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雅寶路2號的故事(十六)」做醫生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善良的心

點擊上方“藍色微信名”可訂閱哦!

策劃:池楊 安楊

攝影:楊淑霞

採訪:安楊

嘉賓: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 師曉東、宋澤亮、何海英

我敢做, 因為我心裡越來越有底了, 很少考慮不成功的事, 就想著怎麼把它做好, 細節控制好, 讓孩子好好地活下來, 將來他長大成人, 對社會有貢獻, 好像這就是醫生的理想。

我看人, 就是要對病人好, 這樣的大夫, 我們就好好培養。

我自己也是孩子的媽媽, 我女兒小時候打預防針哭我都心疼, 真的是心疼, 所以我就發誓要讓病人少受罪多解決問題, 用科技來幫助病人。

我們可以儘量治療和救助一些患兒,

但是我們不能只關注軀體的痛苦, 因為心理的痛苦比疾病的痛苦留下的痕跡會更嚴重, 修復的時間會更長。

文字難以傳達聲音裡的溫度, 欲聽更鮮活的故事, 請點擊音訊。

來自:聽健工作室

安:就從照片上的這個小男孩講起吧。

師:這個小嬰兒是濕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症(WAS),來自新疆克拉瑪依, 家長聽說我們兒研所改良了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 就主動要求來做移植。

安:屬於白血病嗎?

師:不是, 屬於免疫病。 這個病, 免疫系統和血小板都有問題, 在過去沒有好的辦法, 反反復複, 生活品質很差, 反復抗感染, 反復輸血小板, 很多孩子活不長。

安:照片上那個女孩子是姐姐?是姐姐給他捐的(造血幹細胞)?

何:對。小女孩說:“為了救弟弟,我不害怕。”這個孩子非常勇敢,採集完了以後,她第一句話說的就是:“阿姨,如果我這些細胞輸給我弟弟的話,他是不是就好了?”

採集完了以後,她爸爸在艙外,他們倆一起做了一個勝利的姿勢,看到這組照片的時候,會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也是值得的,我們為這些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安:這是一個很艱苦的探索過程,十幾年前,這還是一個失敗多於成功的領域,現在成功已經不是奇跡了。您大概是什麼時候走上這個領域的?

師:我在北醫讀博士的時候,研究的就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幹細胞、臍帶血被啟動以後居然能殺腫瘤是我清清楚楚看到的,當時就發誓我要當最好的醫生,通過這種方法治病救人,當時就是小小的一個火種。後來來到兒研所,1996年,申請北京市科技新興課題,很幸運一下就批了,但當時什麼都沒有,一窮二白,就開始學習,建起這個骨髓移植艙。現在已經建了15個艙,這個過程中領導一直特別支持。

技術上,剛開始療效不是特別好,很多孩子排異反應重,我就覺得必須得改良方案,控制排異,降低復發,這種探索還是對於惡性病。

良性病我一般很少接、不敢接。有些良性病,孩子可以活很長,但老需要輸血、抗感染等,活得品質很差,我一直在探索這方面的治療。

直到有一天,一例粘多糖寶寶家長找來。他去過北京上海各大醫院,因為沒有全相合的骨髓,孩子眼看著一天天的衰弱,已經不能走,不會叫爸媽。孩子父母來到我的門診說,“主任,我們找你來做移植。”我就開始查資料、查文獻。

安:他找您時,您還在探索呢?

師:對,我在探索。但是這個東西一直在我的思考中,其實我那會兒心裡已經下定決心要用這種方法,但是有顧慮:因為這孩子如果不移植,還可以活著,萬一移植排異嚴重,可能一條命就沒有了。這種情況也是經常看到,我發誓要改變這種狀況,堅決不能出現併發症。

就是家長的信任,我就有靈感,就敢擔當了,用了這個方案,果不其然,植入順利,效果很好。

安:但是“擔當”兩個字可不是那麼輕鬆的,人家孩子本來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如果治療過程當中出了問題呢?

師:當然我是十年磨一劍,厚積薄發,一定是強烈的救人的願望,病人的信任,加上知識的積累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移植醫生的,我敢做,因為我心裡越來越有底了,很少考慮不成功的事,就想著怎麼把它做好,細節控制好,讓孩子好好地活下來,將來他長大成人,對社會有貢獻,好像這就是醫生的理想。

何:主任總跟我們說要“感同身受”,“感同身受”這四個字分量很重。家長把他的孩子交給了我們,把他的家底也交給了我們,那麼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就是要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行動讓他們能夠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完成在移植艙的治療過程,順利出院。

安:聽說血液科的醫患關係往往都比較好,因為是長期的一個關係。

何:作為兒科的血液科,就更特殊了,一個是病情比較重,另一個,病情遷延反復,療程比較長,就更需要我們關心患兒,還要關心家長。有的家庭出現資金問題,主任去幫聯繫基金會,我們也儘量從檢查和治療方面給他省一些錢。

安:跟著工作狂做事很累的,年輕大夫有沒覺得累?

師:他們成長得很好,我看人,就是要對病人好,這樣的大夫,我們就好好培養。

安:對病人好,這是您選人用人的一個標準?

師:對,最重要的標準,做醫生要有善良的心,想讓病人好。

安:對病人好,是人本善良的天性,還是也會在職業歷練中逐步養成?

宋:我們進醫學院就是要救死扶傷。一個是患兒的治癒,我們獲得的喜悅和成就是沒法用其他比擬的。從小醫生開始查房,密切觀察病人,各方面慢慢成長,這是一個醫生必經的過程,兩條腿走路,缺了一條腿都不可以。

安:對病人好,說起來很理想,但是做起來不容易,因為面對的病人是各種各樣的,也一定會遇到一些誤會,甚至不解吧?

師:最近我們有一個病人二次移植,媽媽就很崩潰了,說了一些不合適的話,宋澤亮去跟她談,最後我們成了朋友,孩子也好了。

安:用的什麼絕招?

宋:實事求是談孩子的病情,說清楚了,她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家長實際上就是擔心孩子,所以焦慮。最近孩子好了,她心情也好了。家長長期在艙裡邊,有可能呆三個月,多聊聊天,或者換個人跟她溝通,有可能心情會好一些的。

安:有本書叫《遺失的智慧》,講一個故事:一個父親,兒子病重,有一天父親出去一會兒,回來很生氣地問正在樓道擦地的保潔:“我兒子那個病房你為什麼不擦?”其實,保潔剛剛擦過,但這位保潔員沒有辯解,而是又擦了一遍。後來別人問他:“你明明擦過了,為什麼不告訴他?”這個保潔說:“如果我當時跟他爭,他會更加心情不好,他只是看著兒子的病情不好,覺得要做點什麼又不知道該做什麼,所以我能理解他。”這一個細節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你們科的患者病都比較重,家長肯定壓力大,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有沒有一些挑剔?

何:人跟人相處,肯定會有碰撞。但如果我們平時做的一些小小的事積攢起來,在家長的內心是有痕跡的,在艙裡面的時候,我們這些護士和家長之間可以說是一個監督和互相監督的過程,這樣能更加完善我們的工作,保障不管是誰看著我們,有沒有人看著,我們做的都問心無愧的。

另外,移植技術改良後,確實給我們護理解決了很大的難題,因為以前可能會有一些併發症的發生,護士在護理起來可能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但現在併發症越來越少,我們護士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些生活的護理上,真正把護士還給了病人。

醫學是一個特殊科技,科技含量高就能節省人工。

安:怎麼理解科技和人文之間的關係?

師:人文一定要對人,就是要替別人著想,替病人著想,要替護士著想,還要替領導著想,替同事著想,不能看別人難受。我好像天生就是不想讓別人難受。

有的家長聽說要給孩子做骨穿診斷,就給我跪下了,問能不能不做骨穿,你想一個月的孩子、幾個月的孩子做骨穿那得多難受,我自己也是孩子的媽媽,我女兒小時候打預防針哭我都心疼,真的是心疼,所以我就發誓要讓病人少受罪多解決問題,用科技來幫助病人。

安:未來的醫學需要靠著年輕的一代,我特別想知道一些像宋大夫這樣年輕醫生的職業理想。

宋:人類已知的疾病是不斷在擴大,但是治療的手段實際上趕不上發現疾病的速度,藥物和手術刀治療的疾病實際上還是有限的。通過技術,發現一些未知,我們可以儘量治療和救助一些患兒,但是我們不能只關注軀體的痛苦,因為心理的痛苦比疾病的痛苦留下的痕跡會更嚴重,修復的時間會更長。

師:所以就是有時是治癒,經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安:技術達不到的地方,人性的關懷還是要達到。

更多“雅寶路2號的故事”,點擊下面標題閱讀:

版式編輯/非羊

來自:聽健工作室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收聽由首都兒科研究所和聽健工作室聯合制作的音訊科普節目。

↓↓↓

首都兒科研究所服務號

sdekyjsfwh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首都兒科研究所科普號

sdekyjskph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安:照片上那個女孩子是姐姐?是姐姐給他捐的(造血幹細胞)?

何:對。小女孩說:“為了救弟弟,我不害怕。”這個孩子非常勇敢,採集完了以後,她第一句話說的就是:“阿姨,如果我這些細胞輸給我弟弟的話,他是不是就好了?”

採集完了以後,她爸爸在艙外,他們倆一起做了一個勝利的姿勢,看到這組照片的時候,會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也是值得的,我們為這些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安:這是一個很艱苦的探索過程,十幾年前,這還是一個失敗多於成功的領域,現在成功已經不是奇跡了。您大概是什麼時候走上這個領域的?

師:我在北醫讀博士的時候,研究的就是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幹細胞、臍帶血被啟動以後居然能殺腫瘤是我清清楚楚看到的,當時就發誓我要當最好的醫生,通過這種方法治病救人,當時就是小小的一個火種。後來來到兒研所,1996年,申請北京市科技新興課題,很幸運一下就批了,但當時什麼都沒有,一窮二白,就開始學習,建起這個骨髓移植艙。現在已經建了15個艙,這個過程中領導一直特別支持。

技術上,剛開始療效不是特別好,很多孩子排異反應重,我就覺得必須得改良方案,控制排異,降低復發,這種探索還是對於惡性病。

良性病我一般很少接、不敢接。有些良性病,孩子可以活很長,但老需要輸血、抗感染等,活得品質很差,我一直在探索這方面的治療。

直到有一天,一例粘多糖寶寶家長找來。他去過北京上海各大醫院,因為沒有全相合的骨髓,孩子眼看著一天天的衰弱,已經不能走,不會叫爸媽。孩子父母來到我的門診說,“主任,我們找你來做移植。”我就開始查資料、查文獻。

安:他找您時,您還在探索呢?

師:對,我在探索。但是這個東西一直在我的思考中,其實我那會兒心裡已經下定決心要用這種方法,但是有顧慮:因為這孩子如果不移植,還可以活著,萬一移植排異嚴重,可能一條命就沒有了。這種情況也是經常看到,我發誓要改變這種狀況,堅決不能出現併發症。

就是家長的信任,我就有靈感,就敢擔當了,用了這個方案,果不其然,植入順利,效果很好。

安:但是“擔當”兩個字可不是那麼輕鬆的,人家孩子本來沒有生命危險,但是如果治療過程當中出了問題呢?

師:當然我是十年磨一劍,厚積薄發,一定是強烈的救人的願望,病人的信任,加上知識的積累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移植醫生的,我敢做,因為我心裡越來越有底了,很少考慮不成功的事,就想著怎麼把它做好,細節控制好,讓孩子好好地活下來,將來他長大成人,對社會有貢獻,好像這就是醫生的理想。

何:主任總跟我們說要“感同身受”,“感同身受”這四個字分量很重。家長把他的孩子交給了我們,把他的家底也交給了我們,那麼我們能做的是什麼?就是要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行動讓他們能夠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完成在移植艙的治療過程,順利出院。

安:聽說血液科的醫患關係往往都比較好,因為是長期的一個關係。

何:作為兒科的血液科,就更特殊了,一個是病情比較重,另一個,病情遷延反復,療程比較長,就更需要我們關心患兒,還要關心家長。有的家庭出現資金問題,主任去幫聯繫基金會,我們也儘量從檢查和治療方面給他省一些錢。

安:跟著工作狂做事很累的,年輕大夫有沒覺得累?

師:他們成長得很好,我看人,就是要對病人好,這樣的大夫,我們就好好培養。

安:對病人好,這是您選人用人的一個標準?

師:對,最重要的標準,做醫生要有善良的心,想讓病人好。

安:對病人好,是人本善良的天性,還是也會在職業歷練中逐步養成?

宋:我們進醫學院就是要救死扶傷。一個是患兒的治癒,我們獲得的喜悅和成就是沒法用其他比擬的。從小醫生開始查房,密切觀察病人,各方面慢慢成長,這是一個醫生必經的過程,兩條腿走路,缺了一條腿都不可以。

安:對病人好,說起來很理想,但是做起來不容易,因為面對的病人是各種各樣的,也一定會遇到一些誤會,甚至不解吧?

師:最近我們有一個病人二次移植,媽媽就很崩潰了,說了一些不合適的話,宋澤亮去跟她談,最後我們成了朋友,孩子也好了。

安:用的什麼絕招?

宋:實事求是談孩子的病情,說清楚了,她也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家長實際上就是擔心孩子,所以焦慮。最近孩子好了,她心情也好了。家長長期在艙裡邊,有可能呆三個月,多聊聊天,或者換個人跟她溝通,有可能心情會好一些的。

安:有本書叫《遺失的智慧》,講一個故事:一個父親,兒子病重,有一天父親出去一會兒,回來很生氣地問正在樓道擦地的保潔:“我兒子那個病房你為什麼不擦?”其實,保潔剛剛擦過,但這位保潔員沒有辯解,而是又擦了一遍。後來別人問他:“你明明擦過了,為什麼不告訴他?”這個保潔說:“如果我當時跟他爭,他會更加心情不好,他只是看著兒子的病情不好,覺得要做點什麼又不知道該做什麼,所以我能理解他。”這一個細節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你們科的患者病都比較重,家長肯定壓力大,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有沒有一些挑剔?

何:人跟人相處,肯定會有碰撞。但如果我們平時做的一些小小的事積攢起來,在家長的內心是有痕跡的,在艙裡面的時候,我們這些護士和家長之間可以說是一個監督和互相監督的過程,這樣能更加完善我們的工作,保障不管是誰看著我們,有沒有人看著,我們做的都問心無愧的。

另外,移植技術改良後,確實給我們護理解決了很大的難題,因為以前可能會有一些併發症的發生,護士在護理起來可能也會遇到很多問題,但現在併發症越來越少,我們護士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些生活的護理上,真正把護士還給了病人。

醫學是一個特殊科技,科技含量高就能節省人工。

安:怎麼理解科技和人文之間的關係?

師:人文一定要對人,就是要替別人著想,替病人著想,要替護士著想,還要替領導著想,替同事著想,不能看別人難受。我好像天生就是不想讓別人難受。

有的家長聽說要給孩子做骨穿診斷,就給我跪下了,問能不能不做骨穿,你想一個月的孩子、幾個月的孩子做骨穿那得多難受,我自己也是孩子的媽媽,我女兒小時候打預防針哭我都心疼,真的是心疼,所以我就發誓要讓病人少受罪多解決問題,用科技來幫助病人。

安:未來的醫學需要靠著年輕的一代,我特別想知道一些像宋大夫這樣年輕醫生的職業理想。

宋:人類已知的疾病是不斷在擴大,但是治療的手段實際上趕不上發現疾病的速度,藥物和手術刀治療的疾病實際上還是有限的。通過技術,發現一些未知,我們可以儘量治療和救助一些患兒,但是我們不能只關注軀體的痛苦,因為心理的痛苦比疾病的痛苦留下的痕跡會更嚴重,修復的時間會更長。

師:所以就是有時是治癒,經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安:技術達不到的地方,人性的關懷還是要達到。

更多“雅寶路2號的故事”,點擊下面標題閱讀:

版式編輯/非羊

來自:聽健工作室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收聽由首都兒科研究所和聽健工作室聯合制作的音訊科普節目。

↓↓↓

首都兒科研究所服務號

sdekyjsfwh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首都兒科研究所科普號

sdekyjskph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