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文明交通綜合治理丨禮讓斑馬線整治5個月 相關事故同比降兩成 “禮讓”我們還需加把勁

作為我市文明交通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整治, 從6月16日開始至今已持續了5個多月。

整治的效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又是什麼?

效果初現仍需努力

從今年6月16日開始, 全市公安機關部署開展整治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交通違法行為, 截至11月20日, 在5個多月的時間裡, 交管部門已處罰不禮讓斑馬線行為14056起, 平均每個月約2800起;而在這5個月中, 因不禮讓斑馬線引發的交通事故, 較去年同比下降了約兩成。

由此不難看出, 對不禮讓斑馬線行為的整治, 在我市已初見成效。 而現在“禮讓”行為較整治開始前多了很多, 而其中又以公車、計程車做得最好。

整治效果不言而喻, 但毋庸諱言, 我們的“禮讓”還存在一些問題, 與“文明交通”的要求還有差距。 越來越多的車輛在經過斑馬線時, 仍有很大一部分車輛我行我素, 根本沒有把禮讓放在心頭;同時, 部分行人在經過斑馬線時, 不遵守交通法規, 不顧信號燈的指示, 與機動車搶行的情況時有發生,

而這些情況在一些沒有交警值守的小路口尤甚。

主要原因分析

對於這些問題的成因, 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是機動車駕駛人存在認識誤區。 部分駕駛人認為只要前面是綠燈, 就可以“理直氣壯”地通過斑馬線, 而在一些沒有信號燈和交警值守的路口, 他們則潛意識就認為, 既然沒有信號燈就沒有監控設備, 而沒有監控設備和交警值守, 就不會受到處罰。 說白了, 就是遵法、守法的觀念和意識較差。

二是行人的安全意識尚存不足。 與駕駛人相比, 以自我為中心的行人顯得更多, 他們錯誤的認為“禮讓斑馬線”是機動車的事情, 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應遵守交通法規。

三是普法宣傳還要加強。除了加大對不“禮讓斑馬線”的違法處罰力度外,各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加強 “禮讓斑馬線”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加大力度 持續整治

據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梁國宏表示,要解決這些尚存的問題,首先要強化宣傳,營造更為濃厚的“禮讓”氛圍,而且必須是駕駛人、行人並重,讓“禮讓斑馬線”家喻戶曉。

二是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大力度整治,減少不禮讓斑馬線的行為,同時也要加強對行人違法通行的管理和處罰,引導行人規範通行。三是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加大非現場執法力度,以高清監控抓拍的方式對違法者進行處罰,徹底消除違法者的僥倖心理。四是相關職能部門要持續做好運輸企業駕駛人的“禮讓”教育。五是要從源頭抓起,從學習駕駛伊始,就要不斷加強安全文明方面的教育,強化“禮讓”觀念的培養。通過群策群力,營造路暢、人安、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

“禮讓” 是禮 也是法

我們還需加把勁

做一個文明太原人

三是普法宣傳還要加強。除了加大對不“禮讓斑馬線”的違法處罰力度外,各相關職能部門也要加強 “禮讓斑馬線”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加大力度 持續整治

據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梁國宏表示,要解決這些尚存的問題,首先要強化宣傳,營造更為濃厚的“禮讓”氛圍,而且必須是駕駛人、行人並重,讓“禮讓斑馬線”家喻戶曉。

二是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大力度整治,減少不禮讓斑馬線的行為,同時也要加強對行人違法通行的管理和處罰,引導行人規範通行。三是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加大非現場執法力度,以高清監控抓拍的方式對違法者進行處罰,徹底消除違法者的僥倖心理。四是相關職能部門要持續做好運輸企業駕駛人的“禮讓”教育。五是要從源頭抓起,從學習駕駛伊始,就要不斷加強安全文明方面的教育,強化“禮讓”觀念的培養。通過群策群力,營造路暢、人安、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

“禮讓” 是禮 也是法

我們還需加把勁

做一個文明太原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