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業轉型 綠色發展——防城港市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紀實

本報記者 張海旭 通訊員 陳嘉文

11月下旬, 南方的初冬依然如春, 在位於防城區華石鎮農潮田心火龍果種植示範區, 3000多畝火龍果鮮花盛開, 果掛枝頭。 走進已經建成投產的兩個占地近10畝的反季節火龍果種植大棚, 棚內花開、結果、果子成熟。 “火龍果示範區經過提升、改造、技術種植, 山地露天火龍果年開花產果12次, 平均畝產1500公斤左右, 大棚火龍果年開花產果18次, 平均畝產3500公斤左右, 大大提升了經濟效益。 ”廣西農潮果業有限公司田心火龍果種植示範區負責人龐梅介紹。

今年以來, 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以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為抓手, 打造一批符合“五化”創建要求, 主導產業突出, 以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為主線, 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依託、以效益為中心的各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 促進全市現代特色農業提質增效, 探索出一條農業轉型發展、綠色發展之路。

創建:一把手親自抓

11月20日, 市農工委傳來消息:2017年, 我市創建縣級、鄉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經過專家組嚴格考評, 考評分數在70分及以上的縣級示範區6個, 第二批縣鄉兩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20個。 市農工辦負責人介紹, 我市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取得較好成效, 主要歸功於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

一把手親自抓。

3月2日, 我市舉行現代農業專案招商推介會, 向廣大客商充分展示防城港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的顯著優勢和廣闊前景。 此次共推出了23個農業招商項目, 吸引了本地參會企業共34家, 市外客商72家。 推介會現場簽約的11個專案主要包括迴圈農業種植、壯醫藥種植與加工、肉牛養殖、茶籽油加工、飼料加工等, 項目投資總金額達60.69億元。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金湘軍見證簽約儀式並會見了部分企業代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一把手親自抓, 堅持“政府推動, 政策扶持, 企業主體, 市場運作, 多元投入”的發展思路和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一業為主, 多元發展”的建設思路得以很好的實施。 據市農工辦資料,

今年以來, 我市圍繞達到每個縣(市、區)至少創建自治區級示範區1個以上、縣級示範區2個以上、每個鄉鎮達到鄉級示範區1個以上的目標, 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產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產業特色化發展。 截至2017年10月底, 全市累計創建各級示範區49個。 其中, 自治區級示範區5個, 縣級示範區12個, 鄉級示範區32個, 已獲自治區認定自治區級3個, 已申報待驗收的自治區級示範區3個:廣西東興富康生態養豬(核心)示範區、上思縣十萬大山堅果產業(核心)示範區、防城區農潮火龍果(核心)示範區;已獲自治區認定縣級示範區6個, 已考評待認定的縣級示範區6個, 累計達到12個;已獲自治區認定鄉級示範區6個, 已年考評待認定鄉級示範區20個,
累計達到26個。 種植業方面, 形成以金花茶、火龍果、澳洲堅果、特色果蔬、有機綠茶等為主導產業的示範區;養殖業方面, 形成以南美白對蝦、大蠔、生豬為主導產業的示範區;休閒農業發展迅猛, 形成以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融合發展的縣鄉級示範區。

經營:龍頭企業帶動

在東興京島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 占地3200多畝的東興市江源水產有限公司江源水產養殖基地開闊壯觀, 一眼望不到邊, 占地500多畝具有較大規模的工廠化迴圈水對蝦養殖科技示範基地正在建設中。 “公司養殖基地建成後, 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工廠化養殖示範基地。 今年9月, 基地通過自治區政府每兩年一次的考評驗收, 並授予‘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四星級稱號。

”公司總經理黃勇華介紹, “2016年, 公司對蝦產量1600噸, 產值7500萬元, 2017年預計產量達到1800噸, 產值估計9000萬元, 2018年公司將加大創建力度, 爭取創建國家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 ”

今年, 我市農業部門結合“10+3”產業提升行動, 立足資源優勢和主導產業特色, 依託龍頭企業帶動, 扶持農民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進駐示範區, 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 加快推動示範區土地流轉、土地確權, 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壯大和培育一批優勢特色主導產業。 據市農委資料, 目前, 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33家, 農民專業合作社1050家, 家庭農場279家。

通過龍頭帶動, 目前, 我市正在建設一批良種化、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高的現代示範區。

——東興市京島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形成了“養殖、加工、流通、旅遊”融合發展的海洋漁業全產業鏈,建立了示範區土地流轉、村集體參與示範區建設、示範區農業保險和政府信貸擔保機制等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的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示範區的加工產業園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6家,規模以上企業11家,冷鏈物流和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建設冷庫10萬立方米,2016年示範區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達4.5億元。

——上思堅果產業示範區堅持把示範區發展與脫貧攻堅相結合,鼓勵入駐公司與農戶建立互助合作關係,通過“公司+示範區+農戶”的經營模式,實施抱團精准扶貧,增加貧困戶“造血”功能。貧困戶通過土地、務工收入入股的方式,掛靠示範區;公司負責統一標準化管理和統一銷售,所得收入按六四比分配,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設施:經營主體投入

政府搭台,主體唱戲,成效凸顯。

市農工辦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以政府有限資金撬動企業、合作社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專項獎補資金大約累計達到50000萬元。特別是整合產業扶貧、美麗廣西鄉村建設資金等方面成效突出,有力推動示範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同時,各項財政扶持政策的實施,帶動社會資本、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積極引導各類龍頭企業加大投入,累計經營主體投入資金大約100500萬元。

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由企業自主決策,引進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提升生產轉變水準。如東興市富康生態養豬(核心)示範區,集成應用國內外科學養豬新技術新成果新設備,配置先進的環控設備,實現了豬舍全自動恒溫環境控制;通過輸料車、全自動料線、自動單體精准飼喂站、荷蘭Nedap-Velos智慧化母豬群養管理系統等設計實現了現代化自動輸料;通過建設全漏縫高床免沖水的新型標準化豬舍以及刮糞系統控制單元,實現了全自動清糞等工藝設計。設備利用率提高15%,節約用地1/3,節約勞動力2/3。標準化養豬技術達到廣西區內領先水準,配種分娩率達到92%以上,全群死亡率控制在3%以內。

生產:標準要素提高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生產環節、生產要素至關重要。

為充分發揮示範區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展示、推廣示範平臺作用,推動農科教、產學研合作,今年7月,以市政府牽頭、市農委組織的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考察組一行14人,到南寧市開展考察調研交流活動。考察組分別到青秀區花雨湖休閒農業示範區(古嶽坡生態綜合示範村)、田野牧歌肉牛產業示範區,對示範區和生態綜合示範村的主導產業、產業鏈建設、特色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生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挖掘傳承,以及休閒農業等新業態進行了認真考察,並就支持示範區建設的政策制定、引進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規劃編制、整合涉專案和資金投入等多項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通過考察交流學習,目前,我市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相配套的涵蓋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水果栽培、生豬技術標準,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准出、品質追溯等制度。特色農業生產嚴格按照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開展生產創建,利用誘蟲燈、懸掛黃板等綠色防控技術,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95%,水果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100%。鑫宇公司投入6000多萬元建設金花茶研發中心、金花茶育苗和種質基因庫、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加工區,年產金花茶苗木60萬株。今年,該公司在金花茶品種資源保護、雜交育種研發方面成果顯著,培育有金花茶雜交新品種10余種,達國際領先水準。鑫宇金花茶示範區獲得國家第九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稱號。

為圍繞把示範區建成新品種新技術應用轉化聚集區、新型經營主體與人才引進培育聚集區、融資改革試點及社會各類資金聚集區、新型農業服務體系改革及電子商務平臺應用聚集區的要求,今年以來,我市加強對示範區內農戶的技能培訓,大力培育職業農戶、專業大戶,不斷提高農民專業素質及勞動產出值,引進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專家團隊,聘請專業管理人員,促進新品種、新技術向示範區集聚。東興市江源水產有限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廣西水產學校等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協作關係,每年不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和至少3期以上相關養殖技術的培訓活動。

特色:發展步伐加快

廣西農潮果業有限公司龐梅介紹:“農潮田心火龍果產業(核心)示範區已引進推廣金都1號等新品種7個,推廣立柱式種植和套種鳳梨種植模式,應用水肥一體化噴滴灌、測土配方施肥、遮陽地佈防草覆蓋、果實套袋、夜間補光等5項技術等。同時,公司在示範區大力推進扶貧帶動工作,就地直接幫助解決貧困戶就業,加快示了當地政府脫貧攻堅進程。”

今年,我市農業發展以“特色”為標杆,按照“強化科技、壯大龍頭、健全市場、打造品牌、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一是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注重標準化示範園區建設及商標註冊,打出邊海特色品牌;二是與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農村電子商務網點開展合作,促進產品成功銷入區外各大超市和市場,形成以牌品建設、產品銷售促進示範區建設的有效機制。

我市還積極拓展農業功能,注重發展產業文化、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相融合產村共贏發展模式,延長產業鏈,拓寬就業管道,增加農民收入。鑫宇公司積極承辦了首屆國際水準的“金花茶產業發展與特色培育論壇”、“2016全區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2016中國-東盟博覽會林木展東興進口景觀樹展覽會”等大型活動。港口區紅樹林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積極引進廣西西江環境能源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800畝對蝦工廠化養殖和光伏發電結合的“蝦光一體”項目,實現工廠化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的雙贏,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東興市京島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形成了“養殖、加工、流通、旅遊”融合發展的海洋漁業全產業鏈,建立了示範區土地流轉、村集體參與示範區建設、示範區農業保險和政府信貸擔保機制等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的多形式利益聯結機制。示範區的加工產業園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6家,規模以上企業11家,冷鏈物流和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建設冷庫10萬立方米,2016年示範區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達4.5億元。

——上思堅果產業示範區堅持把示範區發展與脫貧攻堅相結合,鼓勵入駐公司與農戶建立互助合作關係,通過“公司+示範區+農戶”的經營模式,實施抱團精准扶貧,增加貧困戶“造血”功能。貧困戶通過土地、務工收入入股的方式,掛靠示範區;公司負責統一標準化管理和統一銷售,所得收入按六四比分配,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設施:經營主體投入

政府搭台,主體唱戲,成效凸顯。

市農工辦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以政府有限資金撬動企業、合作社加大投入力度,目前,整合各級財政涉農資金、專項獎補資金大約累計達到50000萬元。特別是整合產業扶貧、美麗廣西鄉村建設資金等方面成效突出,有力推動示範區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同時,各項財政扶持政策的實施,帶動社會資本、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積極引導各類龍頭企業加大投入,累計經營主體投入資金大約100500萬元。

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由企業自主決策,引進一批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提升生產轉變水準。如東興市富康生態養豬(核心)示範區,集成應用國內外科學養豬新技術新成果新設備,配置先進的環控設備,實現了豬舍全自動恒溫環境控制;通過輸料車、全自動料線、自動單體精准飼喂站、荷蘭Nedap-Velos智慧化母豬群養管理系統等設計實現了現代化自動輸料;通過建設全漏縫高床免沖水的新型標準化豬舍以及刮糞系統控制單元,實現了全自動清糞等工藝設計。設備利用率提高15%,節約用地1/3,節約勞動力2/3。標準化養豬技術達到廣西區內領先水準,配種分娩率達到92%以上,全群死亡率控制在3%以內。

生產:標準要素提高

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生產環節、生產要素至關重要。

為充分發揮示範區作為科技成果轉化、展示、推廣示範平臺作用,推動農科教、產學研合作,今年7月,以市政府牽頭、市農委組織的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考察組一行14人,到南寧市開展考察調研交流活動。考察組分別到青秀區花雨湖休閒農業示範區(古嶽坡生態綜合示範村)、田野牧歌肉牛產業示範區,對示範區和生態綜合示範村的主導產業、產業鏈建設、特色園區配套設施建設、生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挖掘傳承,以及休閒農業等新業態進行了認真考察,並就支持示範區建設的政策制定、引進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規劃編制、整合涉專案和資金投入等多項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通過考察交流學習,目前,我市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相配套的涵蓋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的水果栽培、生豬技術標準,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准出、品質追溯等制度。特色農業生產嚴格按照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開展生產創建,利用誘蟲燈、懸掛黃板等綠色防控技術,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95%,水果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達100%。鑫宇公司投入6000多萬元建設金花茶研發中心、金花茶育苗和種質基因庫、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加工區,年產金花茶苗木60萬株。今年,該公司在金花茶品種資源保護、雜交育種研發方面成果顯著,培育有金花茶雜交新品種10余種,達國際領先水準。鑫宇金花茶示範區獲得國家第九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稱號。

為圍繞把示範區建成新品種新技術應用轉化聚集區、新型經營主體與人才引進培育聚集區、融資改革試點及社會各類資金聚集區、新型農業服務體系改革及電子商務平臺應用聚集區的要求,今年以來,我市加強對示範區內農戶的技能培訓,大力培育職業農戶、專業大戶,不斷提高農民專業素質及勞動產出值,引進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專家團隊,聘請專業管理人員,促進新品種、新技術向示範區集聚。東興市江源水產有限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廣東海洋大學、廣西水產學校等科研部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協作關係,每年不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和至少3期以上相關養殖技術的培訓活動。

特色:發展步伐加快

廣西農潮果業有限公司龐梅介紹:“農潮田心火龍果產業(核心)示範區已引進推廣金都1號等新品種7個,推廣立柱式種植和套種鳳梨種植模式,應用水肥一體化噴滴灌、測土配方施肥、遮陽地佈防草覆蓋、果實套袋、夜間補光等5項技術等。同時,公司在示範區大力推進扶貧帶動工作,就地直接幫助解決貧困戶就業,加快示了當地政府脫貧攻堅進程。”

今年,我市農業發展以“特色”為標杆,按照“強化科技、壯大龍頭、健全市場、打造品牌、提質增效”的發展思路,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一是立足實際,發揮優勢,注重標準化示範園區建設及商標註冊,打出邊海特色品牌;二是與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農村電子商務網點開展合作,促進產品成功銷入區外各大超市和市場,形成以牌品建設、產品銷售促進示範區建設的有效機制。

我市還積極拓展農業功能,注重發展產業文化、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相融合產村共贏發展模式,延長產業鏈,拓寬就業管道,增加農民收入。鑫宇公司積極承辦了首屆國際水準的“金花茶產業發展與特色培育論壇”、“2016全區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會議”、“2016中國-東盟博覽會林木展東興進口景觀樹展覽會”等大型活動。港口區紅樹林海洋漁業(核心)示範區積極引進廣西西江環境能源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800畝對蝦工廠化養殖和光伏發電結合的“蝦光一體”項目,實現工廠化水產養殖與光伏發電的雙贏,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