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真威水!南村旁的這個小村莊上榜省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

好消息!近日, 廣東省婦聯和廣東省文明辦在全省範圍內評選出103個村(社區)命名為第三批“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 整個廣州有7個村(社區)上榜, 其中番禺就有一個!是誰呢?當當當!就是番禺的潭山村!今天我們就走進潭山村去看看吧。

番禺潭山村民風淳樸, 尊老、愛幼、家風家訓顯文明。 這裡村容整潔, 公園、長廊、燈光球場話新貌;這裡乞巧飄色美, 古祠風韻致, 周周有活動, 場場“家庭樂”, 多姿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了村民生活……

設施完善街坊“樂童遊”

潭山村, 曾又被稱為“壽山堡”, 位於化龍鎮西南部, 占地面積4.6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北宋紹聖年間, 始祖彥先許公宦遊廣東, 因愛番禺之勝, 遂卜居潭山, 村內有一小山崗形似壽星公故名。 又因村前有深潭, 村後有花山, 故名潭山。 ” —— 譜牒記載

一直以來, 潭山村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工作重點, 不斷加大投入, 改善村容村貌及村民居住環境, 完善活動場所和公共設施建設, 先後興建了公園、長廊、燈光籃球場等文化休閒活動場所。

2014年, 潭山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為社區群眾提供多元化的專業服務。 2015年番禺潭山村入選廣東省名村。

社區文化活動周周有

在創建家庭文明示範點的過程中, 番禺潭山村以提高家庭成員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重點,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 把家庭文明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規劃 —— 在婦女兒童之家等工作陣地, 借助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平臺, 定期開展與家庭服務的相關活動, 引導社會風氣, 促進家庭道德建設, 旨在通過資源分享發揮婦女兒童之家的作用。

(定期開展與家庭服務的相關活動)

在鎮婦女聯合會的主導和推動下, 近年來潭山村定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益身心健康的各類家庭文娛活動。

2017年3月, 番禺潭山村在壽山公園舉辦“美麗人生, 美好家庭”第四屆婦女兒童之家社團風采展演之“活力廣場舞”主題活動。

活動展現了化龍鎮廣大婦女同胞們的自信、獨立、健康、歡樂的生活觀念。

(開展社團風采展演之“活力廣場舞”主題活動)

潭山村在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二, 都會舉辦大型的敬老活動, 大力宣導轄區內的家庭尊老愛幼活動, 形成了孝老愛親高尚風格;

敬老活動

積極配合鎮相關部門定期在化龍第二小學、浩明幼稚園開展“孝老愛親道德講堂進校園”、“文明我先行”、“垃圾分類進校園”、“家教有方·成果共用”等主題活動達50多場次;

“家教有方·成果共用”主題講座

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 開展主題文化活動和聯歡晚會, 突出文化內涵, 讓傳統節日文化走進群眾的日常生活, 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乞巧文化節文藝晚會

化龍鎮黨建晚會潭山村專場

關心下一代助健康成長

潭山村內有1所學校、1所幼稚園, 書香氛圍濃厚。

潭山村浩明幼稚園獲得廣州市一級幼稚園揭牌文藝晚會

自2013年7月開始, 潭山村聯同香港潭山村許氏宗親會以及村內各小組長, 制定了高中、初中應屆學生獎學金獎勵的“村規民約”——潭山村戶籍學生的錄取總分達到當年區重點高中, 或考入全國、省、市高等學院, 村裡就會給予一次性的獎學金獎勵, 鼓勵兒童從小努力學習, 立志成才。

獎學金發放儀式

潭山村婦女聯合會重點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加強與化龍第二小學、浩明幼稚園的溝通, 針對不同的群體開展各類的講座和主題活動。 分別設立了家庭教育宣傳欄, 定期更新家庭教育知識,使家長認識正面教養的基本價值、掌握兒童教育技巧,幫助家長學會用“正面教養”方法開展教育,以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各類講座與主題活動

依託特色民生傳承家風建設

依託歷史傳統文化底蘊,潭山村結合飄色、乞巧等民間工藝的特色,於2012年初將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潭山舊小學改造成飄色、乞巧製作基地,集“展演、製作、培訓、展覽”於一體,室內設有“飄色展廳、乞巧工藝展室、民間藝術創作室”,充分滿足非遺的傳承及街坊觀賞功能。

2012年6月,該基地還申報了“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稱號。

2014年3月,潭山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之際,更分別在村內各生產隊址、學校、幼稚園內設立了傳統文化、好家風好家訓宣傳長廊,把傳統文化融入校園和群眾的生活中去,形成了濃厚的家庭文明宣傳氛圍;並通過化龍鎮微信公眾平臺“微社區e家通化龍飛升”向群眾推送資訊,廣泛傳播文明家庭正能量,頌揚家庭美德,引導廣大村民樹立文明家風。

飄色巡遊活動

近年來,番禺潭山村以“傳承、共融、和睦、重教”為家庭文明建設核心理念,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家庭文化活動,以傳統文化引領家庭文明,以家庭文明促進社區和諧。如今化龍鎮潭山村獲得“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是繼取得“廣東省文明村”之後獲得又一階段性成果,這份榮譽離不開每個村民的共同努力。

定期更新家庭教育知識,使家長認識正面教養的基本價值、掌握兒童教育技巧,幫助家長學會用“正面教養”方法開展教育,以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家庭文明建設。

各類講座與主題活動

依託特色民生傳承家風建設

依託歷史傳統文化底蘊,潭山村結合飄色、乞巧等民間工藝的特色,於2012年初將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潭山舊小學改造成飄色、乞巧製作基地,集“展演、製作、培訓、展覽”於一體,室內設有“飄色展廳、乞巧工藝展室、民間藝術創作室”,充分滿足非遺的傳承及街坊觀賞功能。

2012年6月,該基地還申報了“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稱號。

2014年3月,潭山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之際,更分別在村內各生產隊址、學校、幼稚園內設立了傳統文化、好家風好家訓宣傳長廊,把傳統文化融入校園和群眾的生活中去,形成了濃厚的家庭文明宣傳氛圍;並通過化龍鎮微信公眾平臺“微社區e家通化龍飛升”向群眾推送資訊,廣泛傳播文明家庭正能量,頌揚家庭美德,引導廣大村民樹立文明家風。

飄色巡遊活動

近年來,番禺潭山村以“傳承、共融、和睦、重教”為家庭文明建設核心理念,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特色家庭文化活動,以傳統文化引領家庭文明,以家庭文明促進社區和諧。如今化龍鎮潭山村獲得“廣東省家庭文明建設示範點”,是繼取得“廣東省文明村”之後獲得又一階段性成果,這份榮譽離不開每個村民的共同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