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城管“好聲音”解了誤會樂了人心

把走訪的問題改成劇本 把交出的答卷搬上舞臺

“城管來了不用跑, 假裝被打討個巧。 錄個視頻發上網, 等待城管被聲討。 哎呦, 城管打人嘍...城管打人嘍……”。 近日, 在郭莊鎮市民活動廣場上, 演員們正在繪聲繪色地演出。 “師傅, 您不用拍視頻了, 我的執法記錄儀正在全程錄影, 您在這裡擺攤影響交通和市容了, 我們有免費的疏導點……”

“城區有免費疏導點?中街夜市擺攤也是不收費的?”一直想在市區擺個攤位賣應時水果的李濤, 租不起門面, 又害怕占道被城管“追著跑”, 看完由城管局自編自導自演的《城管來了》節目後,

找到了節目負責人。 “這是我們的民情聯繫卡, 您如果需要去擺攤的話, 只需要打這個聯繫電話, 做好登記, 自覺保持好周邊環境衛生和市政設施就可以了”。 李濤越聽越興奮, 他沒有想到, 一直以來擔心的事情, 居然在家門口的一場演出裡得到了答案。

說起這場惠民演出, 要從之前城管局機關幹部在郭莊鎮孔塘村走訪時的“誤會”說起。 “城管不就是管攤販的嗎?我們生活在農村, 不擺攤、不開店的, 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 沒有意見。 ”“怎麼安排城管來走訪我們?聽說城管風評不好, 誰敢提意見”“什麼?環衛、園林也屬於城管?還是第一次聽說”“網上城管打人的視頻看的讓人觸目驚心, 有個城管跳起來跺攤販的頭, 想想都害怕”……類似的誤會、不理解、不相信經常發生,

讓城管的黨員幹部尷尬不已。

今年4月, 城管局“暖企惠民”走訪工作啟動, 169名工作人員深入村企、社區, 宣傳城市管理政策, 梳理群眾困難, 解決實際問題。 “群眾的問題需要解答, 百姓的誤會需要解釋。 一對一的溝通不難辦到, 但如何讓更多的人瞭解城市管理?次月, 城管局“送戲下鄉”改稿會再次啟動。 “把走訪的問題改成劇本, 把交出的答卷搬上舞臺, 把城管的好聲音、群眾對城市管理的誤解、困惑等, 通過小品、說唱、歌舞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出來, 既做到文化惠民, 也宣傳了城市管理。 ”送戲下鄉活動負責人張廷榮說。

文化惠民“送戲下鄉”活動, 是城管局創新管理、開放互動的舉措之一。 2016年以來,

城管局融執法、環衛、園林管護日常、城市管理法規政策、重點工作、惠民舉措等內容於演出劇本中, 生動的展示了我市城市管理的良好形象。 今年, 又結合“暖企惠民”走訪工作, 將群眾反映多的、矛盾集中的城市管理疑問、誤解, 進行了梳理和演繹。

今年10月, 第一場演出在赤山湖管委會三岔集鎮拉開帷幕。 《我是城管我驕傲》——城管防汛搶險先進事蹟講述、《智慧城管譜新篇》——城管惠民政策宣傳、《城管來了》——城管工作紀律、內部管理要求、《馬路天使》——城鄉環衛工人謳歌、《接孫子》——城管護學崗建立等12個節目被搬上舞臺。

“既要宣傳城市管理, 也要演群眾能看懂的、想看到的。 惠民走訪給了我們一個走進群眾、傾聽群眾、收集意見、改進工作的好機會。

下一步, 我們將繼續推進城管開放互動, 引導市民走進城管, 更好服務城市、服務市民。 ”城管局黨委書記曹青松說。

據悉, 今年是城管局送戲下鄉的第二個年頭, 計畫在全市12個鎮(街道、管委會、園區)實施, 目前已演出10場, 每場演出都吸引了周邊大量村民前來, 每場演出之後, 城管的民情聯繫卡也都被瘋搶一空。

“城管的好聲音唱到了鄉鎮文化廣場, 好政策送到了村民的家門口, 好印象進入了百姓心坎, 誤會解了, 百姓樂了。 ”家住郭莊鎮丹湖社區的陳宜紅說。

陳海濤 陳彩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