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從兒子穿上軍裝那一刻起,當媽的心就不曾安寧過一天

文圖/孔昭鳳

作為一個兵媽媽, 我有別于普通媽媽唯一的優越感, 那便是我生命的唯一傳承——兒子魯丹, 他向這個社會所奉獻的一切是至高無上、無私忘我的。

但這樣一份小小的優越感, 卻是我用無盡的思念和無邊的寂寞作為代價換取的。

從他穿上軍裝那一刻起, 我的心就不曾安寧過一天。

夜裡夢的是他, 平日裡思念的是他, 颱風來臨時牽掛的是他, 逢年過節心心念念的還是他……

他在部隊裡, 是那麼微不足道的一個兵, 而在我心裡, 他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他若安好, 我這裡便是晴天!

因為, 我是一個兵媽媽, 所以, 普通人家的很多日常瑣碎, 在我這裡, 便成了一種遙不可及的奢侈。

魯丹當兵的六年裡, 盼星星盼月亮都不曾盼來過的一次團圓年節。 我知道, 義務兵兩年是沒有探親假的, 他不回來過年節很正常。

可是提幹後, 面對我對團圓年節的熱切期盼,

魯丹只能是一次次歉疚地重複著同樣的話語:“老媽, 實在對不起。 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想家, 可戰士們也想呀, 我是帶兵人, 如果不跟他們在一起, 他們豈不是更想?”

好吧!你自顧心疼你帶的兵, 我只好默默思念我親生的娃!

我的媽媽曾跟我說:“鳳啊, 既然把孩子交給部隊了,

他就是公家的人了, 咱不能因為自家的私事扯娃的後腿。 ”

先生大樹也時刻提醒我:“他是軍人, 他有他的使命擔當。 不能因為家事而分兒子的心。 ”

既然一家三代人都如此高姿態, 我又能怎麼樣呢?

我勒令自己不能一味沉湎于思念之中而萎靡不振, 我很積極地自我調整心態, 儘量過好自己的日子, 讓遠方的娃了無牽掛去追夢!

於是, 寂寞難耐時, 我便用音響去營造一種歡天喜地的非凡熱鬧, 讓心不再孤寂。

年節思念太甚時, 我便用豐富的想像力, 夢幻出三軍戰士向全國人民大拜年的喜慶場面。 我是兵媽媽嘛, 我可以自欺欺人地把所有的戰士都視為自己的娃。

如此這般, 閉上眼睛假想一下, 腦海中便常會浮現出千軍萬馬的壯觀,

內心也就會盈滿自豪。

這就是, 一個兵媽媽因為思念和牽掛而衍生出的一種奢華。

而為了不讓兒分心, 每逢佳節來臨時, 我明明是想得心痛, 卻還要故作輕鬆地在電話裡對兒說:“你不回來真好, 我們落個清靜, 再也不用忙忙碌碌置辦年貨和應節食品啦。 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去旅行呢。 ”

在所有的牽掛中, 兵兒子渾身的傷病是最令我揪心的, 而他自己卻不以為然:野戰部隊的人, 身上若沒有點兒陳傷舊痕, 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野戰部隊的。

在所有的牽掛中, 他的戀愛婚姻, 是我最大的困惑, 他那麼帥氣正直, 卻愣是28周歲了還是個單身狗。

休假中的幾次相親, 最終都因為女孩子接受不了異地戀無疾而終。 每每看到他的發小結婚生子時, 我便急不可待。 他卻嘻嘻哈哈道:急啥?您看哪個軍人是單身終老的?

在所有的思念中, 最無助的是, 我們需要他時, 他卻不在身邊。

我們夫妻倆都已經年過半百, 先生又是癌症術後患者, 突發病痛時有發生, 別人家遇事兒都有子女陪伴, 而我們只能夫妻倆互相攙扶,彼此支撐。不管遇到多大的難事兒,先生都不允許我煩擾軍中的娃兒。

家中的不如意,我可以深藏心底不對兒訴說。但我對他的牽掛,一直隨著他的腳步,一路傻傻地追,癡癡地念。

話說,自從魯丹入伍後,我就成了天氣和新聞的跟蹤儀。他人走到哪裡,我的關注度就追隨到他所駐守的那個地方。

2012年,魯丹新兵集訓在惠州中古鎮,我便開始時刻關注那個之前與我毫不相關的小鎮裡的一切新聞和天氣,我能在當地新聞裡,第一時間知曉小鎮的每一個搶劫案,每一次交通事故。

2013年,魯丹調到潮州某師,我的關注點立刻轉移到了潮州的天氣預報與市井新聞中,那年暑期,駐地官兵的每次抗洪搶險情況,我都會追隨著一線記者及時跟進。

2014年,魯丹去天津在職培訓一年,我便在四季更迭中,用敏銳的心思,去分析北方肆虐的沙塵暴,關注天津冬日裡的風雪。

2015年,魯丹在職培訓期滿,選擇了到惠州的羅浮山腳下去歷練。於是,我的心便深陷到了那個偏遠的山溝溝裡,我一直醞釀著,想去看看那座山和山下的兵娃,卻因為怕打擾他的工作而一拖再拖。

今年5月,上級一聲令下,魯丹又隨隊從山溝溝移防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

有一天,我的朋友圈被許多深圳的朋友發的“熱炸了”的消息刷屏了。不知咋的,看了消息後我渾身的肌膚立刻便有了燒灼感

我不知道,夜裡,大鵬該如何在桑拿房般的營房裡安然入睡?白天,他又該怎樣在操練場上接受日光的灼曬而揮汗如雨?

那些天,我就像一個白癡傻娘,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一團糟。

當我在電話裡道出我的牽掛時,魯丹卻是一副輕描淡寫的口吻:營院裡並不止你兒子一個兵,人家大的小的都能撐住,我有啥不可以!

今年10月,魯丹遵照上級領導指示,臨時到汕尾某獨立營蹲點3個月。

於是,我馬上又開始關注起汕尾的街景人情、民風民俗來。我只知道他在汕尾和陸豐的交界處,但他一直沒告知我具體在什麼地方。

11月的一個週末,他風風火火地趕回廣州辦事,在家總共逗留幾個小時,單單洗澡洗衣服就用去了一個小時。

問他咋洗得這麼仔細,他說要徹底地把自己和衣服洗乾淨了,回島上後,就可以堅持半個月不洗澡,不洗外衣,這樣就可以節約下淡水給戰士們用。

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下來了——既心疼兒子,又為兒子對戰士的那份真情而感動。

出發前,他到樓下的超市,購置了很多餅乾、巧克力、火腿腸等零食,還買了兩箱蘋果。

我一路跟著,故意說,兒子啊,你這是打算回部隊開小賣店嗎?

他邊歸攏東西邊回答我,島上交通不太方便,物品也不豐富,我好不容易出島一次,多帶點回去慰勞慰勞弟兄們。

他收拾好了東西,把兩箱蘋果往肩上一扛,拎著幾個兜子,喜滋滋地說,媽,我們島上,有人出島歸來就意味著過節,我要回去跟戰士們過節嘍!

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頓時覺得他長大了成熟了,心裡雖還有不舍但很是寬慰:

兒啊,你以為只有你們島上“過節”?你的每一次匆匆歸來,也是咱家的隆重節日呢!

而我們只能夫妻倆互相攙扶,彼此支撐。不管遇到多大的難事兒,先生都不允許我煩擾軍中的娃兒。

家中的不如意,我可以深藏心底不對兒訴說。但我對他的牽掛,一直隨著他的腳步,一路傻傻地追,癡癡地念。

話說,自從魯丹入伍後,我就成了天氣和新聞的跟蹤儀。他人走到哪裡,我的關注度就追隨到他所駐守的那個地方。

2012年,魯丹新兵集訓在惠州中古鎮,我便開始時刻關注那個之前與我毫不相關的小鎮裡的一切新聞和天氣,我能在當地新聞裡,第一時間知曉小鎮的每一個搶劫案,每一次交通事故。

2013年,魯丹調到潮州某師,我的關注點立刻轉移到了潮州的天氣預報與市井新聞中,那年暑期,駐地官兵的每次抗洪搶險情況,我都會追隨著一線記者及時跟進。

2014年,魯丹去天津在職培訓一年,我便在四季更迭中,用敏銳的心思,去分析北方肆虐的沙塵暴,關注天津冬日裡的風雪。

2015年,魯丹在職培訓期滿,選擇了到惠州的羅浮山腳下去歷練。於是,我的心便深陷到了那個偏遠的山溝溝裡,我一直醞釀著,想去看看那座山和山下的兵娃,卻因為怕打擾他的工作而一拖再拖。

今年5月,上級一聲令下,魯丹又隨隊從山溝溝移防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

有一天,我的朋友圈被許多深圳的朋友發的“熱炸了”的消息刷屏了。不知咋的,看了消息後我渾身的肌膚立刻便有了燒灼感

我不知道,夜裡,大鵬該如何在桑拿房般的營房裡安然入睡?白天,他又該怎樣在操練場上接受日光的灼曬而揮汗如雨?

那些天,我就像一個白癡傻娘,把所有的事情都想的一團糟。

當我在電話裡道出我的牽掛時,魯丹卻是一副輕描淡寫的口吻:營院裡並不止你兒子一個兵,人家大的小的都能撐住,我有啥不可以!

今年10月,魯丹遵照上級領導指示,臨時到汕尾某獨立營蹲點3個月。

於是,我馬上又開始關注起汕尾的街景人情、民風民俗來。我只知道他在汕尾和陸豐的交界處,但他一直沒告知我具體在什麼地方。

11月的一個週末,他風風火火地趕回廣州辦事,在家總共逗留幾個小時,單單洗澡洗衣服就用去了一個小時。

問他咋洗得這麼仔細,他說要徹底地把自己和衣服洗乾淨了,回島上後,就可以堅持半個月不洗澡,不洗外衣,這樣就可以節約下淡水給戰士們用。

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下來了——既心疼兒子,又為兒子對戰士的那份真情而感動。

出發前,他到樓下的超市,購置了很多餅乾、巧克力、火腿腸等零食,還買了兩箱蘋果。

我一路跟著,故意說,兒子啊,你這是打算回部隊開小賣店嗎?

他邊歸攏東西邊回答我,島上交通不太方便,物品也不豐富,我好不容易出島一次,多帶點回去慰勞慰勞弟兄們。

他收拾好了東西,把兩箱蘋果往肩上一扛,拎著幾個兜子,喜滋滋地說,媽,我們島上,有人出島歸來就意味著過節,我要回去跟戰士們過節嘍!

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頓時覺得他長大了成熟了,心裡雖還有不舍但很是寬慰:

兒啊,你以為只有你們島上“過節”?你的每一次匆匆歸來,也是咱家的隆重節日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