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道德經》妙解 第六十一章 大國處下天下歸

《道德經》妙解

第六十一章 大國處下天下歸

大國者下流, 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 (pìn), 牝(pìn)常以靜勝牡, 以靜為下。

故大國以下小國, 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

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 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夫兩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為下。

妙 解:

長江黃河下游的水域面積、水流量都比上游、中游大很多倍。 因位置低下。

大國如能有謙下包容之德, 則四面八方的人才、資源都會匯歸過來。

天下的雌性、母性, 表面看, 雖然不像雄性那樣陽剛有力, 但雌性卻常以陰柔來克陽剛, 以靜制動、勝躁。

所以大國若能謙虛處下善待小國, 則能贏得小國的好感, 各小國就喜歡靠近。 小國若能謙虛處下尊敬大國, 必能獲得大國的信任、友善對待。

大國謙虛處下, 就能讓四面八方來加盟, 以泱泱大國的胸襟包容並畜天下各國。 小國謙虛處下, 是讓大國感受友善而互相尊重。

大國不侵略小國、小國不冒犯, 彼此建立在誠信基礎上, 和平共存共榮, 各得所欲。

大國要有謙虛處下的風範, 才能得到四面八方的擁護。 (大國若展現強勢霸道、侵略, 則離衰亡不遠。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