平臺望而卻步。

不少用戶表示, 自從各個平臺開始爭奪獨家版權後, 不僅需要在手機中下載兩個甚至更多的App, 還得一個一個地在App中搜索自己想要聽的歌, 聽歌反而變成一件麻煩的事, 對於喜愛聽歌的小編對此深有感觸啊!版權混戰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在這個環境下, 網易雲音樂逐漸顯現出自身在版權方面的短板。 其中一件事情對網易雲的影響較大, 原本自2015年開始與QQ音樂達成的版權戰略合作, 於2017年8月瓦解, 當時引發的結果是環球音樂、索尼音樂和華納唱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以及其他部分詞曲版權公司、音樂公司旗下的大量音樂版權, 均不再轉授給網易雲音樂, 這對網易雲音樂而言無疑是一次衝擊。

經歷一系列事件後, 不少用戶表示, 網易雲音樂曲庫中越來越多的音樂因版權問題接連下架。 “目前包括田甄馥、王菲等歌手的一些作品已經無法在網易雲音樂上收聽、下載, 且現階段仍陸續有其他音樂作品下架”,

獨家版權雖然讓線上音樂平臺獲得一定的優勢, 但從反面來看, 獨家版權協議也增加了成本, 儘管線上音樂平臺紛紛試圖通過付費模式、會員模式獲得更多收入, 但國內用戶的付費意識仍在培養階段, 高額的獨家版權費難免帶來生存壓力, 並成為線上音樂平臺整合並購的導火索之一。

平攤、分銷

其實線上音樂平臺與唱片公司根據版權達成協議並非只有獨家一條路, 還可以採取分銷的方式。

“但對於分銷, 線上音樂平臺也會有自己的考量, 每一次版權協議的簽訂均會有時間期限, 獨家版權價格較高, 卻能在該段時間裡形成獨一無二的競爭力, 分銷雖然能讓平臺借助轉授權獲得收入, 減少版權成本給自身帶來的壓力, 但版權所帶來的獨家競爭力也會被弱化, 這就要求平臺需要建立包括版權、體驗等各方面在內的綜合競爭力, 以此來籠絡用戶, 這也是一種挑戰”

政府層面也已有所佈局, 國家版權局於今年10月約談了騰訊音樂、阿裡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太合音樂等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以及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等20餘家境內外音樂公司和國際唱片業協會等主要負責人, 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出不得哄抬價格、惡性競價,

避免採購獨家版權, 要全面授權音樂作品, 不得以任何形式從事音樂版權集體管理活動。

如今體驗已成為使用者選擇線上音樂平臺的關鍵因素之一, 網易雲音樂之所以在音樂版權數量較少的情況下, 仍在短時間實現用戶增長與較為精准的個性化歌單推薦、小眾化歌曲吸引用戶。 網易雲音樂和KKBOX的另一個合作是短視頻。去年,網易雲音樂推出了「石頭計畫」,扶持優質的原創音樂和獨立音樂人,投入資金規模達2億元。目前,「石頭計畫」通過原創作品徵集活動,收集到了2000多原創音樂作品,最後選出了49首優質音樂作品進行投資。行業評論人王毅認為,此前的音樂版權爭奪依靠的是資金實力,而隨著未來發展,平臺服務和使用者體驗將成為線上音樂平臺拼搏的第二戰場,並決定誰能搶佔更多用戶的使用時間,提升用戶活躍度。

網易雲音樂和KKBOX的另一個合作是短視頻。去年,網易雲音樂推出了「石頭計畫」,扶持優質的原創音樂和獨立音樂人,投入資金規模達2億元。目前,「石頭計畫」通過原創作品徵集活動,收集到了2000多原創音樂作品,最後選出了49首優質音樂作品進行投資。行業評論人王毅認為,此前的音樂版權爭奪依靠的是資金實力,而隨著未來發展,平臺服務和使用者體驗將成為線上音樂平臺拼搏的第二戰場,並決定誰能搶佔更多用戶的使用時間,提升用戶活躍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