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京醫預告|今晚17:25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潘琦教授做客養生堂——《打好血管神經“保衛戰”》

24

星期五

2017年11月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 潘琦

講述《打好血管神經“保衛戰”》

北京衛視養生堂

時間

17:25分

頻道

北京衛視 養生堂欄目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肌電圖 心肌梗死

關鍵字

今天要講的這種疾病大家既熟悉又陌生, 對於一些糖尿病的患者來說, 平時血糖控制的很好, 甚至幾乎沒有出現過什麼異常的症狀, 但是有些患者說, 自己最近有了特異功能, 對於冷熱、針刺都不敏感,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還有醫生說, 再多走一步路, 就可能出現心肌梗死, 這一步路究竟走還是不走, 這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主持人邀請現場觀眾進行了一個實驗, 請兩位觀眾分別將腳放入冰水中, 其中一位觀眾在堅持了10秒後便放棄挑戰, 另外一位觀眾在冰水中的時間長達30秒, 而她本人並沒有覺得存在不適感, 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本期《養生堂》節目邀請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潘琦, 為您帶來《打好血管神經“保衛戰”》。

許多患病多年的老糖尿病友就診時對專家說:一天到晚全身好像有無數個螞蟻在爬, 那種感覺真不是個滋味;有的病人則講, 兩條腿就像被針紮一樣, 經常疼得夜不能寐;還有的病人訴苦, 吃一點東西胃就堵得慌, 每頓飯只能喝點稀粥;更奇怪的是, 有的病人說, 最嚴重的情況, 就在這個桶裡面, 這到底是什麼症狀?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專家告訴我們, 問題就在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神經出了大問題!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 面對這個糖尿病的常見“伴侶”, 很多糖友仍然知之甚少, 潘主任和團隊所做的一項研究, 篩查共有13家三甲醫院參與, 納入2034例Ⅰ型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患者, 平均年齡為58歲, 其中70%以上為老年患者, 北京地區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 即使是經濟和醫療較為發達的北京地區, 診斷率只有14.16%, 相對比較低。

因此, 究竟是哪項檢查, 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蛛絲馬跡呢?

如果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篩查正常, 是否就意味著可以進入保險箱了呢?

當然不是, 糖尿病患者無法回避另外一種非常嚴重的後果, 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專家告訴我們, 北京地區高達60%以上糖尿病患者,合併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糖尿病性心臟病與一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有明顯不同, 糖尿病性心臟病有心肌微小血管病變, 小血管內膜增生更為加劇, 心肌的缺血、缺氧更加嚴重, 並且支配心臟的自主神經有不同程度損害。 由於自主神經損害, 即使有嚴重的心肌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無症狀心肌梗死。

那麼,究竟哪項檢查可以早期篩查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呢?

敬請期待節目揭曉。

專家出診資訊

潘琦——北京醫院內分泌科

每週二下午(專家門診)

備註: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佈為准。

編輯製作:宣傳處

即使有嚴重的心肌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無症狀心肌梗死。

那麼,究竟哪項檢查可以早期篩查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呢?

敬請期待節目揭曉。

專家出診資訊

潘琦——北京醫院內分泌科

每週二下午(專家門診)

備註: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佈為准。

編輯製作:宣傳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