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偶爾瞭解一味中藥——龍眼核

龍眼核

【別名】:圓眼核、桂圓核仁。

【性味】:微苦、澀, 平。

【歸經】:肝;脾;膀胱經。

【入藥部分】:為無患子科植物龍眼的種子。

【產地和分佈】:龍眼原產於我國南部及西南部, 現我國龍眼主要分佈於廣西、廣東、海南、福建和臺灣 , 以福建、臺灣最盛, 廣東次之, 多栽培於堤岸和園圃。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煆存性研末調敷;或調敷。 內服:煎湯, 3-9g;或研末。

【功效與作用】:

行氣散結;止血;燥濕。 主疝氣;瘰鬁;創傷出血;腋臭;疥癬;濕瘡。 用於胃痛, 燒燙傷, 刀傷出血, 疝氣痛;外用治外傷出血。

【附方】:

①治刀刃跌打諸傷, 止血定痛:龍眼核研敷, (《重慶堂隨筆》驪珠散)

②治疝氣偏墜, 小腸氣痛:荔枝核(炒)、龍眼核(炒), 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 空心服一錢, 用升麻一錢, 水酒薰, 送下。 (《內經類編試效方》偏墜散)

③治一切瘡疥:龍眼核煆存性, 麻油調敷。 (《高世元傳世方》)

④治癬:龍眼核, 去外黑殼, 用內核, 米醋磨塗。 (《醫方集聽》)

⑤治腦漏:廣東圓眼核, 入銅爐內燒煙起, 將筒熏入患鼻孔內。 (《黃販翁醫抄》)

⑥治小便不通:龍眼核, 去外黑殼, 打碎, 水煎服。 如通後欲脫者, 以圓肉湯飲之。 (《綱目拾遺》)

⑦治足指癢爛:桂圓核燒灰摻之。 (《藥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