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所有常州人注意了,2017年這十項衛生醫療福利,你不能錯過!

醫療衛生事業關係到

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今日上午, 市衛計委在市行政中心

召開了2017年衛生計生惠民實事新聞發佈會。

今年衛計委將會帶給大家哪些惠民福利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新聞發佈廳!

2017年衛生計生惠民十項實事

1

完善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

將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於70元, 免費為包括流動人口在內的城鄉居民提供12類4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享有一次免費體檢。 推進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建設, 免費為0-6歲兒童提供免疫規劃疫苗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 繼續實施一批干預效果好的公共衛生服務專案, 提供婦女“兩癌”篩查14.5萬人次,

兒童口腔篩查4萬人次、窩溝封閉2.85萬人次, 腦卒中篩查0.6萬人次。

2

開展健康教育與促進

3

促進婦女兒童健康保護

加強產科、兒科規劃建設, 年內新增產兒科床位100張以上。 推進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婦女保健門診、兒童保健門診和計劃生育門診規範化建設, 規範化門診建成率達55%。 對產前檢查、超聲檢查、胎心監測、實驗室檢查等孕期保健科室進行功能流程再造, 推廣“一次性預繳、事後結算”的產前檢查診療服務模式。 為8000名農村孕產婦給予每人不低於500元的住院分娩補助, 為7500對夫婦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

試點出生缺陷救助項目。

4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新建、改擴建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6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80個, 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環境設施。 建設省示範衛生院、村衛生室20個以上, 創建基層特色科室10個。 提升基層人員服務能力, 農村定向訂單免費培養醫學生60名以上,組織150名基層醫務人員到縣級及以上醫院務實進修。

5

構建分級診療新模式

深化醫聯體建設,下沉醫療專家、管理骨幹、業務人員等各類人才500名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0%的區域醫療聯合體建成資訊化支撐的影像、檢驗、消毒供應等集約化中心建設。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定基礎服務包和個性化服務包,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員等重點人群覆蓋率達70%,提高簽約服務品質和吸引力。

6

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

加快市婦保院、市一院鐘樓院區、市三院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中醫院急診病房綜合樓項目建設。擴大日間手術範圍,推行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建立胸痛、卒中、創傷救治、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五大疾病協同救治中心,全方位提高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推廣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進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中心)建設,擴大中醫治未病服務專案。

7

實施計劃生育關愛幫扶

為符合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發放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的獎勵扶助金。為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發放每人每月400元、500元的特別扶助金,年滿60周歲的提標到600、700元。推進中國計生協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專案,建設7家“春暉家園”、10家生育關懷幫扶基地。實施流動人口國際合作“康健計畫”專案,新建4家企業外來工健康促進平臺“康健驛站”,新編發《康健手冊》8000份,為流動人口提供健康和維權服務。

8

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向社會免費發放自救互救宣傳知識讀本,開展群眾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培訓,推動自救互救知識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推廣“智慧急救”的一鍵呼救、急救微課、急救培訓、車輛甄別、志願者參與急救等多項服務,讓急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提升城鄉居民應急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

9

推進智慧健康便民服務

加快“三個一”工程,即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實施“互聯網+” 醫療健康,為群眾提供網上預約、診間支付、線上諮詢等服務。建設資訊化支撐的區域影像、檢驗、消毒供應等集約化診斷中心,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10

開展“天使”志願服務

聯動線上線下,立體化開展醫院導醫導診、社區健康共築、醫德之星壟上行、健康大講堂、春暉行動、醫訊網路平臺等志願服務活動,公益志願24小時無間斷。推出“天使志願服務月”活動,增加訂單式服務,全年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00場次,延伸醫療服務手臂,落實惠民利民實效。

新聞發佈會焦點問題解答

在我國,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發病人數快速上升,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想瞭解一下,我市衛生計生委在慢性病管理上有什麼新舉措?

答:慢性病病程長、流行廣、費用貴、致殘致死率高。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是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

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的疾病。多年來,我市衛生計生委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防控方面持續投入、不斷探索、綜合發力,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慢性病預防控制策略和工作網路。

2016年,我市承擔“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專案”,在天甯區青龍街道、鐘樓區南大街街道、新北區羅溪鎮開展了人群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篩查,在三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完成12386名居民的初篩,檢出高危對象3089名,完成2724名高危物件的干預及短期隨訪。2017年,我市將繼續開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綜合干預專案,惠及人群在原來12000多人的基礎上至少增加2000人。納入高危人群隨訪管理的人群將達到3200多人。為心血管病早期發現、提前干預、防範風險開闢一條可持續性的心血管防治之路。

我市各轄市、區已建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天甯區建成了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2017年,我市武進區、鐘樓區將啟動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我們還將在全市開展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干預項目,項目引入“互聯網+健康”理念,以健走積分競賽為手段,發動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組隊參與,通過“團隊”的監督激勵作用,探索適合中國職業人群的健走干預模式。通過慢病防控與大眾健身、慢病防控與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以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為抓手,實現慢病綜合防控戰略,推動實現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也必將對“健康常州”建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常州發佈綜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農村定向訂單免費培養醫學生60名以上,組織150名基層醫務人員到縣級及以上醫院務實進修。

5

構建分級診療新模式

深化醫聯體建設,下沉醫療專家、管理骨幹、業務人員等各類人才500名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0%的區域醫療聯合體建成資訊化支撐的影像、檢驗、消毒供應等集約化中心建設。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定基礎服務包和個性化服務包,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員等重點人群覆蓋率達70%,提高簽約服務品質和吸引力。

6

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

加快市婦保院、市一院鐘樓院區、市三院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中醫院急診病房綜合樓項目建設。擴大日間手術範圍,推行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建立胸痛、卒中、創傷救治、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五大疾病協同救治中心,全方位提高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推廣10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進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中心)建設,擴大中醫治未病服務專案。

7

實施計劃生育關愛幫扶

為符合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發放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的獎勵扶助金。為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發放每人每月400元、500元的特別扶助金,年滿60周歲的提標到600、700元。推進中國計生協特殊家庭幫扶模式探索專案,建設7家“春暉家園”、10家生育關懷幫扶基地。實施流動人口國際合作“康健計畫”專案,新建4家企業外來工健康促進平臺“康健驛站”,新編發《康健手冊》8000份,為流動人口提供健康和維權服務。

8

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向社會免費發放自救互救宣傳知識讀本,開展群眾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培訓,推動自救互救知識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推廣“智慧急救”的一鍵呼救、急救微課、急救培訓、車輛甄別、志願者參與急救等多項服務,讓急救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提升城鄉居民應急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

9

推進智慧健康便民服務

加快“三個一”工程,即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每個居民擁有一份動態管理的電子健康檔案和一張服務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實施“互聯網+” 醫療健康,為群眾提供網上預約、診間支付、線上諮詢等服務。建設資訊化支撐的區域影像、檢驗、消毒供應等集約化診斷中心,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10

開展“天使”志願服務

聯動線上線下,立體化開展醫院導醫導診、社區健康共築、醫德之星壟上行、健康大講堂、春暉行動、醫訊網路平臺等志願服務活動,公益志願24小時無間斷。推出“天使志願服務月”活動,增加訂單式服務,全年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00場次,延伸醫療服務手臂,落實惠民利民實效。

新聞發佈會焦點問題解答

在我國,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發病人數快速上升,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想瞭解一下,我市衛生計生委在慢性病管理上有什麼新舉措?

答:慢性病病程長、流行廣、費用貴、致殘致死率高。導致的疾病負擔已占總疾病負擔的70%,是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

慢性病是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的疾病。多年來,我市衛生計生委在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防控方面持續投入、不斷探索、綜合發力,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慢性病預防控制策略和工作網路。

2016年,我市承擔“國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專案”,在天甯區青龍街道、鐘樓區南大街街道、新北區羅溪鎮開展了人群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篩查,在三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完成12386名居民的初篩,檢出高危對象3089名,完成2724名高危物件的干預及短期隨訪。2017年,我市將繼續開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綜合干預專案,惠及人群在原來12000多人的基礎上至少增加2000人。納入高危人群隨訪管理的人群將達到3200多人。為心血管病早期發現、提前干預、防範風險開闢一條可持續性的心血管防治之路。

我市各轄市、區已建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天甯區建成了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2017年,我市武進區、鐘樓區將啟動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我們還將在全市開展職業人群“健走激勵”干預項目,項目引入“互聯網+健康”理念,以健走積分競賽為手段,發動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組隊參與,通過“團隊”的監督激勵作用,探索適合中國職業人群的健走干預模式。通過慢病防控與大眾健身、慢病防控與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以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為抓手,實現慢病綜合防控戰略,推動實現全方位、全週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也必將對“健康常州”建設起到示範引領作用。

【常州發佈綜合編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