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薦讀」今日小雪

今天5時22分, 迎來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

小雪為十月中, 此時雪還未盛。 雨遇寒, 將霰為雪。 雨凝先為霰, 霰成微粒, 霰為霏, 飛揚彌漫為小雪。

“小雪雪滿天, 來年必豐年。 ”此刻, 華北部分地區正雪花飛舞。 冬天, 你好!

雨雪紛飛, 寒潮至

受寒潮影響, 未來三天, 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自北向南先後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平均氣溫將普遍下降6~10℃。

今日, 山西南部、陝西中部、河南西部和中部、山東西南部及南疆西部山區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

局地有暴雪。 廣西東南部、廣東中南部、海南島東部及四川盆地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 局地有暴雨, 廣東中南部局地有大暴雨。

小雪三候

虹藏不見:小雪之日“虹藏不見”。 陰陽交才有虹, 此時陰盛陽伏,

雨水都凝成陰雪了, 虹當然不見。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小雪後五日“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天地各正其位, 不交不通。

閉塞而成冬:再五日“閉塞而成冬”, 冬為藏, 冬為終。

以上節選自《微讀節氣》 (朱偉著)

小雪習俗, 美味迎新年

忙醃菜, 過年正好吃

南京有諺語:“小雪醃菜,

大雪醃肉。 ”小雪之後, 家家戶戶開始醃制、風乾各種蔬菜, 包括白菜、蘿蔔以及雞鴨魚肉等, 以備過冬食用。 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醃制醬鴨、臘肉。

十月朝, 糍粑碌碌燒

在南方某些地方, 有小雪時節吃糍粑的習俗。 有俗語說, “十月朝, 糍粑碌碌燒”。

“碌碌燒”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語言。 “碌”, 是像車轆那樣滾動, 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團, 像車轆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 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 即是熱氣騰騰。 吃糍粑一要熱, 二要玩, 三要鬥(比較), 才最有農家樂趣。

十月豆, 肥到不見頭

小雪時, 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幹、儲存乾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包頭農村的風俗習慣是,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殺了豬,東家要用醃酸菜、鹵豆腐、寬粉條、沙土豆做一鍋豬燴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習俗。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之後,這樣養生

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

小雪之後,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應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全麥麵包、粗麵粉製品、穀物、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

2、防寒保暖要做好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刮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和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受風寒。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冬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對於老年人,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織或絲織內衣、內褲,儘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以使靜電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3、早睡晚起,睡前泡腳

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

每晚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迴圈,防止凍傷,並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4、多喝水防內熱產生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都是這個時節不錯的選擇。

5、多食熱粥

小雪過後,可以多吃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番茄、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蔔等;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如腰果、山藥、栗子、核桃等。

食物烹調可多採用燉食,這樣營養流失較少;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6、黑色食物補腎防感冒

預防感冒是貫穿冬季養生的主題,而多吃黑色食物不僅能迅速補充熱量、防感冒,還能滋補肝腎、清瀉內火、保養肌膚。如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的作用;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7、想健康,多喝湯

雞湯特別是老母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它能緩解感冒症狀,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冬季養生多喝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魚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將它和冬瓜、蔥白煮湯食用,可以減輕水腫。

8、勤運動,不懶惰

小雪過後,雖然氣溫更低,但積極鍛煉也不要放鬆。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迪斯可、打太極拳等,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但也不可運動過度,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幹、儲存乾糧。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刨湯肉,美味迎新年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包頭農村的風俗習慣是,每到小雪、大雪兩個節氣,村民們便開始殺豬宰羊準備年貨。殺了豬,東家要用醃酸菜、鹵豆腐、寬粉條、沙土豆做一鍋豬燴菜,略備薄酒,邀請四鄰,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少數民族也有類似習俗。小雪前後,土家族群眾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之後,這樣養生

1、多吃葉酸食物防抑鬱

小雪之後,進入抑鬱多發的季節,應常食菠菜、獼猴桃、牡蠣、橘子、黃豆和深綠色的蔬菜,因為這些食物中都含有葉酸,可以幫助抵抗抑鬱。全麥麵包、粗麵粉製品、穀物、酵母、動物肝臟及水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對改善不良情緒及抑鬱症也大有裨益。

2、防寒保暖要做好

從這個節氣開始,東北風刮得多了,由於氣候雖冷卻還沒到嚴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和圍巾,這樣往往容易遭受風寒。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因此應多備幾件冬裝,做到酌情增減,隨增隨減。對於老年人,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織或絲織內衣、內褲,儘量不穿化纖類衣物,以使靜電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3、早睡晚起,睡前泡腳

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好不要遲於22點休息。

每晚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或者抽空做做暖腳操,增加腰腿部力量,促進下肢血液迴圈,防止凍傷,並能提高機體抗寒能力。

4、多喝水防內熱產生

多飲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溶解水溶性的毒素。最好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還能降低血液粘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蜂蜜水可潤燥解毒,白蘿蔔水能清熱利尿,梨水可以潤肺止咳,都是這個時節不錯的選擇。

5、多食熱粥

小雪過後,可以多吃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番茄、芹菜等;降血脂的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蔔等;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如腰果、山藥、栗子、核桃等。

食物烹調可多採用燉食,這樣營養流失較少;多食熱粥有益健康,如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6、黑色食物補腎防感冒

預防感冒是貫穿冬季養生的主題,而多吃黑色食物不僅能迅速補充熱量、防感冒,還能滋補肝腎、清瀉內火、保養肌膚。如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的作用;黑豆、黑米、黑棗、黑木耳等,也都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7、想健康,多喝湯

雞湯特別是老母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它能緩解感冒症狀,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冬季養生多喝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魚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將它和冬瓜、蔥白煮湯食用,可以減輕水腫。

8、勤運動,不懶惰

小雪過後,雖然氣溫更低,但積極鍛煉也不要放鬆。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迪斯可、打太極拳等,能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但也不可運動過度,大量的出汗會“發洩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