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高校實力排名

總共有300所大學參與排名, 中國大學雙一流建設顯效, 在金磚大學排名表現搶眼。 其中94所是中國大學, 68所來自俄羅斯, 印度65所, 巴西61所, 南非12所。

94所中國大學中, 有89所大學都是本次“雙一流”建設大學, 此外, 上海師範大學、汕頭大學、深圳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也進入了金磚前300名。

這94所大學中, 北京23所, 江蘇14所、上海10所, 廣東和陝西各6所、湖北5所、遼寧和四川各4所, 3所的有福建、湖南、天津, 2所的有安徽、黑龍江、吉林, 山東, 1所的有河南、新疆、重慶、雲南、浙江。

專家

雙一流建設開始顯效

排名顯示, 中國大學在學術界的國際地位比其他金磚國家大學要高, 中國大學的畢業生也比其他金磚國家的畢業生獲得更多來自雇主的認可。

排名還顯示, 中國大學在國際教職工和國際學位生比例指標上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高素質教職人員這一指標上, 印度領先于其它金磚國家,

在21所在該指標中取得滿分的院校中, 有15個來自印度。

QS 全球教育集團中國總監張巘博士指出:“中國大學雙一流建設開始顯效。 與金磚國家相比, 中國高等教育在學術實力和人才培養上的全球優勢進一步在擴大。 但是, 中國大學在注重世界一流的學術建設的同時, 也應該更加注重世界一流的大學管理, 多多借鑒國際同行在世界一流大學管理上的寶貴經驗, 不斷提升本校行政管理團隊的綜合國際水準, 為全方位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 ”

據張巘博士介紹, QS金磚大學排名旨在深入分析世界新興經濟體教育的全球競爭力, 使用八項指標評估QS世界大學排名之金磚國家排名, 其中包括學術聲譽、雇主聲譽、文章引文和國際學生比例等。

附:登榜的中國大學排名情況

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

清華、北大領跑

11月23日, 軟科發佈中國版圖範圍內的高校排行榜——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這一排名展示出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處於領先地位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在中國高校大範圍比較視野中, 大陸地區高校不少“總量”指標得分頗具優勢, 而一些“平均”指標則相對仍然顯弱。

十強高校中, 大陸地區高校佔有六席。 清華大學(北京)蟬聯兩岸四地第一名, 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 排名第三的是臺灣島內的清華大學(新竹)。 香港中文大學躍升至第四名, 浙江大學上升4位排在第五名。 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學(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 上海交通大學(8), 復旦大學(9)和臺灣大學(9), 最後兩校並列上榜。

百強中, 有不少排名上升速度較快的高校。 與上次排名結果相比, 大陸高校中, 天津大學、蘇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化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均有超過10個位次的排名提升,

展示了內地高校強勁的發展勢頭。 其中, 中國礦業大學首次入榜百強高校, 今年排在86位。

大陸地區之外,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排名也有顯著提升;香港各高校表現趨於穩定;澳門地區上榜的兩所高校均位列50強, 排名也均有提升, 澳門科技大學從去年的32位上升到今年的28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