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一大人”講故事,原來“鎮館之寶”藏身墓穴20餘年!

興業路76號,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每天前來參觀的遊客在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

一大會址紀念館陳列研究部副主任韓晶給記者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陳列研究部, 包括韓晶在內一共8個人。 你或許未曾見過他們, 又或許曾經在館內與他們擦肩而過, 但你在這裡看到的展覽都是由他們佈置完成, 如何把展品背後的故事更好地講給觀眾聽, 是他們的工作。

墓穴藏書二十餘年 珍貴文物終存世

作為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陳列》自201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以來, 至今已經接待逾100萬人。

藍色封面的《共產黨宣言》封面上的印章依稀可見

一樓陳列展示櫃裡, 一本藍色封面的《共產黨宣言》是在展21件一級文物中的一件,

和同時陳列的另一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一起被稱為一大會址紀念館的“鎮館之寶”。 如果你仔細看, 封面左下角一枚長方形的印章上, “張靜泉[人亞]同志秘藏山穴二十餘年的書賬”字跡仍可辨認, 就是這方印章, 記錄了這件珍貴的文物背後的故事。 據陳列研究部副主任韓晶介紹, 陳列在展的117件文物中, 張人亞保存的書籍共8件, 均為一級文物。

張靜泉, 又名張人亞, 浙江寧波最早的中共黨員, 1922年上海金銀業工人運動領袖, 中華蘇維埃政府出版掌門人, 正是他在白色恐怖年代, 冒著生命危險, 為黨留下了一批珍貴的文獻資料。

韓晶給記者講起了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 “1927年末的一個冬日的午後, 張人亞帶著一批檔書報, 悄悄回到鎮海霞浦祠堂後的老家, 他將攜帶的東西交給父親後又悄悄離開老家返回上海。 老人家對外佯稱張人亞已亡故, 為他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墓穴合葬, 其中張人亞的是衣冠塚。 老人家把這些檔書報用好幾層油紙精心包紮好,

藏進張人亞的空棺, 埋入墓內。 為了不被人發現, 甚至連墓碑也故意少寫了一個靜字。 ”

這一埋就是二十多年。 解放後, 張人亞的父親一直等不到兒子的消息, 自知凶多吉少, 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將藏在張人亞衣冠塚內的檔取出, 囑託三子張靜茂一定要將這批東西還給共產黨。據《紅色中華》記載,張人亞於1932年病故於由瑞金赴汀洲的路上,時年32歲。

1959年,張人亞藏下的這批見證黨的發展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一部分被捐贈給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前身——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保存至今,其中就有這本1920年9月版、由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

二樓陳列這中國共產黨黨綱的俄文、英文版本節選。

黨綱僅存俄英版 中文版缺失成遺憾

“我一直覺得很遺憾,沒有找到中文版。”韓晶口中的“遺憾”正是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綱中明確記錄著,“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

在一大會址展覽館的二樓,陳列展出了中國共產黨綱領和決議相關的展品。其中中文部分明確地標注著出處——中共中央檔選集。“一大最重要的議程之一就是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我們現在館內展出的黨綱節選檔有兩個版本,一份來自蘇共中央移交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相關檔案,是俄文版的,另外一份是英文版的。”

說起英文版的來歷,韓晶講起了另一個故事。“一大代表之一陳公博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發表的碩士論文將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寫在附錄裡,被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史教授韋慕庭意外發現。2015年,我們特地去了哥倫比亞大學,調出了陳公博當年的碩士論文,並帶回了黨綱的英文版掃描件。”

作為一大的工作人員,作為專門研究這段歷史的研究人員,韓晶說當她在哥大親眼看到這份珍貴的檔時,心情非常激動。如今俄文版和英文版的對照資料都在展廳內陳列著,唯一的遺憾就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當年的中文版本,中共中央檔選集中的中文版是對照著俄文版翻譯而來,而陳公博論文中的英文版又成了俄文版的佐證。

“如果能夠發現綱領和決議的中文版,那可真是一樁盛事!”韓晶說。

一大會址館藏近10萬件文物,對於每一件展出的文物,他們都盡一切可能缺找到相關的資料並進行考證,然後把一段段難忘的歷史融入一個個故事,講給你聽。

(圖文:東方網 蔡維帥 編輯:黃騫文)

囑託三子張靜茂一定要將這批東西還給共產黨。據《紅色中華》記載,張人亞於1932年病故於由瑞金赴汀洲的路上,時年32歲。

1959年,張人亞藏下的這批見證黨的發展歷史的珍貴文獻資料,一部分被捐贈給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前身——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籌備處,保存至今,其中就有這本1920年9月版、由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

二樓陳列這中國共產黨黨綱的俄文、英文版本節選。

黨綱僅存俄英版 中文版缺失成遺憾

“我一直覺得很遺憾,沒有找到中文版。”韓晶口中的“遺憾”正是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綱中明確記錄著,“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

在一大會址展覽館的二樓,陳列展出了中國共產黨綱領和決議相關的展品。其中中文部分明確地標注著出處——中共中央檔選集。“一大最重要的議程之一就是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我們現在館內展出的黨綱節選檔有兩個版本,一份來自蘇共中央移交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相關檔案,是俄文版的,另外一份是英文版的。”

說起英文版的來歷,韓晶講起了另一個故事。“一大代表之一陳公博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發表的碩士論文將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寫在附錄裡,被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史教授韋慕庭意外發現。2015年,我們特地去了哥倫比亞大學,調出了陳公博當年的碩士論文,並帶回了黨綱的英文版掃描件。”

作為一大的工作人員,作為專門研究這段歷史的研究人員,韓晶說當她在哥大親眼看到這份珍貴的檔時,心情非常激動。如今俄文版和英文版的對照資料都在展廳內陳列著,唯一的遺憾就是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當年的中文版本,中共中央檔選集中的中文版是對照著俄文版翻譯而來,而陳公博論文中的英文版又成了俄文版的佐證。

“如果能夠發現綱領和決議的中文版,那可真是一樁盛事!”韓晶說。

一大會址館藏近10萬件文物,對於每一件展出的文物,他們都盡一切可能缺找到相關的資料並進行考證,然後把一段段難忘的歷史融入一個個故事,講給你聽。

(圖文:東方網 蔡維帥 編輯:黃騫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