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毛斌和他的故事

內容摘要:

毛斌, 黃河水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的一名普通勞動者, 十年來他與分公司休戚與共。 作為這家企業從誕生到壯大的見證者, 他的命運與這座企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他努力在平凡中踐行著偉大的責任, 他的情操是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啟示。

沒有見到毛斌時, 我就在想, 一個普通勞動者, 究竟懷揣著怎樣的信念, 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 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究竟要以怎樣的執著, 才能以頑強的毅力抗擊病魔, 完成對理想的堅守?

霜雪般的白發落滿了頭頂;算不上高大的身影, 雖然看不出病人的羸弱,

已然流露出了屬於中年人的疲憊;鏡片後的眼神始終透著堅毅, 仿佛是在隨時提醒你——這是一個絕不會被輕易摧垮的生命。 他就是毛斌。

在黃河水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的一間辦公室裡, 毛斌向我講述了十年來與分公司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 他是這家企業從誕生到壯大的見證者, 他的命運與這座企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起初我以為, 這僅僅是一次閒聊, 抑或是一次再普通不過的採訪, 可是後來, 在毛斌的講述中, 我原本癱坐在座椅上的腰身漸漸挺直了, 眼睛不時地濕潤著。

十年, 人的一生, 究竟有幾個十年?

2007年7月, 毛斌從黎明化工廠調到黃河水電分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誰能想到, 這個如今多晶矽產量佔據了全國十分之一份額的現代化企業那時還是一片農田?誰又能想到,

在這片貌不驚人的土地上, 黃河水電人竟然創造出了那麼多的奇跡?

一張工廠的設計藍圖, 四十幾個從全國各地集結而來的技術人員, 以及數額算不上豐厚的建設資金便是初創時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全部的家當。

“我們要建設一座全國最先進的多晶矽生產企業。 ”毛斌說。

雖然那時毛斌已有了20年的化工生產經驗, 可是對於多晶矽他瞭解的並不多。

多晶矽是一種廣泛運用於半導體、太陽能光伏電站等多個產業的重要原料, 長期以來我國多晶矽大量依靠進口, 實現多晶矽中國造, 是共和國幾代化工人的夢想。

要追求卓越, 就必須有高標準的要求。

分公司決定, 從美國引進當年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工藝, 可那時, 多晶矽生產工藝中的許多技術參數還屬於少數國家的壟斷狀態, 我們即便是引進了最先進的生產設備, 如果掌握不了生產工藝中這些形同密碼的技術參數, 產品品質將很難保障。

是迎難而上自主研發, 還是將市場拱手讓人被動挨打?分公司選擇了前者。

為了保證專案順利上馬, 分公司與北京一家科研單位取得聯繫, 組織包括毛斌在內的四十幾位技術人員赴京學習, 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破譯”那些技術參數, 實現分公司早投產, 早見效。 這一年毛斌42歲。

人過30不學藝, 可他的人生卻迎來了一次重大轉型。

到了北京, 毛斌和他的同事才發現,

美國分公司提供的所有資料, 都是未經翻譯的英文版, 而且這些英文資料中, 還夾雜著許多專業術語, 即便是在精通英語的人看來, 也是“如看天書”。 毛斌說, 當時自己的英語水準僅僅是“認識26個英文字母”, 想要看懂這些資料,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怎麼辦?毛斌知道, 要想破譯生產工藝中的那些參數, 就必須先克服語言關。 毛斌在筆記型電腦中下載了一個翻譯軟體, 在此後半年的時間裡, 毛斌就是依靠這個軟體翻譯了長達十幾萬字的資料。

毛斌是一個凡事總愛較真的人, 在查看資料的過程中, 每遇到不懂的詞, 他就會將它抄下來, 第二天請教老師。 資料中有太多被刻意隱瞞和模糊了的資料, 毛斌便依據資料中有限的參數,

一一推演、計算。

那半年, 毛斌過得很苦很累。 從住處到科研單位, 再從科研單位到住處, 毛斌幾乎沒去過北京的其他地方。 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 考驗的是毛斌的意志。 毛斌說, 自己那時心裡憋著一口氣, 他想, 不管多難, 也要早一點把工藝流程弄順溜, “拖一天, 就是一天的損失啊。 ”

白天聽課, 晚上看資料, 是毛斌在北京學習期間的生活狀態。 毛斌說, 那時他每天的睡眠時間只有4個小時。

盛夏時節的北京酷熱難耐, 即便是房間裡安裝了空調, 依舊難以抵擋無處不在的酷熱。

汗水一遍遍地濕透了毛斌的衣衫, 也一遍遍地濕透了毛斌案頭的資料。 夜深人靜, 當疲憊不堪的毛斌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起身打算睡覺時才發現, 肘下的資料,已經被汗水浸濕。

毛斌說,和那遝被汗水打濕了的資料一樣,分公司的一磚一瓦都浸透了黃河水電人的汗水和希望。

從北京到青海,又從青海去北京,來來回回好幾趟,多晶矽生產工藝中曾被廠家刻意隱瞞的技術參數,總算是被破譯了出來。而此刻,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的廠房,已經在一片農田中拔地而起。一切蓄勢待發。

新的考驗又降臨在了毛斌身上。

多晶矽生產對設備潔淨度的要求很高,所有設備的內壁,在生產前都要做除鏽處理。按照美國分公司的設計,除鏽工藝是“酸洗”,可是“酸洗”的弊端很大,經過“酸洗”處理過的設備,往往用不了幾年就會再次生銹,產品的品質不僅得不到保障,還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克服除鏽環節中的弊端,爭取分公司早日生產,是分公司投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毛斌是一個愛琢磨的人,他想起黎明化工廠在為設備除鏽時,使用的是“噴砂”工藝。這種工藝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還能有效延長設備內壁的生銹期,可是“噴砂”工藝在這台“洋玩意”上適用麼?毛斌沒有把握。

猜想,必須要經過實踐的檢驗。一遍一遍地查資料,一次次地實驗論證,毛斌確信,“噴砂”工藝對這套設備也適用。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毛斌又向北京科研單位的專家請教,北京的專家也認為毛斌的建議可操作性很強。在與北京這家科研單位的技術人員及美國生產企業的共同論證之後,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最終採取了“噴砂”除鏽的建議。這個建議的實施,為分公司節約了一大筆生產成本。

2010年2月,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多晶矽開始試產。

化工生產中,因為原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無一例外地具有各不相同的危險性,多晶矽的生產中也是如此。

在生產環節中,有些原材料在與空氣接觸後,就會產生起火現象,有的半成品一旦暴露,就會發生爆炸,這就需要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相關人員不僅要嚴格操作流程,還要對原材料的性能十分瞭解。

毛斌進廠後,被任命為精餾車間主管,精餾是對多晶矽提純的生產工序。

設備安裝完畢後,技術人員開始對精餾車間的設備進行調試,可是就在此時意外發生了,一名工人在卸車時發現,原本密閉的半成品原料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洩漏,原材料與空氣接觸後,起火冒煙,情形十分危險。

因為企業尚未投產,對於大多數的黃河水電新能源的職工來說,多晶矽還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它們對如何處置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面臨的危險,沒有任何實際操作經驗。

毛斌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心裡一陣緊張。可是20多年的化工生產經驗告訴他,碰到這種情況,越是著急就越是容易誘發重大險情,他知道,按照安全守則規定,用氮氣冷卻降溫再用二氧化碳滅火是排除類似險情的有效手段,毛斌深吸一口氣撥開同事,沖上前去……

噴灑二氧化碳後,火勢終於被壓了下去,毛斌懸在半空中的心卻久久地放不下來。毛斌說,幹化工越久自己心裡就越害怕。話是這樣說,可是此後10年中,他照樣每個月都要與危險交鋒,每個月都必須用他的智慧和經驗為排除各種潛在的隱患絞盡腦汁。

瞭解多晶矽生產工藝的人都知道,檢修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必要手段。按照分公司規定,每年,新能源分公司的生產設備都要進行一次全面檢修,每個月各個車間都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檢修。分公司成立10年來,大大小小的檢修毛斌經歷了數千次,正是因為確保了這樣的檢修流程,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才從未發生過重大生產事故。

毛斌的工友告訴我,毛斌是一個心細如發的人,每一次檢修,他都要親臨現場,“別的人幹活,我不放心。”他說。

法蘭是連接管道的重要部件,在一次檢修過程中,一名工人操作失誤,導致法蘭內的液體洩漏,液體與空氣相遇後發生自燃,那名工人當時就嚇懵了。

情況十分危急。

毛斌見狀,急速跑過來,冒著危險,立刻採取緊急措施,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在另一次檢修過程中,毛斌發現換熱器壓力不正常。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他開始嘗試手動泄壓,泄壓過程中果然發生了液體洩漏,液體在空氣中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煙霧,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煙霧就彌漫到了半空。

毛斌一邊叮囑在場的工作人員不要慌張,一邊按照規定流程實施氮氣降溫。

經過用二氧化碳噴灑後,險情終於被排除了。我問毛斌,當時害不害怕,毛斌笑了一下,可是笑容幾乎在刹那間就凝固在了他臉上。“怕啊,都是血肉之軀……”

10年了,哪裡有危險,毛斌就出現在哪裡,他一次次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完成了一個共產黨人神聖的責任和擔當。

檢修是一件瑣碎繁重的活計,這關係到整個企業的安全生產。這麼多年來,毛斌為檢修工作總結了精、准、嚴三條經驗,毛斌說,這“三字經”既是對企業管理的要求,也是職工責任心的體現。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要求,有了這樣的體現,能源分公司才能煥發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精餾車間有一間不大的房子,房子中擺滿了各種零部件,大到法蘭、截門,小到螺杆、墊片,這些都是10年來毛斌在檢修過程中收集的。

“企業也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馬斌說。“這就是對‘三字經’在細微處的落實。”

毛斌從未統計過,10年來,僅僅這一項,他為分公司節約了多少錢。在他看來,錢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重要的是他用實際行動,將一份責任感播撒在了每一位職工的心裡。

這是一種精神。10年來,在毛斌的感召下,節約成為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每一個職工自覺的行為,那間被職工們戲謔地稱之為“廢品收購站”的小房子,也成為精餾車間最美的風景。

沒有人想到,大約就是那次設備調試的搶險過程,讓毛斌感受到了身體的不適。

毛斌說,當時險情得到控制後,他感到一陣頭暈,接著就胸悶地透不過氣來。這樣的情況此前已經發生很多次了。他想大概是自己累了,就在車間裡坐了下來。歇了很久,毛斌總算是緩過勁來,細密的汗珠,佈滿了額頭。

可是後來,這樣的情況出現的越來越多,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密集。即便如此,毛斌也沒意識到,這種狀況,是多麼嚴酷的健康警鐘。

“工作太忙了,這麼多年我根本沒時間留意自己的健康情況。”毛斌說。

忙是10年來毛斌生活的主題。能不忙嗎?10年來,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給了分公司,給了他熱愛的化工工業,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可是這次,閒不住的毛斌終於還是閑了下來。他病了,病得很嚴重。心肌梗塞。工友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多少令人有些望而生畏的病,竟然會降臨在這個鐵打的漢子身上。

人們意外地發現,平日裡生龍活虎的毛斌竟顯得那樣脆弱,直到此時他們才知道,糖尿病、痛風等多種疾病,已伴隨了他那麼多年。

“老毛,你咋不早說呀!”分公司的領導握著毛斌的手說。

“廠裡那麼多大事,我的病算不了啥。”毛斌說。

2016年1月25日,毛斌做了動脈搭橋手術,手術前他問大夫:“做了手術我還能上班嗎?”

老伴一聽就哭了:“上班,上班,你就知道上班,你不要命了啊!”

毛斌說,看著老伴哭腫的臉,那一刻他心如刀絞。外表剛強的他其實也有屬於自己的柔情,這麼多年,他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給了工作,他說自己虧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

毛斌調到分公司時,兒子剛上初中,那正是需要父母鼓勵和照顧的關鍵階段,可那時分公司實在是太忙了,大大小小的事仿佛總也幹不完,他哪裡有時間照顧兒子?

分公司剛投產時,為了順利投產,毛斌連續三個多月都吃住在廠裡。“衣服實在是太髒了,才回家換一換。”毛斌說。回家後,他把髒衣服往洗衣機裡一塞就又回到了分公司。那段日子,家對於他來說,簡直成了旅館。

那時,毛斌的妻子還在大通上班,每天早出晚歸,兩口子只能將兒子放在父母家。因為沒有時間照顧兒子的學業,兒子的學習出現了問題。有一次老師把毛斌請到了學校,那是毛斌第一次給兒子開家長會。聽到兒子學習下降的消息,毛斌頓時火冒三丈,沒想到面對他的責駡,兒子呼地站起身,頂撞道:“你憑什麼說我,我從小到大,你管過我沒有?”

看著兒子漲得通紅的臉,毛斌這才發現,兒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

說到這一幕,毛斌的眼裡突然湧起了淚水,他的聲音哽咽起來。“這輩子我欠孩子太多了。”

那天晚上毛斌半宿都沒睡,醒來後,枕頭是濕的。

其實在毛斌的同事眼中,他雖然不苟言笑,工作認真,卻並非不懂感情,不會關心人。

精餾車間有一個員工患有肺高壓,因為身體的原因,小夥子幹工作總是提不起勁,有一段日子甚至還想著要辭職。

“和我一起進廠的夥伴,都提班長了,可我這身體……”他對毛斌說。

看著小夥子正值青春的臉龐,馬斌的心頭一酸,不知為何,毛斌想起了自己的兒子。“你咋能這樣想啊?先把身體調養好。幹不了重活就幹輕的,這麼大的廠子,總有適合你幹的工作。”

此後,毛斌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特別留意這個小夥子,冷了,暖了,高興了,失落了……毛斌說,對企業的發展來說,留住一顆心,遠比留住一個人更重要。

漸漸地,小夥子變得開朗起來,當小夥子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氣時,毛斌卻病倒了。

“他的病是累出來的,是操心操出來的,他把全部的情感都給了廠子,留給自己的太少了。”小夥子這樣說。

是啊,這麼多年,毛斌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企業,給了工作,給了同事,他留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太少太少了。

病癒後,毛斌來到了生產技術處工作。工作崗位不同了,可是毛斌的責任心卻有增無減。每天上班前,他都會早到半小時,到廠區看一看,到總控室看一看。

看著毛斌的背影,我心中曾經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毛斌,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在平凡中踐行著偉大的責任,他的情操是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啟示。

肘下的資料,已經被汗水浸濕。

毛斌說,和那遝被汗水打濕了的資料一樣,分公司的一磚一瓦都浸透了黃河水電人的汗水和希望。

從北京到青海,又從青海去北京,來來回回好幾趟,多晶矽生產工藝中曾被廠家刻意隱瞞的技術參數,總算是被破譯了出來。而此刻,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的廠房,已經在一片農田中拔地而起。一切蓄勢待發。

新的考驗又降臨在了毛斌身上。

多晶矽生產對設備潔淨度的要求很高,所有設備的內壁,在生產前都要做除鏽處理。按照美國分公司的設計,除鏽工藝是“酸洗”,可是“酸洗”的弊端很大,經過“酸洗”處理過的設備,往往用不了幾年就會再次生銹,產品的品質不僅得不到保障,還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克服除鏽環節中的弊端,爭取分公司早日生產,是分公司投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毛斌是一個愛琢磨的人,他想起黎明化工廠在為設備除鏽時,使用的是“噴砂”工藝。這種工藝不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還能有效延長設備內壁的生銹期,可是“噴砂”工藝在這台“洋玩意”上適用麼?毛斌沒有把握。

猜想,必須要經過實踐的檢驗。一遍一遍地查資料,一次次地實驗論證,毛斌確信,“噴砂”工藝對這套設備也適用。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毛斌又向北京科研單位的專家請教,北京的專家也認為毛斌的建議可操作性很強。在與北京這家科研單位的技術人員及美國生產企業的共同論證之後,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最終採取了“噴砂”除鏽的建議。這個建議的實施,為分公司節約了一大筆生產成本。

2010年2月,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多晶矽開始試產。

化工生產中,因為原材料不同的物理、化學特性,無一例外地具有各不相同的危險性,多晶矽的生產中也是如此。

在生產環節中,有些原材料在與空氣接觸後,就會產生起火現象,有的半成品一旦暴露,就會發生爆炸,這就需要生產環節中的每一個相關人員不僅要嚴格操作流程,還要對原材料的性能十分瞭解。

毛斌進廠後,被任命為精餾車間主管,精餾是對多晶矽提純的生產工序。

設備安裝完畢後,技術人員開始對精餾車間的設備進行調試,可是就在此時意外發生了,一名工人在卸車時發現,原本密閉的半成品原料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洩漏,原材料與空氣接觸後,起火冒煙,情形十分危險。

因為企業尚未投產,對於大多數的黃河水電新能源的職工來說,多晶矽還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它們對如何處置在生產過程中有可能面臨的危險,沒有任何實際操作經驗。

毛斌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心裡一陣緊張。可是20多年的化工生產經驗告訴他,碰到這種情況,越是著急就越是容易誘發重大險情,他知道,按照安全守則規定,用氮氣冷卻降溫再用二氧化碳滅火是排除類似險情的有效手段,毛斌深吸一口氣撥開同事,沖上前去……

噴灑二氧化碳後,火勢終於被壓了下去,毛斌懸在半空中的心卻久久地放不下來。毛斌說,幹化工越久自己心裡就越害怕。話是這樣說,可是此後10年中,他照樣每個月都要與危險交鋒,每個月都必須用他的智慧和經驗為排除各種潛在的隱患絞盡腦汁。

瞭解多晶矽生產工藝的人都知道,檢修是保障安全生產的必要手段。按照分公司規定,每年,新能源分公司的生產設備都要進行一次全面檢修,每個月各個車間都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檢修。分公司成立10年來,大大小小的檢修毛斌經歷了數千次,正是因為確保了這樣的檢修流程,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才從未發生過重大生產事故。

毛斌的工友告訴我,毛斌是一個心細如發的人,每一次檢修,他都要親臨現場,“別的人幹活,我不放心。”他說。

法蘭是連接管道的重要部件,在一次檢修過程中,一名工人操作失誤,導致法蘭內的液體洩漏,液體與空氣相遇後發生自燃,那名工人當時就嚇懵了。

情況十分危急。

毛斌見狀,急速跑過來,冒著危險,立刻採取緊急措施,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在另一次檢修過程中,毛斌發現換熱器壓力不正常。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他開始嘗試手動泄壓,泄壓過程中果然發生了液體洩漏,液體在空氣中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大量煙霧,短短幾分鐘的時間,煙霧就彌漫到了半空。

毛斌一邊叮囑在場的工作人員不要慌張,一邊按照規定流程實施氮氣降溫。

經過用二氧化碳噴灑後,險情終於被排除了。我問毛斌,當時害不害怕,毛斌笑了一下,可是笑容幾乎在刹那間就凝固在了他臉上。“怕啊,都是血肉之軀……”

10年了,哪裡有危險,毛斌就出現在哪裡,他一次次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完成了一個共產黨人神聖的責任和擔當。

檢修是一件瑣碎繁重的活計,這關係到整個企業的安全生產。這麼多年來,毛斌為檢修工作總結了精、准、嚴三條經驗,毛斌說,這“三字經”既是對企業管理的要求,也是職工責任心的體現。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要求,有了這樣的體現,能源分公司才能煥發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精餾車間有一間不大的房子,房子中擺滿了各種零部件,大到法蘭、截門,小到螺杆、墊片,這些都是10年來毛斌在檢修過程中收集的。

“企業也要精打細算地過日子。”馬斌說。“這就是對‘三字經’在細微處的落實。”

毛斌從未統計過,10年來,僅僅這一項,他為分公司節約了多少錢。在他看來,錢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重要的是他用實際行動,將一份責任感播撒在了每一位職工的心裡。

這是一種精神。10年來,在毛斌的感召下,節約成為黃河水電新能源分公司每一個職工自覺的行為,那間被職工們戲謔地稱之為“廢品收購站”的小房子,也成為精餾車間最美的風景。

沒有人想到,大約就是那次設備調試的搶險過程,讓毛斌感受到了身體的不適。

毛斌說,當時險情得到控制後,他感到一陣頭暈,接著就胸悶地透不過氣來。這樣的情況此前已經發生很多次了。他想大概是自己累了,就在車間裡坐了下來。歇了很久,毛斌總算是緩過勁來,細密的汗珠,佈滿了額頭。

可是後來,這樣的情況出現的越來越多,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密集。即便如此,毛斌也沒意識到,這種狀況,是多麼嚴酷的健康警鐘。

“工作太忙了,這麼多年我根本沒時間留意自己的健康情況。”毛斌說。

忙是10年來毛斌生活的主題。能不忙嗎?10年來,他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給了分公司,給了他熱愛的化工工業,他是一個閒不住的人。

可是這次,閒不住的毛斌終於還是閑了下來。他病了,病得很嚴重。心肌梗塞。工友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多少令人有些望而生畏的病,竟然會降臨在這個鐵打的漢子身上。

人們意外地發現,平日裡生龍活虎的毛斌竟顯得那樣脆弱,直到此時他們才知道,糖尿病、痛風等多種疾病,已伴隨了他那麼多年。

“老毛,你咋不早說呀!”分公司的領導握著毛斌的手說。

“廠裡那麼多大事,我的病算不了啥。”毛斌說。

2016年1月25日,毛斌做了動脈搭橋手術,手術前他問大夫:“做了手術我還能上班嗎?”

老伴一聽就哭了:“上班,上班,你就知道上班,你不要命了啊!”

毛斌說,看著老伴哭腫的臉,那一刻他心如刀絞。外表剛強的他其實也有屬於自己的柔情,這麼多年,他將大部分的精力都給了工作,他說自己虧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

毛斌調到分公司時,兒子剛上初中,那正是需要父母鼓勵和照顧的關鍵階段,可那時分公司實在是太忙了,大大小小的事仿佛總也幹不完,他哪裡有時間照顧兒子?

分公司剛投產時,為了順利投產,毛斌連續三個多月都吃住在廠裡。“衣服實在是太髒了,才回家換一換。”毛斌說。回家後,他把髒衣服往洗衣機裡一塞就又回到了分公司。那段日子,家對於他來說,簡直成了旅館。

那時,毛斌的妻子還在大通上班,每天早出晚歸,兩口子只能將兒子放在父母家。因為沒有時間照顧兒子的學業,兒子的學習出現了問題。有一次老師把毛斌請到了學校,那是毛斌第一次給兒子開家長會。聽到兒子學習下降的消息,毛斌頓時火冒三丈,沒想到面對他的責駡,兒子呼地站起身,頂撞道:“你憑什麼說我,我從小到大,你管過我沒有?”

看著兒子漲得通紅的臉,毛斌這才發現,兒子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了。

說到這一幕,毛斌的眼裡突然湧起了淚水,他的聲音哽咽起來。“這輩子我欠孩子太多了。”

那天晚上毛斌半宿都沒睡,醒來後,枕頭是濕的。

其實在毛斌的同事眼中,他雖然不苟言笑,工作認真,卻並非不懂感情,不會關心人。

精餾車間有一個員工患有肺高壓,因為身體的原因,小夥子幹工作總是提不起勁,有一段日子甚至還想著要辭職。

“和我一起進廠的夥伴,都提班長了,可我這身體……”他對毛斌說。

看著小夥子正值青春的臉龐,馬斌的心頭一酸,不知為何,毛斌想起了自己的兒子。“你咋能這樣想啊?先把身體調養好。幹不了重活就幹輕的,這麼大的廠子,總有適合你幹的工作。”

此後,毛斌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特別留意這個小夥子,冷了,暖了,高興了,失落了……毛斌說,對企業的發展來說,留住一顆心,遠比留住一個人更重要。

漸漸地,小夥子變得開朗起來,當小夥子重新拾起生活的勇氣時,毛斌卻病倒了。

“他的病是累出來的,是操心操出來的,他把全部的情感都給了廠子,留給自己的太少了。”小夥子這樣說。

是啊,這麼多年,毛斌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企業,給了工作,給了同事,他留給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太少太少了。

病癒後,毛斌來到了生產技術處工作。工作崗位不同了,可是毛斌的責任心卻有增無減。每天上班前,他都會早到半小時,到廠區看一看,到總控室看一看。

看著毛斌的背影,我心中曾經的疑問終於有了答案,毛斌,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在平凡中踐行著偉大的責任,他的情操是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啟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