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手寫家書可以打幾分?這個遊戲為你的好家風實力打call!

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手好字能讓你更受歡迎

你的手書展現了個人的才華、家庭的底蘊

如果……你書寫的是傳承中華民族的家國文化的話

青年君會為你的手寫家書實力打call

“一封家書”—“清源工程”廉潔使者家書故事分享活動之

“見字如面”曬手寫家書活動正式上線啦

從即日起至12月10日

你可以將手寫家書(家規)上傳到主辦方開發的H5書法打分傳播平臺

第一步: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即進入活動介面, 參加“見字如面”曬手書活動。

第二步:在20封家書中(目錄詳見活動介面)選擇一封抄寫, 然後拍照上傳, 圖片最好不超過2M。 建議用A4或A5紙書寫, 可根據作品需要選擇專用書字帖紙, 使拍照效果清晰漂亮、美觀大方。 點擊“去曬我的手書”進行下一步。

第三步:點擊中間的方框, 上傳你的手抄家書圖片, 然後點擊“生成一封家書”, 完成上傳家書。

第四步:手書上傳成功後, 我們將根據你的書法作品進行打分, 需等待幾分鐘。

第五步:當你下次再進入活動頁面時, 你將自動看到你經過評比的手寫家書作品。

你可點擊右上角進行分享;或者長按中間圖片保存到手機相冊, 然後分享至朋友圈。 同時你也可以返回首頁, 重新抄寫家書並進行上傳。

這封家書抵萬金!你聆聽過嗎?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這詩句大家耳熟能詳

指的是在通訊不便的時代家書珍貴

而在“一封家書”—“清源工程”廉潔使者家書故事分享活動之

“不忘初心 夜讀家書”主題誦讀分享會上

家書中鼓舞人心的力量能讓人心生感動

精神閃光點可“抵萬金”

本期青年君帶你

繼續走進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人民檢察院、

廣州海關、廣州市國家稅務局、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聆聽家書背後的故事

原創家書直擊

言傳身教的力量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尹小婧分享了曾國藩寫給九弟的家書,她談到信中曾國潘告誡他的弟弟做任何事情都要制心一處,若無恒心,終將一事無成。

她的媽媽也是這樣對她言傳身教,“媽媽退休前是一名負責抗生素藥品鑒定的品質監督員。上個世紀80年代,製作紅黴素片(腸溶液)需要從原材料中提取紅黴素堿,原料從國外進口,國外的檢測結果為生物測定檢驗(單位)每毫克960單位,而我媽測試結果為850多單位。計算價格是按照檢測結果單位數的大小來計算,這麼大的差距會給單位許多損失。依賴國外檢測結果的同事和領導一致質疑媽媽的工作能力。媽媽頂住壓力,自己出資與老師帶著樣品去中央藥品鑒定所鑒定,鑒定結果與媽媽的結果基本一致。她證明了自己的專業精神和意志品質。”

後來來到檢察院工作,對這道理有更深體會,“工作需要我們要以事實為根據,維護正義,維護正義的第一關就是我們自己。不忘初心,不是固執己見,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回歸到做每件事的初衷;堅持己見,不是為了自己的自尊,或者得到別人的肯定,而是尋找那個可能被蒙滅的真相。”

(市檢察院選手風采)

“瑕之美”關愛特殊兒童成家風

在團市委舉辦的家書分享活動上,漫畫大師廖冰兄的孫子廖一柱分享了他與祖父的故事。他的家書只有短短三個字,是2005年廖老為特殊孩子藝術節題字:“瑕之美”。

2006年廖老去世,同年廖一柱加入廣州市少年宮,從事10年特殊孩子教育工作。他談到:“缺陷至於生命,猶如瑕斑之于美玉,真實、獨特、獨有其美。祖父在世時,主張對孩子因材施教,這一點在對特殊孩子教育上我感受頗深。祖父在晚年用多年積蓄成立廖冰兄人文專項基金,並在去世前拍賣了自己的作品和藏品,又籌得約70萬元善款注入基金會。祖父時刻為別人著想,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成長。在少宮的十年,我陪伴了特殊孩子十年,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更加敬佩我的祖父。”

字裡行間傳遞三代好家風

團市委聯絡部張涓分享了自己在女兒最後一個兒童節時寫給女兒的信。信中,張涓希望女兒能勤奮刻苦,有自己的計畫和目標,學會獨立,保護自己。她說:“我的父母都是老黨員,他們希望我成為正直的人,做忠誠於黨和國家的人。我母親退休後做過退休幹部管理工作。400多戶,她必定每一家都去慰問。其中有一位元老人她每個星期都會看望,從老人81歲到96歲都在照顧贍養。母親做事雷厲風行,熱情負責,善良樂觀。在這些好品質的影響下,我在工作崗位上也是如此,因此對女兒我也會這樣教育。”

女兒感受到爸爸的榜樣力量

在廣州國稅的活動中,我們感受到了身邊的榜樣力量。直屬稅務分局稅政法規科科長陳洪儀的女兒給爸爸寫信,理解父親繁忙工作下沒有時間陪伴高考的自己。陳洪儀被同事們稱為“行走的稅務百科全書”,面對國際尚未成功的金融營改增,倔強的他一頭紮進檔堆,不到三天的時間裡,長達93頁的金融業營改增檔出爐了,他通過夜以繼日的調研走訪,終於實現了稅負下降的戰略目標,成為單位同事的榜樣力量。

孔子後人傳遞儒學精要

在廣州國稅,孔子後裔孔志強為即將出國留學的女兒寫信,信中提醒女兒:為學之要、以善為本、修德之重。在家書中,能讀到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拳拳深情,更讀到到了一個普通卻不平凡的孔裔家庭,對傳統儒學信仰的堅守。

在女兒面對一個又一個人生拐點時,以信仰回答困惑:在面對高考失利時,請你相信“自強不息”;在面對人際衝突時,請切記“以善為本”;在面對世俗紛擾時,請牢記“淡泊明志”;在面對困難挫折時,請篤信“天道酬勤”……這些穿越千年的文化信仰,依然閃耀星空,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情系貧困山區孩子

黃埔區國稅局退休黨員幹部馬敏朗讀了自己給資助過的貧困山區孩子寫的回信,流露出母親對孩子的諄諄教誨。馬敏2007年開始捐助西部助學,十年間,她幫助了18所學校的28名孩子,為了看望孩子曾經七次進入藏區,2009年被格桑花助學組織評為2008年度“優秀捐助人”,2013年獲得廣州市國家稅務局系統首屆“助人為樂”道德模範,同年6月份獲得“廣州好人”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廣東國稅好人”榮譽稱號。受馬敏的影響,黃埔局國稅局一大批黨員幹部紛紛行動起來,開始以支部為單位説明身邊困難群眾。

經典家書鼓舞前進

家書更具儀式感

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的陳勉君分享了經典的《傅雷家書》,並講述了她和她父親的故事:“我是一個獨生女,爸爸對我的關愛無微不至。現在雖是科技時代,但我父親平時卻依然喜歡用筆和紙寫下想對我說的話,讓我感受到家書的儀式感,包括一些為人處世的話語。有時候還會把報紙上的文章剪下來留給我看,教育我要閱讀要善良。大學四年,收到很多爸爸的信。每當處於低潮失落時,家書會告誡我梳理思想。參加工作以來,父親經常告誡我多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在生活中時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廣汽集團分享者風采)

誦經典分享好家訓

17日,廣州海關選手們通過誦讀經典家書來感受家書的魅力。來自郵局辦的謝逸談到:“我爺爺是一名老黨員,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時刻教導我要守規矩,做一名對得起人民的黨員。我的母親是一名法官,教導我做人要公平公正。在我小時候,我媽媽會經常帶我去法庭體驗。媽媽常收到當事人的紅包,但每次媽媽都會義正言辭地拒絕。她總提醒我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責任,不能貪圖一分一毫。這讓我在工作崗位上守規矩,認真對待工作。”

(廣州海關選手風采)

“不忘初心 夜讀家書”誦讀家書活動完美收官。

請各位青們繼續期待12月中旬在廣州廣播電視臺錄製播出的“一封家書”誦讀盛典!

聆聽家書背後的故事

原創家書直擊

言傳身教的力量

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尹小婧分享了曾國藩寫給九弟的家書,她談到信中曾國潘告誡他的弟弟做任何事情都要制心一處,若無恒心,終將一事無成。

她的媽媽也是這樣對她言傳身教,“媽媽退休前是一名負責抗生素藥品鑒定的品質監督員。上個世紀80年代,製作紅黴素片(腸溶液)需要從原材料中提取紅黴素堿,原料從國外進口,國外的檢測結果為生物測定檢驗(單位)每毫克960單位,而我媽測試結果為850多單位。計算價格是按照檢測結果單位數的大小來計算,這麼大的差距會給單位許多損失。依賴國外檢測結果的同事和領導一致質疑媽媽的工作能力。媽媽頂住壓力,自己出資與老師帶著樣品去中央藥品鑒定所鑒定,鑒定結果與媽媽的結果基本一致。她證明了自己的專業精神和意志品質。”

後來來到檢察院工作,對這道理有更深體會,“工作需要我們要以事實為根據,維護正義,維護正義的第一關就是我們自己。不忘初心,不是固執己見,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回歸到做每件事的初衷;堅持己見,不是為了自己的自尊,或者得到別人的肯定,而是尋找那個可能被蒙滅的真相。”

(市檢察院選手風采)

“瑕之美”關愛特殊兒童成家風

在團市委舉辦的家書分享活動上,漫畫大師廖冰兄的孫子廖一柱分享了他與祖父的故事。他的家書只有短短三個字,是2005年廖老為特殊孩子藝術節題字:“瑕之美”。

2006年廖老去世,同年廖一柱加入廣州市少年宮,從事10年特殊孩子教育工作。他談到:“缺陷至於生命,猶如瑕斑之于美玉,真實、獨特、獨有其美。祖父在世時,主張對孩子因材施教,這一點在對特殊孩子教育上我感受頗深。祖父在晚年用多年積蓄成立廖冰兄人文專項基金,並在去世前拍賣了自己的作品和藏品,又籌得約70萬元善款注入基金會。祖父時刻為別人著想,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成長。在少宮的十年,我陪伴了特殊孩子十年,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更加敬佩我的祖父。”

字裡行間傳遞三代好家風

團市委聯絡部張涓分享了自己在女兒最後一個兒童節時寫給女兒的信。信中,張涓希望女兒能勤奮刻苦,有自己的計畫和目標,學會獨立,保護自己。她說:“我的父母都是老黨員,他們希望我成為正直的人,做忠誠於黨和國家的人。我母親退休後做過退休幹部管理工作。400多戶,她必定每一家都去慰問。其中有一位元老人她每個星期都會看望,從老人81歲到96歲都在照顧贍養。母親做事雷厲風行,熱情負責,善良樂觀。在這些好品質的影響下,我在工作崗位上也是如此,因此對女兒我也會這樣教育。”

女兒感受到爸爸的榜樣力量

在廣州國稅的活動中,我們感受到了身邊的榜樣力量。直屬稅務分局稅政法規科科長陳洪儀的女兒給爸爸寫信,理解父親繁忙工作下沒有時間陪伴高考的自己。陳洪儀被同事們稱為“行走的稅務百科全書”,面對國際尚未成功的金融營改增,倔強的他一頭紮進檔堆,不到三天的時間裡,長達93頁的金融業營改增檔出爐了,他通過夜以繼日的調研走訪,終於實現了稅負下降的戰略目標,成為單位同事的榜樣力量。

孔子後人傳遞儒學精要

在廣州國稅,孔子後裔孔志強為即將出國留學的女兒寫信,信中提醒女兒:為學之要、以善為本、修德之重。在家書中,能讀到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拳拳深情,更讀到到了一個普通卻不平凡的孔裔家庭,對傳統儒學信仰的堅守。

在女兒面對一個又一個人生拐點時,以信仰回答困惑:在面對高考失利時,請你相信“自強不息”;在面對人際衝突時,請切記“以善為本”;在面對世俗紛擾時,請牢記“淡泊明志”;在面對困難挫折時,請篤信“天道酬勤”……這些穿越千年的文化信仰,依然閃耀星空,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

情系貧困山區孩子

黃埔區國稅局退休黨員幹部馬敏朗讀了自己給資助過的貧困山區孩子寫的回信,流露出母親對孩子的諄諄教誨。馬敏2007年開始捐助西部助學,十年間,她幫助了18所學校的28名孩子,為了看望孩子曾經七次進入藏區,2009年被格桑花助學組織評為2008年度“優秀捐助人”,2013年獲得廣州市國家稅務局系統首屆“助人為樂”道德模範,同年6月份獲得“廣州好人”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廣東國稅好人”榮譽稱號。受馬敏的影響,黃埔局國稅局一大批黨員幹部紛紛行動起來,開始以支部為單位説明身邊困難群眾。

經典家書鼓舞前進

家書更具儀式感

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的陳勉君分享了經典的《傅雷家書》,並講述了她和她父親的故事:“我是一個獨生女,爸爸對我的關愛無微不至。現在雖是科技時代,但我父親平時卻依然喜歡用筆和紙寫下想對我說的話,讓我感受到家書的儀式感,包括一些為人處世的話語。有時候還會把報紙上的文章剪下來留給我看,教育我要閱讀要善良。大學四年,收到很多爸爸的信。每當處於低潮失落時,家書會告誡我梳理思想。參加工作以來,父親經常告誡我多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在生活中時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廣汽集團分享者風采)

誦經典分享好家訓

17日,廣州海關選手們通過誦讀經典家書來感受家書的魅力。來自郵局辦的謝逸談到:“我爺爺是一名老黨員,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時刻教導我要守規矩,做一名對得起人民的黨員。我的母親是一名法官,教導我做人要公平公正。在我小時候,我媽媽會經常帶我去法庭體驗。媽媽常收到當事人的紅包,但每次媽媽都會義正言辭地拒絕。她總提醒我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責任,不能貪圖一分一毫。這讓我在工作崗位上守規矩,認真對待工作。”

(廣州海關選手風采)

“不忘初心 夜讀家書”誦讀家書活動完美收官。

請各位青們繼續期待12月中旬在廣州廣播電視臺錄製播出的“一封家書”誦讀盛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