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沙集鎮:加快推進產城融合 “沙集模式”步入2.0時代

“最江蘇”導讀

短短十年, 沙集鎮因“沙集模式”而聞名。 “中國網銷傢俱第一鎮”、“中國淘寶鎮”、“江蘇省電子商務示範鎮”等, 數不清的榮譽都見證著這個蘇北小鎮的華麗嬗變。 2017年, 睢寧縣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主線, 圍繞“一城一帶兩園兩區”定位, 沙集鎮全面提檔升級電子商務產業, 打造“沙集模式”升級版。

十年前的睢甯沙集鎮, 一無資源、二無產業, 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十年後沙集鎮, 網店數超過3萬家, 人均年收入1.8萬元, 電商產業直接帶動21萬人就業。 短短十年, 沙集鎮因“沙集模式”而聞名, “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中國網銷傢俱第一鎮”、“中國淘寶鎮”、“江蘇省電子商務示範鎮”、“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數不清的榮譽都在見證著這個蘇北小鎮的華麗嬗變。

2017年, 睢寧縣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為主線, 圍繞“一城一帶兩園兩區”定位, 沙集鎮全面提檔升級電子商務產業, 打造“沙集模式”升級版, 加快建設“全國電商特色小鎮”“全國產城融合示範小城市”等, 以產促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發展, 在睢寧縣“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爭當先鋒。

各級領導關注“沙集模式”

10年來, 沙集鎮電商產業飛速發展過程中, 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關注和支持。

2011年2月, 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批示, “要注意總結沙集的經驗”。 2015年9月,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親臨沙集視察農村電子商務工作。 2016年12月,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蒞臨沙集視察電子商務和巾幗電商服務站工作。 2016年9月,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詳細調研沙集電商扶貧工作。 2016年7月,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蒞臨沙集調研電子商務發展。

2016年2月, 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調研沙集電子商務產業;徐州市長周鐵根、縣委書記賈興民、縣長朱明泉等各級領導也多次到沙集調研、指導工作。 2016年10月,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帶隊到沙集考察電子商務。

特色引領產城融合 “沙集模式”再升級

沙集鎮依託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睢甯縣沙集特色鎮規劃》, 堅持“鎮當城建”的理念, 推進現代化小城鎮建設。 累計投入10餘億元建成電子商務集聚區、物流區、生產區和配套服務一條街;鋪設和改造道路13條33公里;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人民路、府前路、徐淮路、淘寶大道等主要道路實施“五位元一體”工程, 改造門頭店招2.91萬平方米, 外立面粉刷18.41萬平方米。

眼下的“沙集模式”正如火如荼進入2.0時代。 睢寧縣委縣政府提出舉全縣之力支持沙集發展, 出臺《關於加快打造“沙集模式”升級版, 全面推進沙集鎮產城融合發展的意見》。 2016年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75億元, 物流快遞營業額11億元, 網店達到1.6萬家, 實體企業1700餘家。 實現淘寶村全覆蓋, 首批30家網商入駐“中國質造”江蘇產業帶, 積極推動網商實施商標品牌發展戰略, 24家企業通過ISO9001品質體系認證。

著力改善民生 讓百姓共用發展成果

產業發展歸根到底是讓農民得實惠, 沙集鎮靈活運用“十條八法”, 結合各村實際情況, 創新探索出實行土地流轉、電商服務外包、成立服務公司等形式增加村集體收入, 平均達17萬元。 實施產業富民政策, 充分發揮電商產業優勢,

精准幫扶, 使人民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得實惠、增效益。 實施整村推進, 魏集村先行試點, 進展順利。 突破傳統農業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 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

10年快速發展過程中, 沙集堅持為民辦實事, 該鎮積極落實縣委“民生共用戰略”, 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推進“兩網融合”;在全縣率先實施“百村萬樹”工程, 已栽植3萬棵;大力推進農路、農橋建設, 拓寬農路38公里, 改造農橋18座;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 規範殯葬業;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區域供水、汙水處理“三水”工程, 全縣率先實現汙水處理廠運營。 建設休閒廣場, 打造文化廣場, 鄰里之家和村級文綜合化活動中心開工建設。 推進技防工程, 實現鎮區全覆蓋;開展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大檢查。

產城融合 全面升級

“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爭當先鋒。

在江蘇省十三次黨代會期間,省委書記李強參加徐州代表團討論時說,省委對徐州近幾年發展成績充分肯定,對徐州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希望徐州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一,在蘇北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徐州要發揮領軍作用。第二,在淮海經濟區建設進程中,徐州要發揮龍頭作用。第三,更好地營造真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中,徐州要發揮先行作用。

2016年12月26日,睢寧縣召開“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主題討論動員會,安排部署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大討論活動。

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沙集鎮用實際行動,表明了“爭當先鋒”的決心。接下來的發展中,沙集鎮將著力推進產城融合,快速步入“沙集模式”2.0時代。“沙集模式”升級版,可歸納為:繪就一副藍圖,瞄準四個目標,堅持六個思路,做好七項工作。

一個藍圖:以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制定的《睢甯縣沙集特色鎮規劃》為引領,十三五期間實現網銷額超200億元,鎮區集聚6萬人口。

四個目標:堅持電商產業引領發展,以產促城,以城帶產,建成全國產城融合示範鎮。進一步提檔升級電商產業,實施品牌戰略,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打造全國電商特色生態小鎮。積極爭創市重點中心鎮,建成睢寧副中心。

六個思路:堅持嚴守生態紅線,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發展為民;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堅持遠景規劃與當前工作並重發展;堅持統籌鎮村發展一體化;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

七大工作夯實發展之基

堅定不移夯實農業基礎。繼續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基礎條件。鼓勵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資源向優勢產業集中,推動農業生產區域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發展;深入開展扶貧開發。立足產業特色,實施電商扶貧、精准扶貧,對建檔立卡的1798戶5106名低收入群眾,一戶一冊制定幫扶措施和幫扶計畫,確保脫貧致富。積極合理開發利用村集體資產資源,採取“一村一策”,爭取2017年17村集體收入均達到20萬元的目標。

堅定不移抓好電子商務產業提檔升級。要全面實施“兩園一帶一區”建設。堅持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電商產業提檔升級的首要保障,力爭在完成創業生產東區9萬平方米多層高標準廠房後再建6萬平方米多層高標準廠房;再建物流用房15-20萬平方米,將沙集打造成為蘇北最大的物流樞紐中心;按照3A級景區標準建設創新創意區,打造“永久性全國農村電子商務論壇”基地。要全面打造沙集傢俱品牌。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5-10家龍頭企業和示範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和沙集整體品牌形象。註冊“沙集”集體商標,做大做強“沙集”品牌。要全面提升沙集傢俱品質。制定《沙集鎮電商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全產業鏈拓展計畫,走產、學、研一體化的路子。

堅定不移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城鎮基礎配套建設,2017年開發土地不低於170畝,新建城鎮商貿綜合體2個、人口集中居住區3個。加快推進服務功能建設,新建文化廣場1處,建成城鄉鎮村汽車客運站,積極引進高端醫療資源,努力提升沙集醫療水準。加快建設省級示範幼稚園,繁榮發展商貿服務業。加快發展個體經濟,繁榮商貿服務業,建設城鎮綜合體,完善大型超市、文娛場所、公園、商業街等生活配套設施。

堅定不移抓好文化產業提檔升級。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弘揚電商產業文化實現兩化結合,打造沙集創業特質,用2-3時間創成省級文明鎮。樹立文明新風尚。推出最美沙集人、五星文明戶、沙集好人等榜樣力量,宣導懲惡揚善、孝老愛親的沙集村規民約,建立人心和諧的道德觀。打造電商特色文化。編撰沙集鎮志挖掘沙集歷史人文。建沙集傢俱體驗館,在鎮內設旅遊文化標識牌,打造鮮明傢俱特色的城鎮風貌,探索出一條工業特色旅遊之路。拓展精神文化生活空間、舉辦豐富多彩精神文化活動。建設電商綜合體。啟動鄰里之家、文化廣場、村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堅定不移抓好民生實事。投資1200萬元新建一座占地41畝、三星級標準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中心。突出抓好新農合、新農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擴面工作,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準。大力推進農路、農橋工程,力爭五年內主幹道全部拓寬,改造農橋50座以上。全面推進“百村萬樹”工程,高標準栽植樹木,重點打造沿河道、省道、縣道風景線。

堅定不移破解發展瓶頸。破解土地瓶頸。加快實施工礦廢棄地複墾、增減掛鉤、和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專案,每年整理新增土地300畝;破解資金瓶頸。繼續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融資,創新融資工作思路,拓展融資工作管道,2017年融資不低於5億元;破解人才瓶頸。實施人才計畫,面向社會招聘規劃、設計、財會、電商運營等專業人才充實到各崗位上。

堅定不移搞好作風建設。狠抓規矩、紀律意識,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宣導“三嚴三實”,推動“兩學一做”,嚴格落實中央省市縣各項規定,強化“四個意識”,強化團結和諧幹事氛圍;狠抓責任心,完善“三主動”工作機制,各部門、每位同志各司其職,把沙集事當成自家事來辦,把群眾事當成自己事來幹,鼓勵大膽探索,主動作為;狠抓執行力,建立和完善信訪聯席會議、人大巡視、重大項目集中會辦、周點評等工作會辦制,定期集中研究會辦,完善督查考核體系,發現問題,隨即交辦、督辦。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想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

產城融合 全面升級

“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爭當先鋒。

在江蘇省十三次黨代會期間,省委書記李強參加徐州代表團討論時說,省委對徐州近幾年發展成績充分肯定,對徐州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希望徐州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一,在蘇北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徐州要發揮領軍作用。第二,在淮海經濟區建設進程中,徐州要發揮龍頭作用。第三,更好地營造真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濃厚氛圍中,徐州要發揮先行作用。

2016年12月26日,睢寧縣召開“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主題討論動員會,安排部署發揮“三個作用”、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大討論活動。

發揮“三個作用”、奮力“比學趕超”,沙集鎮用實際行動,表明了“爭當先鋒”的決心。接下來的發展中,沙集鎮將著力推進產城融合,快速步入“沙集模式”2.0時代。“沙集模式”升級版,可歸納為:繪就一副藍圖,瞄準四個目標,堅持六個思路,做好七項工作。

一個藍圖:以國家發改委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制定的《睢甯縣沙集特色鎮規劃》為引領,十三五期間實現網銷額超200億元,鎮區集聚6萬人口。

四個目標:堅持電商產業引領發展,以產促城,以城帶產,建成全國產城融合示範鎮。進一步提檔升級電商產業,實施品牌戰略,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打造全國電商特色生態小鎮。積極爭創市重點中心鎮,建成睢寧副中心。

六個思路:堅持嚴守生態紅線,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發展為民;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堅持遠景規劃與當前工作並重發展;堅持統籌鎮村發展一體化;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

七大工作夯實發展之基

堅定不移夯實農業基礎。繼續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善農業基礎條件。鼓勵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資源向優勢產業集中,推動農業生產區域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發展;深入開展扶貧開發。立足產業特色,實施電商扶貧、精准扶貧,對建檔立卡的1798戶5106名低收入群眾,一戶一冊制定幫扶措施和幫扶計畫,確保脫貧致富。積極合理開發利用村集體資產資源,採取“一村一策”,爭取2017年17村集體收入均達到20萬元的目標。

堅定不移抓好電子商務產業提檔升級。要全面實施“兩園一帶一區”建設。堅持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電商產業提檔升級的首要保障,力爭在完成創業生產東區9萬平方米多層高標準廠房後再建6萬平方米多層高標準廠房;再建物流用房15-20萬平方米,將沙集打造成為蘇北最大的物流樞紐中心;按照3A級景區標準建設創新創意區,打造“永久性全國農村電子商務論壇”基地。要全面打造沙集傢俱品牌。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5-10家龍頭企業和示範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和沙集整體品牌形象。註冊“沙集”集體商標,做大做強“沙集”品牌。要全面提升沙集傢俱品質。制定《沙集鎮電商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全產業鏈拓展計畫,走產、學、研一體化的路子。

堅定不移抓好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城鎮基礎配套建設,2017年開發土地不低於170畝,新建城鎮商貿綜合體2個、人口集中居住區3個。加快推進服務功能建設,新建文化廣場1處,建成城鄉鎮村汽車客運站,積極引進高端醫療資源,努力提升沙集醫療水準。加快建設省級示範幼稚園,繁榮發展商貿服務業。加快發展個體經濟,繁榮商貿服務業,建設城鎮綜合體,完善大型超市、文娛場所、公園、商業街等生活配套設施。

堅定不移抓好文化產業提檔升級。深度挖掘傳統文化,弘揚電商產業文化實現兩化結合,打造沙集創業特質,用2-3時間創成省級文明鎮。樹立文明新風尚。推出最美沙集人、五星文明戶、沙集好人等榜樣力量,宣導懲惡揚善、孝老愛親的沙集村規民約,建立人心和諧的道德觀。打造電商特色文化。編撰沙集鎮志挖掘沙集歷史人文。建沙集傢俱體驗館,在鎮內設旅遊文化標識牌,打造鮮明傢俱特色的城鎮風貌,探索出一條工業特色旅遊之路。拓展精神文化生活空間、舉辦豐富多彩精神文化活動。建設電商綜合體。啟動鄰里之家、文化廣場、村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等項目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堅定不移抓好民生實事。投資1200萬元新建一座占地41畝、三星級標準的農村五保供養服務中心。突出抓好新農合、新農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擴面工作,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準。大力推進農路、農橋工程,力爭五年內主幹道全部拓寬,改造農橋50座以上。全面推進“百村萬樹”工程,高標準栽植樹木,重點打造沿河道、省道、縣道風景線。

堅定不移破解發展瓶頸。破解土地瓶頸。加快實施工礦廢棄地複墾、增減掛鉤、和高標準基本農田整理專案,每年整理新增土地300畝;破解資金瓶頸。繼續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融資,創新融資工作思路,拓展融資工作管道,2017年融資不低於5億元;破解人才瓶頸。實施人才計畫,面向社會招聘規劃、設計、財會、電商運營等專業人才充實到各崗位上。

堅定不移搞好作風建設。狠抓規矩、紀律意識,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繼續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宣導“三嚴三實”,推動“兩學一做”,嚴格落實中央省市縣各項規定,強化“四個意識”,強化團結和諧幹事氛圍;狠抓責任心,完善“三主動”工作機制,各部門、每位同志各司其職,把沙集事當成自家事來辦,把群眾事當成自己事來幹,鼓勵大膽探索,主動作為;狠抓執行力,建立和完善信訪聯席會議、人大巡視、重大項目集中會辦、周點評等工作會辦制,定期集中研究會辦,完善督查考核體系,發現問題,隨即交辦、督辦。

【最江蘇】:第一時間發佈、解讀江蘇最新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民生動態,用原創蕩滌紛雜,用思想解讀資訊,用情懷傳遞觀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