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判斷一個琴行是否有優秀老師?

附和著生活日漸快節奏化的趨勢和社會整體對藝術普及化的需求, 音樂教育機構成為大多數懷揣音樂夢想但迫於生活壓力暫時擱置夢想的人群的救命稻草。 從帝都、哏兒都、魔都到經濟欠發達的城市, 林立著規模不一, 結構水準參差不齊的各類音樂學習教室。

對於已步入社會的人群來說, 最合適的選擇無疑是向家門口琴行中的老師求教。 但是從多年的實踐角度來說, 各位多數懷有“小琴行難找好老師”的疑慮。 這並非空穴來風, 造成這種音樂教育市場亂象的情況很複雜, 這種需要社會解決的問題我們不予考慮,

但以我個人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如何在小琴行中找到認真負責的老師, 少花冤枉錢。

1琴行中音樂老師的簡介

如果一家琴行兼任教學任務的話, 那麼它一定會在比較顯眼的地方擺放有該琴行音樂教師的個人資訊, 並且, 這些教師的簡介不浮誇, 切合履歷的基本原則。

一般情況下, 一個具有相當教學水準(與實際演奏水準關係並不大)的音樂教師在圈中都會小有名氣, 無論本人是學院派還是野路子, 都是經過時間和實踐打磨出的優秀樂手。 在好樂手的有效簡介中一定是“現任xx樂隊成員”“xx吉他(其他協會)成員”等等, 毫無疑問, 長期的現場演出與協會排練是樂手保持良好演奏與思維體系的最佳手段,

所謂百煉成鋼;同理, 倘若履歷中顯示其現任社會角色和樂手角色有明顯的時間斷層, 那麼該老師就是次佳選擇物件。

最重要的一點, 如果某教師簡介多數為“曾受過誰誰大師指點”“曾任職於xx(不知名)樂隊”或者“受過xx大型音樂節邀請”等資訊時,

請自覺忽略。 這些可有可無的資訊無從考證, 所謂指點也許就是曾經要到過某大師的簽名而已(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陰險臉)。

2 試聽課的資訊尤為重要

為了方便留住生源, 音樂培訓機構往往會進行試聽課讓學生自行選擇去留。 那麼這個教師是真誠的技術派還是坑錢的江湖派就看依據一下這麼幾個要點。

試聽課是否有其講課要點的概論。 我們知道, 任何知識的學習必須以體系來貫通, 倘若刨除整體觀念, 從零星知識中拾遺就會變得本末倒置。 而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一定會告訴你在未來的學習中他會教你何種音樂風格,

如何從簡到繁認知某種風格, 從哪些現存專輯中可以找到對應知識的運用, 以及在一期課程結束後你將達到什麼水準。

相反的, 如果一個音樂教師開篇就和你扯閒篇, 跟你大談自己的音樂理想, 試聽課毫無邏輯可言, 那麼恭喜你,準備上當。這不能否認這個老師的演奏技術水準不高,但就教學而言,演奏和授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好像我曾經一個剛入職的吉他老師朋友和我聊起他的教學經驗時侃侃而談:教琴就是對方看著你彈,你彈差不多了這節課也就差不多結束了。

3 在課程進行中注意教師教學體系之外的提醒是“善意的“還是“有意的“

如果大家過了試聽這個坎,或者該老師直接進行正式課程而省掉前戲的話,那請認真捋清教師的教學邏輯體系,但在之中有幾點必須注意的事情是決定了你繼續學習還是退錢走人。

第一,老師有意無意用“你想學的更好必須換吉他”這樣的理由來干擾你的學習流程。作為一個入門學者,在技術掌握上往往與授課者相差懸殊,就此問題,教師可能會讓你更換愛琴,基本套路如下:

“你不是彈不好,你的琴自然就打品,你買我牆上掛著那把,給你便宜blablablaba……”

“你看你琴聲音特別松垮,你的琴弦肯定不行,你看我這個,50塊一套的聽著很舒服,琴弦是個消耗品啊,一週一換吧,你先來十套。”

“你的樂器表面需要保養,不能用普通抹布擦啊,我這有全套的擦琴劑、琴頸護理劑、擦琴布,你買最好的,保證音色提升一大塊。”

等等諸如此類過度推銷的情況不勝枚舉。在教琴中以賣琴賣琴弦等周邊為由掩蓋學琴者因為技術原因導致的所謂音色問題,而並非全力告訴你技巧的重要性。坊間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好琴師用不知名的樂器也能演奏出很棒的樂曲;同理,樂器品質本身對你的學習所造成的影響有限,只要保證現階段你的樂器手感不存在缺陷,那麼你就沒有必要立即換掉。

教師對你學習技巧之外的“附加收費”基於兩種因素,其一,知道他自己技術不夠,不能留住你太久,那就用賣樂器和樂器周邊的錢來充自己的“績效”,反正知道你早晚會退學,多收點錢是點錢;其二,其自身和琴行之間有某種教學協議,拋去占場費自己教琴基本不夠一頓飯錢,不賣點自己帶來的周邊貨品根本無法保證收入。無論是哪種原因,向你極力推薦額外開銷的往往背離了你自己學習的初衷,所以去留請君自己把握。

4 機構或者琴行中售賣的商品

雖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教育地點自然不會門可羅雀,但是作為你選擇是否在此學習的輔助因素,其中售賣的商品也可以體現出一個機構所聘用的老師是否資質過硬。當你走進琴行,發現這裡名琴林立,最便宜的也需要5k以上時,多半這家琴行對音樂或者客戶是尊重的,他們多半會聘請優質的教師,以保證自身的教學品質和行業口碑。

同理,一個機構或琴行的裝修與售賣商品可以直接體現出商家對自己事業是否熱忱,如果你走進一家音樂教育機構如同走進ktv一樣,多半店家對該行業的商業程度遠大於其熱愛程度,這也將直接影響其所請教師的本意是以賺錢為主還是以授課為主。

所謂師傅請進門,修行在個人。說了這麼多,初衷也是在於希望熱愛音樂的人可以找對教師,學會如何學習,早日成為自己夢想成為的樣子。如果您覺得自學遇到了瓶頸,找一個負責的機構,再次拿起樂器突破自己吧!

更多資訊,請關注:哎呀音樂

那麼恭喜你,準備上當。這不能否認這個老師的演奏技術水準不高,但就教學而言,演奏和授課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好像我曾經一個剛入職的吉他老師朋友和我聊起他的教學經驗時侃侃而談:教琴就是對方看著你彈,你彈差不多了這節課也就差不多結束了。

3 在課程進行中注意教師教學體系之外的提醒是“善意的“還是“有意的“

如果大家過了試聽這個坎,或者該老師直接進行正式課程而省掉前戲的話,那請認真捋清教師的教學邏輯體系,但在之中有幾點必須注意的事情是決定了你繼續學習還是退錢走人。

第一,老師有意無意用“你想學的更好必須換吉他”這樣的理由來干擾你的學習流程。作為一個入門學者,在技術掌握上往往與授課者相差懸殊,就此問題,教師可能會讓你更換愛琴,基本套路如下:

“你不是彈不好,你的琴自然就打品,你買我牆上掛著那把,給你便宜blablablaba……”

“你看你琴聲音特別松垮,你的琴弦肯定不行,你看我這個,50塊一套的聽著很舒服,琴弦是個消耗品啊,一週一換吧,你先來十套。”

“你的樂器表面需要保養,不能用普通抹布擦啊,我這有全套的擦琴劑、琴頸護理劑、擦琴布,你買最好的,保證音色提升一大塊。”

等等諸如此類過度推銷的情況不勝枚舉。在教琴中以賣琴賣琴弦等周邊為由掩蓋學琴者因為技術原因導致的所謂音色問題,而並非全力告訴你技巧的重要性。坊間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好琴師用不知名的樂器也能演奏出很棒的樂曲;同理,樂器品質本身對你的學習所造成的影響有限,只要保證現階段你的樂器手感不存在缺陷,那麼你就沒有必要立即換掉。

教師對你學習技巧之外的“附加收費”基於兩種因素,其一,知道他自己技術不夠,不能留住你太久,那就用賣樂器和樂器周邊的錢來充自己的“績效”,反正知道你早晚會退學,多收點錢是點錢;其二,其自身和琴行之間有某種教學協議,拋去占場費自己教琴基本不夠一頓飯錢,不賣點自己帶來的周邊貨品根本無法保證收入。無論是哪種原因,向你極力推薦額外開銷的往往背離了你自己學習的初衷,所以去留請君自己把握。

4 機構或者琴行中售賣的商品

雖然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教育地點自然不會門可羅雀,但是作為你選擇是否在此學習的輔助因素,其中售賣的商品也可以體現出一個機構所聘用的老師是否資質過硬。當你走進琴行,發現這裡名琴林立,最便宜的也需要5k以上時,多半這家琴行對音樂或者客戶是尊重的,他們多半會聘請優質的教師,以保證自身的教學品質和行業口碑。

同理,一個機構或琴行的裝修與售賣商品可以直接體現出商家對自己事業是否熱忱,如果你走進一家音樂教育機構如同走進ktv一樣,多半店家對該行業的商業程度遠大於其熱愛程度,這也將直接影響其所請教師的本意是以賺錢為主還是以授課為主。

所謂師傅請進門,修行在個人。說了這麼多,初衷也是在於希望熱愛音樂的人可以找對教師,學會如何學習,早日成為自己夢想成為的樣子。如果您覺得自學遇到了瓶頸,找一個負責的機構,再次拿起樂器突破自己吧!

更多資訊,請關注:哎呀音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