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公車讓座為什麼屢現爭吵?有人以老賣老,有人真的太累了……

近年來, 關於公車、地鐵讓座的爭端屢現報端。 一方面, 有某些老年人以老賣老的現象, 道德綁架年輕人, 認為讓座是理所應當的, 對年輕人指責、謾駡、甚至是毆打, 年輕人都感歎:不是老人變壞了, 而是壞人變老了。 另一方面, 現在年輕人的品質確實有所欠缺, 有一些年輕人看到老弱病殘在自己座位旁, 居然視而不見, 或假寐, 或望著窗外發呆。

—2011年, 河南開封, 一位小學女孩因為沒有給老年人讓座, 其家長被老年人謾駡長達十分鐘, 指責小女孩“沒家教”, “沒禮貌”。

—2013年, 江蘇鎮江, 一位上班族因為坐在“老弱病殘孕”專用座上, 被多名老年人指責。

—2010年, 石家莊1路公車上, 一位老人因為沒座位, 直接坐到一位女孩的腿上。

最近, 一位老年人在地鐵上主動給年輕人讓座引發爭議, 老年人表示, 自己身體還利索, 座位應該給年輕人, 他們壓力太大了, 太累了。 這不僅是讓人意外的言語, 言語背後, 更引發了關於讓座本質的思考。

首先, 從法律層面分析, 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五十七條:提倡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為老年人提供優先、優惠服務。 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客運, 應當為老年人提供優待和照顧。

可見讓座在法律上是一種“提倡”, 而不是強制性行為。 儘管各市制定了“公交乘車規則”, 規定必須給老弱病殘讓座, 但這些都是各市的交通運輸局制定的“規則”, 制定主體沒有許可權制定法律, 故這些規則不屬於法律法規。

其次, 讓座這個問題很難以法律界定,

畢竟“老弱病殘孕”太寬泛了。 比如一個患病的年輕人是否該給老年人讓座, 一個年輕人身邊有兩個老年人, 那誰該落座, 按年齡大小?如果一切道德問題都以法律去強制, 會使整個社會都失去道德, 失去傳統, 失去耐心。

對於公車讓座問題, 你看到和經歷過什麼情況呢?對此有何高見, 歡迎大家交流。

(這裡有身邊的酸甜苦辣, 謝謝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