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男朋友看了衛生巾廣告後問我經血是不是藍色的……

摘要:在主流意識形態看來, 經血是污穢的, 不潔淨的, 不像藍色那樣代表水和生命。 諷刺的是, 在生理上, 代表女性擁有生育能力的便是初潮那一刻。

當我十幾歲時的男朋友第一次聽說我來月經時, 他滿臉好奇, 連問了我好幾個問題:

“每次聽廣告裡說什麼日用夜用, 有翅膀的沒翅膀的, 超長的防側漏的, 到底都有什麼區別?”

“經血真的是藍色的嗎?廣告裡都是藍色的。 ”

廣告裡演示衛生巾吸收力的藍色液體, 本文圖片均自網路

我聽到這些問題時, 第一反應是使勁翻幾個白眼, 嘲笑他的無知, 因為對於我來說, 每個月都要經歷的事情, 不僅僅是常識, 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不過, 轉過頭一想才意識到, 也不全怪他, 他的這些疑惑大多來自月經用品的廣告。

一直以來, 月經都被認為是“不可公開言說的”, 在廣告裡, 這一點被貫徹得非常到位。

比如, 月經用品被統一稱為“衛生用品”,

“月經”二字從不直接在廣告裡出現。

廣告裡的女主角們也從不直接說“月經來了”, 甚至連生理期都很少提及, 而是通過“不舒服”、“那幾天”、“大姨媽”、“總有幾天不方便”、“來那個”……這些詞彙來表示月經的到來。

那幾天、個人護理用品, 消失的“月經”

至於對月經用品(目前基本上只有衛生巾, 棉條和月經杯等很少)的呈現和描述, 我們大多只能聽到“全方位呵護”、“溫柔呵護”、“舒適”、“超長夜用、安心睡眠”等詞彙, 除此之外便是女性開心愉快的歡笑聲。

當月經都是“不可公開言說”時, 經血自然也不被允許出現在廣告中。 所以, 當廣告中把藍色液體倒在衛生巾上, 以測試衛生巾的吸收功能時, 也誤導了祖國廣大少男和還沒來月經的少女。

倒在衛生巾上的不是經血的真實顏色——紅色, 是有歷史原因的。

早在80年代初電視廣告剛開始盛行時, 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多個國家的電視臺都有個叫品味和體面(Taste and Decency)的規定, 其中就有一條聲明是:生理期產品裡面不准出現血。

我國也不例外,

專門出了一套規範衛生巾廣告的條例:《衛生巾廣告自律規則》(以下簡稱《規則》)。

《規則》裡明確規定: 禁止用以演示被衛生巾吸收的液體, 其顏色為紅色或與之相近的顏色。

除了不准用紅色液體, 還不允許在室外拍攝以及在用餐時間播出

而之所以幾乎所有衛生巾廣告,

測試吸收力的液體都是藍色, 有的說法時說因為藍色看著顯得乾淨, 又給人一種天空藍清爽的感覺, 同時也代表了水和生命。

也有說法認為藍色有一種獨特的臨床醫用感, 使人聯想到漂白劑、洗滌劑等清潔用品, 強調了衛生和“潔淨感”, 而非“污穢感”。

總而言之, 在主流意識形態看來, 經血是污穢的, 不潔淨的, 不像藍色那樣代表水和生命。

諷刺的是, 在生理上, 代表女性擁有生育能力的便是初潮那一刻。

一位擁有30多年從業經驗的澳大利亞廣告人Sarah Hatherleys曾公開表示:White old men(白人老男人)是衛生巾廣告出現這樣荒誕畫面的“禍根”。

因為廣告創意一直都是以男性為中心, 所以拍出來的衛生巾廣告, 自然都是在迎合男權體系下的“道德”和“喜好”標準。

於是月經用品廣告裡的女性都是翹臀長腿,細腰白膚。在來月經的日子裡,她們依然要穿超短褲歡跳,穿性感禮服舞蹈。

月經用品廣告裡女性形象

與此同時,就像在男權社會,來月經的女性被視為不祥的,被禁止出現在宗祠,祭祖等重要場合一樣,經血也不被允許以真實面目出現在電視廣告中。

這一被行業預設的潛規則,最後被公開制度化,變成了不遵守便非法的行業準則。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衛生巾廣告也開始嘗試打破對月經的汙名和對女性的貶損。

不久前,一家英國經期衛生品牌發起了一項新運動:使用紅色液體來展現產品的吸水性能。

紅色液體的嘗試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卻是對這個在世界上存在了40多年的衛生巾廣告的荒誕傳統提出的挑戰。

然而,我們還是會看到這樣的評論:

血液在影視作品裡並不少見,但是卻沒有人覺得不合理。大家最多就只是會討論會不會過於血腥,會不會嚇到人,而不是髒不髒。

為什麼經血就會被和排泄物這些“骯髒”的東西聯繫起來呢?所以人們認為“骯髒”的到底是經血還是陰道?

現實中總有一種說法,說來月經是排毒,經血中的血塊就是毒素,但是只要對生理知識有基本瞭解的人便知道,那些血塊是子宮內膜。

而所謂經血中的異味,是因為接觸空氣氧化才有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月經杯,就不會有什麼味道。

至於暈血,我問了辦公室一位暈血的女同事,她說:“如果我來月經也暈血的話,那我現在應該已經死了。”

有暈血的網友也說不會暈月經血

事實上,暈血本身不是一種生理疾病,而是一種心理障礙,就像有的人怕看到蛇和蜘蛛一樣。當影視中作品中出現血,只要不是太血腥(或者說太逼真),暈血的人自己會暗示自己這是假的,便不會產生暈血反應。

所以,當你急於找各種理由來拒絕經血的出現,是不是也在受潛意識裡“經血是骯髒的,月經是禁忌”的偏見的影響呢?

至於所謂的“女權主義者想太多”,我想說的是,在幾千年的男權思想之下,性別不平等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從細微處覺察到性別不平等和性別壓迫,對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念提出質疑和反思,這樣子我們才不會像“溫水裡的青蛙”,沉浸在看似溫暖其實卻是萬丈深淵的環境裡,等到想跳出來就為時已晚。

更何況,月經是這個世界上半數人每個月要經歷的事情,是我們廣大女性最真實的感受,如果對如此明顯的汙化名進行反思就要被說“想太多”,那我只能回一句:“是你想太少了吧!”

延伸閱讀

別用增加女人勞動負擔的方式來搞“環保月經”

【視頻】你知道嗎,這可能就是大家初夜總會失敗的原因

請尊重原創,保護版權

本文為尖椒部落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二字。並保留以下作者資訊:

作者:李芝 咱們女人有力量。

於是月經用品廣告裡的女性都是翹臀長腿,細腰白膚。在來月經的日子裡,她們依然要穿超短褲歡跳,穿性感禮服舞蹈。

月經用品廣告裡女性形象

與此同時,就像在男權社會,來月經的女性被視為不祥的,被禁止出現在宗祠,祭祖等重要場合一樣,經血也不被允許以真實面目出現在電視廣告中。

這一被行業預設的潛規則,最後被公開制度化,變成了不遵守便非法的行業準則。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衛生巾廣告也開始嘗試打破對月經的汙名和對女性的貶損。

不久前,一家英國經期衛生品牌發起了一項新運動:使用紅色液體來展現產品的吸水性能。

紅色液體的嘗試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卻是對這個在世界上存在了40多年的衛生巾廣告的荒誕傳統提出的挑戰。

然而,我們還是會看到這樣的評論:

血液在影視作品裡並不少見,但是卻沒有人覺得不合理。大家最多就只是會討論會不會過於血腥,會不會嚇到人,而不是髒不髒。

為什麼經血就會被和排泄物這些“骯髒”的東西聯繫起來呢?所以人們認為“骯髒”的到底是經血還是陰道?

現實中總有一種說法,說來月經是排毒,經血中的血塊就是毒素,但是只要對生理知識有基本瞭解的人便知道,那些血塊是子宮內膜。

而所謂經血中的異味,是因為接觸空氣氧化才有的,如果你使用的是月經杯,就不會有什麼味道。

至於暈血,我問了辦公室一位暈血的女同事,她說:“如果我來月經也暈血的話,那我現在應該已經死了。”

有暈血的網友也說不會暈月經血

事實上,暈血本身不是一種生理疾病,而是一種心理障礙,就像有的人怕看到蛇和蜘蛛一樣。當影視中作品中出現血,只要不是太血腥(或者說太逼真),暈血的人自己會暗示自己這是假的,便不會產生暈血反應。

所以,當你急於找各種理由來拒絕經血的出現,是不是也在受潛意識裡“經血是骯髒的,月經是禁忌”的偏見的影響呢?

至於所謂的“女權主義者想太多”,我想說的是,在幾千年的男權思想之下,性別不平等已經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從細微處覺察到性別不平等和性別壓迫,對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念提出質疑和反思,這樣子我們才不會像“溫水裡的青蛙”,沉浸在看似溫暖其實卻是萬丈深淵的環境裡,等到想跳出來就為時已晚。

更何況,月經是這個世界上半數人每個月要經歷的事情,是我們廣大女性最真實的感受,如果對如此明顯的汙化名進行反思就要被說“想太多”,那我只能回一句:“是你想太少了吧!”

延伸閱讀

別用增加女人勞動負擔的方式來搞“環保月經”

【視頻】你知道嗎,這可能就是大家初夜總會失敗的原因

請尊重原創,保護版權

本文為尖椒部落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二字。並保留以下作者資訊:

作者:李芝 咱們女人有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