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受補?補不進去?你只是缺了這副藥做引子

小雪在即, 然後是大雪, 再然後是冬至, 一路向更深的冬日邁進……小松鼠已經儲存了足夠的冬糧, 很多朋友也都給自己準備了固元膏之類的膏方和補品, 用來冬季進補。 此時, 幾乎每個人都有個大問題需要面對:你那麼急著進補, 真的補得進去嗎?

欲補先“清”

個人經驗, 其實沒那麼容易補進去的。 至今為止, 我的養生方式更多的是“清”:應酬多了清濕熱;油膩、辛辣吃多了消積食、清痰濁;肝火旺時祛風、清火;吹多空調、吃多冷飲時祛寒;經期清瘀血;心情鬱悶時行氣除滯……採用最多的是刮痧、瑜伽等方式, 以及一些基礎的食療級的材料。 而且幾乎不吃補品, 多吃幾顆紅棗也要隨時察看舌相是否厚膩, 以防過於滋膩。

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養護脾胃。 就算你的膏方再強大, 配方再貴重, 如果脾胃吸收不了, 也是無益;而如果脾胃功能足夠好, 其實普通飯菜就可以補養氣血,

並非一定需要吃那些貴重的補品。 有時候一支年份足的貴價參的補氣效果, 也許還不如一夜好眠那麼立竿見影;海參補腎力強, 可消受不起的人多得是。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親戚大病之後吃海參補身, 但每吃必發疹子, 百吃百發, 可還是覺得海參好, 稍微好點又去吃……

其實, 對於現代人常常消耗過度的脆弱的脾胃, 沒有什麼比每天喝一碗富於“艮氣”的東北大米粥或黃土高原上“土氣”十足的小米粥更養人的了。 即使是在孕期, 我所做的補養“功課”也僅僅是把每一餐飯吃好、堅持做瑜伽, 以及不舒服時及時調整。 但有時家人給做了滋補的食物, 總要吃一些, 吃了又容易膩滯不化。 怎麼辦呢?我的辦法是每天喝一次陳皮砂仁水,

給吃進去的滋膩食物開開路, 運化得好一些。 這個小方, 也送給需要在冬日進補的朋友。

陳皮砂仁水

做法:陳皮6~8克, 砂仁3~5克, 水煎15分鐘, 濾渣取汁, 候溫飲用。

功效:陳皮芳香化濁、理氣和胃, 《本草綱目》載:“能散、能瀉、能溫、能補、能和, 化痰治嗽, 順氣理中, 調脾快膈, 通五淋, 療酒病, 其功當在諸藥之上。 ”因吃得過於滋膩而致腹脹、反胃時, 喝點陳皮水很好。 砂仁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 《本草經疏》載:“氣味辛溫而芬芳, 香氣入脾, 辛能潤腎, 故為開脾胃之要藥, 和中氣之正品。 ”孕期嘔吐、胎動不安, 或濕濁中阻、脾胃虛寒的人可以用些砂仁。 注意砂仁、陳皮性溫, 肺熱、血熱、燥熱以及孕期燥熱明顯的人不宜用。

秋冬進補常用很多滋補品或中藥膏方,

旨在補腎養血滋陰, 如阿膠、熟地、山萸肉、玉竹、黃精等, 大多藥性厚重, 偏滋膩, 較難消化。 吃這類東西一定不能貪多, 每天一點點, 如阿膠每天不超過10克, 固元膏每天1丸即可。 另外吃固元膏等膏方時, 最好同時吃些防止滋膩、化積滯的東西, 比如這款陳皮砂仁水。 或單用陳皮煮水, 理氣導滯、祛濕化濁, 為滋膩的補品開開路, 使脾胃消化吸收更順暢一些。 秋冬養陰, 雖宜順應自然, 適當進補, 卻也不能太迷信進補這件事。 凡事過猶不及, 別忘了中醫的精髓是“辨證論治”“對證下藥”。

作者:花小要

更多藥食同源, 食品安全, 美食營養, 疾病防治, 減肥保健, 長壽養生等專業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yishicankao(長按可複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