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虛擬實境又一項重大技術將應用 這些股機會來了

虛擬實境將應用手勢識別技術

據新華社4月6日消息, 美國矽谷公司淩感科技研發“由內而外”追蹤技術解決方案, 吸引業內頗多關注。

淩感已推出3D手勢交互模組Fingo, 號稱是首家在移動端實現26自由度手勢追蹤的公司。

淩感工程師解釋說, Fingo內置兩個紅外攝像頭, 把圖像輸入手機, 電腦視覺演算法可識別雙手22個關節點的位置和旋轉, 追蹤26自由度的手勢。 另外, 還可以對頭部的旋轉和位移進行6自由度位置追蹤。

追捧“由內而外”追蹤的還有不少美國科技大公司。 如英特爾的一體化虛擬實境解決方案Alloy專案、奧克盧斯的一體式虛擬實境頭盔Santa Cruz、HTC最近推出的Vive跟蹤器等都融入了“由內而外”追蹤技術。

據估算, 手勢識別技術未來5年的市場規模大約是300億美元。 目前淩感已與日本埃普森公司達成合作, 後者新款增強現實眼鏡將支持淩感的26自由度手勢交互技術。

此外, 淩感、埃普森、英特爾、HTC等公司邀請開發者在它們的平臺上, 利用“由內而外”追蹤技術開發產品。

中國首個自主制定的虛擬實境標準發佈

虛擬實境(VR)近來發展迅速, 剛剛過去的2016年被許多人稱作“虛擬實境元年”, 今年則是“虛擬實境的內容爆發年”。 不過專家認為, 虛擬實境還處於發展初期, 產業佈局應“標準先行”。

6日, 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裝置通用規範聯盟標準在北京正式發佈, 這是中國虛擬實境領域首個自主制定的標準。 工業和資訊化部總工程師張峰在大會發表講話說, 這一標準將為虛擬實境硬體市場促進產業良性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虛擬實境“蛋糕”究竟有多大

來自美國矽谷的淩感科技公司副總裁戎亦文則表示,

鍵盤催生了工業電腦, 滑鼠和圖形操作介面催生了個人電腦, 多點觸控和iOS作業系統催生了智慧手機。 從中可以看出人機對話模式的演變趨勢。 虛擬實境有望發展為新一代計算平臺, 通過三維手勢追蹤和位移追蹤等更簡單地方式實現人機交互。

美國高盛銀行2016年發佈報告預計, 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擁有巨大潛能, 可能會發展為類似個人電腦、智慧手機的下一代計算平臺;到2025年, 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軟體硬體年營收有望達到800億美元;如果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能跳出小眾市場走向大眾, 到2025年該領域年營收最多甚至可達1820億美元。

概念股一覽:

華平股份(300074)有一項名為“一種識別自訂手勢軌跡的方法”的發明專利。

數碼視訊(300079)是繼微軟之後全球第二傢俱有體感技術全套方案的廠商, 擁有多項國內首創技術與專利。

中茵股份(600745)收購以色列知名的手勢捕捉高科技企業EyeSight, 後者專門致力於研發手勢識別技術和數碼視覺技術, 其獨特的視覺技術優異於行業內其他的競爭者, 可應用于智慧設備的各個層面。

暴風集團:公司正式發佈暴風魔鏡5和5 PLUS, 啟動移動VR 2.0時代, 同時發佈了全球首款採用手勢識別技術的VR眼鏡。

通富微電:具備MEMS感測器產品的封測能力, 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儲備。 公司產品主要用於移動終端感測器和加速度計, MEMS感測器產品也是公司重點關注的領域。

蘇州固鍀(002079)主要從事加速度計、陀螺儀等慣性感測器研發及製造,

可用於手勢動作獲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