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淺談美本申請的課外活動——社區服務

美國大學的通用申請表格(CommonApp), 需要每個學生填寫9年級以來所參加的一系列課外活動, 而這些活動要進行相應的歸類, 比如藝術、文化、體育運動等,

其中有一個類別是社區服務(CommunityService)。

在談社區服務之前大家應該更好地理解社區(Community)的概念。 我們通常理解的社區概念類似住宅社區或者互聯網社區, 但實際上這裡的社區有更豐富的內涵和外延, 是一個人所處的特定的社會環境, 包括環境中有著或多或少共同點的其他人。

比如一所學校中的學生和老師, 或者是美國的華人社區, 又如一個城市中的所有老年人口, 又或是一個班級裡所有喜歡流行音樂的同學們等等。 而社區服務在通常意義上來講是一種無償的, 不帶功利性質的, 常常是對社區中的弱勢群體給予幫助的行為。

社區服務在大學申請中有三重意義:回饋自己成長的環境、培養對弱勢群體的同理心(Empathy), 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能力。

大學招生官在考量錄取一個學生的時候, 一定會重點考慮假如這個學生成為了學校的一員, 他/她會不會對學校這個社區對產生積極的影響;會不會主動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學們;在事業有成後, 有沒有可能為母校的發展建設作出貢獻等。

學生最終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後, 無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崗位, 能否保持一顆回報社會的感恩之心。

有關培養對弱勢群體的同理心(Empathy), 這裡說的是同理心, 而非同情心。 從中國申請美國本科的學生們, 大多是家庭條件相對不錯的孩子。 面對越來越多優厚物質條件下長大的學術精英們, 除了推進教育公平的改革, 還有能做的就是引導培養學生們的同理心, 讓他們主動地去幫助那些沒能享受同等教育資源的群體。

找到合適的活動需要良好的資源整合能力;策劃活動需要創新能力;組織活動需要領導才能、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這些都是美國教育觀念中, 一個優秀學生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這也是社區服務在大學申請中的第三重意義, 在實踐中提升能力。

那麼如何對社區服務活動進行有效規劃?

1從9年級開始, 就開始著手參與有意義的社區服務。

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嘗試多參與幾個, 看自己是否喜歡;在有了明確的方向後,

儘量集中在一兩個活動上。 並不需要參與所有的社區服務, 公益捐書、無償獻血、義務支教……這樣難免落下蜻蜓點水、淺嘗輒止的印象;他們更青睞的學生往往是對某一項活動能夠有長達三四年的悉心投入。

2從你的興趣和能力出發, 在當地找尋相關的公益機構, 或者嘗試在互聯網上搜索能夠遠端進行的活動。

可以利用鄰里資源開展小範圍的公益活動,也可以為相關的公益組織或者學校社團策劃你覺得有意義的專案,並幫助他們實行,甚至可以自己創立一個相關的慈善服務機構。優秀的學生和出眾的學生之間的差別,可能就是在現有活動有限的情況下,能否調動起自己的一切資源,甚至主動開創新的資源,來對周圍的社區產生更大的積極影響。

3參與程度比職位更重要。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光競選個主席經理是沒有用的,而是真正參與到活動的本身,並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我相信如果一個學生真的熱愛這項事業,更關注地是做好這個活動能帶來多大積極的影響,而不會貪戀虛無的職稱。用自己擅長或者熱愛的事,來回贈幫助你成長的環境。這是美國大學人才選拔與培養的理念,也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屬點。

或者嘗試在互聯網上搜索能夠遠端進行的活動。

可以利用鄰里資源開展小範圍的公益活動,也可以為相關的公益組織或者學校社團策劃你覺得有意義的專案,並幫助他們實行,甚至可以自己創立一個相關的慈善服務機構。優秀的學生和出眾的學生之間的差別,可能就是在現有活動有限的情況下,能否調動起自己的一切資源,甚至主動開創新的資源,來對周圍的社區產生更大的積極影響。

3參與程度比職位更重要。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能力,光競選個主席經理是沒有用的,而是真正參與到活動的本身,並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我相信如果一個學生真的熱愛這項事業,更關注地是做好這個活動能帶來多大積極的影響,而不會貪戀虛無的職稱。用自己擅長或者熱愛的事,來回贈幫助你成長的環境。這是美國大學人才選拔與培養的理念,也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屬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