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農村丨非遺“雙槐善書”來宣講,村民們都聽得明白

合川區雙槐鎮, 市級非遺“雙槐善書”傳承人黃華清給村民宣講十九大精神。

時間:11月24日

地點:合川區雙槐鎮雙槐村農村院壩

宣講人:市級非遺“雙槐善書”傳承人黃華清

“農業種植增效益, 農民腰包增收益, 集體經濟增實力”……昨日, 合川區雙槐鎮雙槐村的農村院壩裡, 黃華清老人打著竹板, 用非遺“雙槐善書”給村民們宣講党的十九大精神。 這種形式是村民們熟悉的, 大家也聽得明白。

黃華清在合川區雙槐鎮比較有名氣, 村民都喊他“老黃”。 在雙槐鎮雙槐村的院壩裡, 坐著40多個村民, 聽說老黃來了, 都抽出時間來聽他講“善書”。

“雙槐善書”是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一種單人說唱、眾人幫腔的民間藝術。 黃華清是“雙槐善書”的傳承人, 今年已經76歲, 但身子骨非常硬朗, 十分健談。 他打起快板, 念起善書, “農業跨進現代化, 脫貧致富奔小康, 共同實現中國夢……”這次黃華清把十九大報告與農民相關的內容編進“善書”來表演,

形式生動活潑, 台下的村民也跟著拍起手來。

為了表演“雙槐善書”, 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黃華清把合川周邊幾個鎮跑了個遍。 他說, 以前年輕人出去打工的多, 現在政策好了, 希望年輕人回來, 發展現代農業。

在雙槐鎮雙槐村院壩不遠的石板路上, 幾個穿著紅背心、騎著摩托車的人, 挨村挨戶地送黨的十九大相關資料, 他們就是雙槐鎮的“騎行便民服務隊”。 據瞭解, 服務隊成立於2013年, 目前已發展到30多個人, 分成四個小分隊, 專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米送煤送水等。

近段時間, “騎行便民服務隊”主要是以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 挨村送黨的十九大相關資料, 以便讓更多村民瞭解, 打通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的“最後一公里”。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蔣豔 攝影 甘俠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