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諸城12歲男孩患白血病生命垂危,同村村民的舉動……

立冬過後, 天一天天冷了起來。

在昌城鎮重興社區大重興村, 對51歲的劉煒山來說, 比天更冷的 , 是自己年僅12歲的小兒子病了。 那份來自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的診斷說明書上寫著: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他不知道“白血病”三個字前面的那些字是什麼意思, 但只“白血病”這三個字就讓他陷入恐慌與絕望之中了, 恐慌的是, 聽說這種病能要人命, 絕望的是, 他沒有錢。 這幾年, 他得了肌肉萎縮症, 不但幫不上家裡什麼, 反而像個累贅。 大兒子沒有工作, 小兒子還在上學, 家裡全靠媳婦一個人外出給人家廠裡串肉串,

打份零工勉強支撐著。

絕望之際, 他找到了村裡, 村負責人劉煒峰和會計胡培初聽說了這事, 趕緊上報了社區和鎮黨委。 11月10日, 劉煒峰收到了從青島快遞回來的診斷說明書, 加蓋了醫院的紅印章, 第一時間就成立了“大重興捐款倡議小組”, 寫了倡議書, 11 月11日, 在村委會辦公室門前, 擺上桌子, 支起倡議書, 放上捐款箱, 在村大喇叭裡說了說孩子的病情, 呼籲大家一起來幫幫孩子。

“全體父老鄉親、同志們, 為了讓劉華宇小朋友儘快治好白血病, 讓一個活潑可愛的劉華宇生活在我們中間, 誠懇希望全體父老鄉親伸出溫暖之手, 拉小華宇這個可愛的小朋友一把吧, 今天在辦公室進行捐款活動。 ”

大重興村, 是個大村, 將近500戶人家, 1700多口人, 但不是個富裕的村子。 村裡人主要靠種地和打工為主。 “俺心裡也沒底, 不知道能給孩子籌到多少錢。 ”劉煒峰坦言心裡的焦慮。 “好好的孩子, 眼瞅著長大的孩子, 不能沒有了這個孩子”, 胡培初66歲了, 在村裡幹了大半輩子大隊書記, 他起草了那份倡議書,

並在村裡大喇叭裡念了一遍, 念到“拉小華宇這個可愛的小朋友一把吧”的時候, 他的聲音哽咽, 眼淚掉了下來。

“俺一輩子都在這個村裡生活, 誰家的孩子不是我們看著長大的?村裡的老老少少哪個不是咱的親人?”“活到俺這個年紀什麼都不怕了, 這麼小的孩子, 日子還長著!”你若問問劉煒峰和胡培初成立捐款倡議小組的想法, 他們會給出這樣的答案。

從11號一大早, 捐款的人就沒斷過。 五塊十塊, 三十五十, 一百二百……胡培初把每個捐款人的名字和數額都寫在大紅紙上, 並替劉煒山一家人說聲謝謝。 劉煒山行動不便, 但他感念那些伸出援手的父老鄉親們, 一早就拿著馬紮來到村委會辦公室門前, 倚門坐著, 眼神裡流露出感激。

當天下午, 在捐款現場看了倡議書上貼出的小華宇正在接受治療的照片, 幾個捐款的女人們忍不住哭了起來, 都是有孩子的人, 都看不來孩子受罪。

捐款的下午, 佳士博公司的負責人張博聽說了孩子生病的事, 以個人名義給孩子捐了一萬塊錢。

掉著眼淚來送錢的人還有很多, 認識的不認識的, 本村的外村的, 愛心在湧動, 在傳遞。 “十個人幫一個人, 怎麼不得幫幫他”“少抽盒煙, 少喝瓶酒, 這錢就出來了” “一個月在工廠裡打工也能掙個三千四五, 捐100塊錢, 也不是難事, 能幫上孩子就好”……劉炳祿, 600;顏有中, 500;劉炳坤老師, 開始捐了100塊錢, 後來聽說孩子得的是白血病, 又掏出200塊錢;孫德福一家, 媳婦捐了20塊錢, 兒子聽說後, 又來捐了100塊錢……胡培初指著捐款簿上的名字, 介紹著說, “還有些小孩兒, 攢的零花錢, 一塊錢, 五塊錢, 還有個孩子拿著50塊錢來, 對孩子來說, 這個錢太多了咱不能收, 得問問他的家長。 ”“一個外村來俺村賣火燒的, 捐了100塊錢, 有個斷了胳膊的, 自己生活也不容易了, 也拿出了100塊錢……”

12號上午,從青島傳來消息,孩子治病急需一萬塊錢,村民們頭一天捐的錢剛好救了急,在村裡鄉親的幫助下,在和疾病的對抗中,孩子暫勝一仗,這讓村裡人特別欣慰。

12日下午,捐款結束,村民總共為孩子捐款25073元,全部張榜公示。

後記

劉煒峰和胡培初把“捐款明細公佈榜”貼在了重興社區大重興經聯社公開欄,這個公開欄,多張貼公共事務,這是頭一次把對一個孩子的救助張貼上來,和“2017年小麥面積公佈”等社區財務內容放在一起,“俺們也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違反了什麼規定,但俺們就是想讓老少爺們都來看看,咱們擰成一股繩,是能幫孩子一把的。”

平時大家都在勞碌奔波,有時都遺忘了自己是屬於一個社區一個村落的,忽略了觀望自己的內心,但一件集結愛心的事情就會叫醒我們,我的家在這裡,我的心在這裡,我的根在這裡,這裡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與我息息相關。

通過捐款這個儀式,村民們的愛心被集結,他們意識到,原來他們之間是有著某種深刻的精神聯繫的,聯繫他們的,是崇德向善,但還有點別的什麼。

對啊,人皆有惻隱之心憐憫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心; “鄉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叫鄉情。

也拿出了100塊錢……”

12號上午,從青島傳來消息,孩子治病急需一萬塊錢,村民們頭一天捐的錢剛好救了急,在村裡鄉親的幫助下,在和疾病的對抗中,孩子暫勝一仗,這讓村裡人特別欣慰。

12日下午,捐款結束,村民總共為孩子捐款25073元,全部張榜公示。

後記

劉煒峰和胡培初把“捐款明細公佈榜”貼在了重興社區大重興經聯社公開欄,這個公開欄,多張貼公共事務,這是頭一次把對一個孩子的救助張貼上來,和“2017年小麥面積公佈”等社區財務內容放在一起,“俺們也不知道這樣做是不是違反了什麼規定,但俺們就是想讓老少爺們都來看看,咱們擰成一股繩,是能幫孩子一把的。”

平時大家都在勞碌奔波,有時都遺忘了自己是屬於一個社區一個村落的,忽略了觀望自己的內心,但一件集結愛心的事情就會叫醒我們,我的家在這裡,我的心在這裡,我的根在這裡,這裡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與我息息相關。

通過捐款這個儀式,村民們的愛心被集結,他們意識到,原來他們之間是有著某種深刻的精神聯繫的,聯繫他們的,是崇德向善,但還有點別的什麼。

對啊,人皆有惻隱之心憐憫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心; “鄉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叫鄉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