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家河畔脫貧忙

朱家河是漢江二級支流, 由西向東流經土泉村、高橋村, 在柳樹村匯入閻家河(冷水河上流)。 朱家河一河兩岸的老人溝、三郎溝、高家溝、橋兒溝構成了高橋村。 十(堰)天(水)高速(G7011)東西橫過高橋, 從十(堰)天(水)高速雙河出口西向4千米, 即是高橋村址。

1.東西橫過高橋的十(堰)天(水)高速(G7011)。 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2.通村水泥路。 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3.朱家河畔的花靜靜地看著流淌的河水。 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高橋的歷史悠久, 明清時屬西區關廟河鄉, 民國屬西區和濟鄉朱良。 1948年4月白河縣解放後, 高橋村屬五區(駐地茅坪)朱家河村, 1949年1月改稱朱家村;1950年5月,屬五區朱家鄉;1950年12月, 朱家鄉劃歸六區(1953年4月改六區為七區, 1955年10月改為雙河區。 1954年12月, 成立朱家鄉黨支部委員會,

1955年10朱家鄉人民政府改為鄉人民委員會)管轄;1956年3月, 裴家區、雙河區合併為西營區, 下轄朱家鄉併入朱良鄉(朱良系1950年春從旬陽縣劃入, 同時組建中共朱良鄉支部委員會);1958年9月, 屬西營人民公社(東風)朱良生產管理區;1961年8月, 屬西營區朱良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8年9月, 屬西營區革命委員會愛民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72年2月恢復朱良名;1984年5月, 屬西營區朱良鄉人民政府;1996年11月, 西營鄉、朱良鄉合併組建屬西營鎮,下轄高橋、六豐、天良等21村;2000年8月, 西營鎮下轄六豐村、天良村併入高橋村。

4.近處的嫋嫋炊煙。 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5.早起的人們在打掃。 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6.圈裡豬在嗷嗷叫。 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7.忙完房前屋後的人牽著羊上山了。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2017年開始,白河縣檔案史志局和縣公安局開始包抓高橋。現狀是1300多人口900多貧困人口,60%以上的貧困率,包抓部門被這深度的貧困所震撼。由此,在西營鎮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掀起了一場脫貧的攻堅戰。貧困人口資料清洗識別、政策宣傳、移民搬遷、產業獎扶、教育生態醫療健康扶貧等,已走過近一年的脫貧攻堅路。

8.扶貧工作隊員在村址核算統計入戶動態資料。劉興芝攝於2017年11月

9.縣檔案史志局幫扶人員在村址核算統計入戶動態資料。李永春攝於2017年11月

10.扶貧工作隊員與縣檔案史志局幫扶人員在村址交流探討。李永春攝於2017年11月

11.扶貧工作隊員和縣檔案史志局幫扶人員在村址核算統計入戶動態資料。李永春攝於2017年11月

7.忙完房前屋後的人牽著羊上山了。鐘德彬攝於2017年11月

2017年開始,白河縣檔案史志局和縣公安局開始包抓高橋。現狀是1300多人口900多貧困人口,60%以上的貧困率,包抓部門被這深度的貧困所震撼。由此,在西營鎮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掀起了一場脫貧的攻堅戰。貧困人口資料清洗識別、政策宣傳、移民搬遷、產業獎扶、教育生態醫療健康扶貧等,已走過近一年的脫貧攻堅路。

8.扶貧工作隊員在村址核算統計入戶動態資料。劉興芝攝於2017年11月

9.縣檔案史志局幫扶人員在村址核算統計入戶動態資料。李永春攝於2017年11月

10.扶貧工作隊員與縣檔案史志局幫扶人員在村址交流探討。李永春攝於2017年11月

11.扶貧工作隊員和縣檔案史志局幫扶人員在村址核算統計入戶動態資料。李永春攝於2017年11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