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高青縣:小茴香摘掉貧困帽 走上脫貧致富路

新華網濟南11月24日電(通訊員 張法軍)近日, 正是小茴香收穫的季節。 今年已經44歲的山東省高青縣夏樓村村民董小興自初中畢業就跟著父親種菜, 已經有20多年的茴香種植經驗, 被村裡人稱為茴香種植能手。 “我們村種的茴香不打藥、用的全是農家肥, 香味濃, 色澤好, 比其它地方的茴香好吃, 淄博、東營、濱州等周邊市區的商販都到我們村來收茴香。 ”

夏樓村地處黃河下游, 高青縣最東部, 山東濱博高速高青北下路口, 地理位置優越, 村民勤勞能幹, 可是由於底子薄, 資訊封閉等原因, 村民收入一直不高, 一度而成為周圍有名的貧困村。

夏樓村地少人多, 不適合發展規模產業, 但該村有種植茴香的傳統習慣, 村民每家每戶都常年種植茴香, 很多村民自家吃茴香基本都是自給自足。 茴香苗生長週期短, 較其他蔬菜種植來講省時省力, 每年收穫兩茬, 畝產平均在2300斤左右, 物質費用平均在600元左右, 收益要明顯好於其他蔬菜, 深受菜農的青睞。

通過綜合論證, 街道辦事處決定在夏樓村發展茴香種植。 2016年春節剛過, 街道辦從農委抽調一名幹部, 到夏樓村任職第一書記, 幫助村民發展茴香種植。 通過村班子思想動員, 本來就有茴香種植傳統的夏樓村一下子就發展茴香種植400餘畝, 戶均達到1.8畝。 群眾的種植積極性發動起來後, 包村幹部和村兩委不斷在種植技術和銷路上給村民進行指導。

2016年6月份夏樓村第一茬茴香收割正趕上茴香價格低潮, 每斤僅賣到0.8元。 雖然價格不高, 但村民們仍然信心十足。 因為茴香一年可以種兩茬, 一茬畝均產量就在1300斤左右, 如果按每斤0.8元計算, 一畝地一茬純收入就在740元, 一年兩茬下來, 每畝純收入就能達到1580元左右, 遠遠超出種植糧食作物的效益。 2017年一開春, 茴香苗價格開始出現上升態勢。 每斤茴香市場銷售價格為2元每市斤, 批發價格為1.8元每斤。 夏樓村村民一茬茴香畝均純收入達到了2300元, 一年下來, 就能達到4600元。 一戶按1.5畝計算, 一年戶均收入達6900元, 群眾年增收就能達到5000餘元。

“夏樓村群眾種植茴香不僅自己走上了脫貧致富的路子,

還給街道其它村脫貧樹立了榜樣。 脫貧要拔根, 今後我們將結合村情民意, 按照夏樓村種茴香脫貧的模式, 加大對群眾的扶持和引導。 不斷加強對農戶種植產業的引導, 使農民及時掌握種植資訊, 合理規劃種植結構, 避免農產品出現大的價格起落, 讓群眾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永久脫貧。 ”蘆湖街道扶貧辦主任于海泉告訴筆者。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