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丨做對3件事,你的孩子20年後仍有競爭力!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20年是將一個嬰兒培養成社會人的時期, 20年後也是對家庭教育成果進行考核、驗收的節點。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張侃提醒家長, “為了孩子的20年後”, 要做對3件事, 讓孩子面對世界的萬千變化仍保持著一定的競爭力。 哪3件事如此重要, 跟隨小編一起來看↓↓↓

■ 保持好奇心和濃厚興趣

科學界常說“孩子和青少年是天然的科學家”。 科學精神就是帶著濃厚興趣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張侃說, 這種精神孩子天生就有, 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被父母扼殺——“別亂問”“別亂動”等, 很可能是兒童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殺手”。

孔子講,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可見, 學習本身雖然是一件比較艱苦的事, 但就是有一些人熱愛學習。 奧秘就在於他對新的東西永遠保持著好奇心, 有濃厚的興趣和意願去探索, 並因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收到良好回饋而更加主動。

可見, “學而不厭”是建立在孩子對新鮮事物有濃厚興趣基礎上的。

如果總是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 就早早將各種知識強行“灌輸”給他們, 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養, 興趣很容易被磨滅。 等孩子長大後, 可能最討厭的就是學習, 也討厭接觸新的東西, 真的變成了“厭”。 這樣的孩子在未知和變化的世界中也可能會最早被淘汰。

張侃強調, 推進早期家庭教育, 是希望父母早點意識到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 而不是讓孩子早早會數數、多認字。

和一切所學的知識比起來, 只有好奇心和濃厚的興趣, 才能和20年後的未來銜接起來, 才是保證孩子在巨變中仍有不斷的探索精神, 依然具備競爭力的核心素養。

■ 培養延遲滿足能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20世紀60年代,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蜜雪兒和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 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待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 桌子上的託盤裡有孩子們愛吃的食物——棉花糖、曲奇或是餅乾棒。

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們, 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 但是如果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 就可以得到更多棉花糖作為獎勵。 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地克制了自己吃棉花糖的欲望, 差不多堅持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 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

1981年, 離實驗開始的20世紀60年代過去了差不多20年, 蜜雪兒通過對參加過實驗的孩子的追蹤調查發現, 凡是能實現延遲滿足的孩子, 成績更好, 成年後更加成功。 在張侃看來, 延遲滿足能力不是一種純粹的忍耐力, 還是一種權衡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體現:懂得並能判斷出通過付出一定的代價能獲取更大的利益, 由延遲滿足能力延展出來的選擇力、判斷力和權衡能力更重要。

這個世界雖然變化很快, 但給每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如何權衡和判斷, 如何取捨, 如何正確地預見未來, 對每個人來講才是更大、更新的挑戰, 也是未來時代要拼的競爭力。 所以, 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不要將孩子放在被動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學會忍耐, 而是要讓孩子逐漸發展出掌控自我的能力, 依靠自己不斷提升的判斷力去實現自控。

■ 增強心理彈性

心理健康其實不是內心無限度地強大,而是讓內心富有彈性。這樣才能保證一個人在遇到挫折時轉向另一個方向和策略,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硬碰硬或者一下子崩盤。

增強心理彈性,可以先從情緒管理開始。沒有孩子不哭不鬧的,但是如何在情緒爆發時越來越懂得平復心情,則需要父母進行引導。正確的引導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讓孩子在宣洩情緒之後,瞭解什麼樣的宣洩方式無效,怎樣做更好,自己學會漸漸改進。

在學會處理情緒的過程中,孩子也就學會了抗壓——因為人處在逆境時,主要需要抗衡和轉化的是情緒帶來的巨大波動和傷害。能夠抗壓,心理彈性指數就會不斷提升。能夠消化掉不良情緒的侵入,人格才會保持完整。

對個體而言,未來時代會是逆境多於順境。誰的心理更有彈性,誰就能堅持到最後不被淘汰,並且勇於創新、勇於嘗試。

張侃還提到,家庭教育當然也要承載傳承知識、傳授技能和傳承文明的功能,但是家庭教育的本質,甚至是教育的本質,是要把眼光放到未來的20年後,為20年後培養孩子。

■ 增強心理彈性

心理健康其實不是內心無限度地強大,而是讓內心富有彈性。這樣才能保證一個人在遇到挫折時轉向另一個方向和策略,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硬碰硬或者一下子崩盤。

增強心理彈性,可以先從情緒管理開始。沒有孩子不哭不鬧的,但是如何在情緒爆發時越來越懂得平復心情,則需要父母進行引導。正確的引導不是壓制孩子的情緒,而是讓孩子在宣洩情緒之後,瞭解什麼樣的宣洩方式無效,怎樣做更好,自己學會漸漸改進。

在學會處理情緒的過程中,孩子也就學會了抗壓——因為人處在逆境時,主要需要抗衡和轉化的是情緒帶來的巨大波動和傷害。能夠抗壓,心理彈性指數就會不斷提升。能夠消化掉不良情緒的侵入,人格才會保持完整。

對個體而言,未來時代會是逆境多於順境。誰的心理更有彈性,誰就能堅持到最後不被淘汰,並且勇於創新、勇於嘗試。

張侃還提到,家庭教育當然也要承載傳承知識、傳授技能和傳承文明的功能,但是家庭教育的本質,甚至是教育的本質,是要把眼光放到未來的20年後,為20年後培養孩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