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浙商回歸潮湧名城名都

浙江線上11月23日訊(傅靜之 胡龍玉 張宏偉/文)冬日的朝陽溫暖和煦, 在這個豐收季播下來年的希望。 11月7日上午, 位於寧波杭州灣新區的北京精雕高端數控機床及機器人研發專案現場人頭攢動、彩旗獵獵。 10時多, 隨著一聲“開工”令下, 20多輛工程車喇叭齊鳴, 工人們迅速奔赴各自崗位。 這標誌著寧波市15個浙商回歸重大專案正式啟動。 這是寧波向即將召開的第四屆世界浙商大會獻出的一份禮物, 也是當地招商部門在全省各地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前“搶先”交出的成績單。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

在寧波建設“名城名都”和推進“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的背景下, 本月初集中開工的15個項目總投資達211.48億元, 專案規模大、品質優、亮點突出, 其中智慧製造、新裝備、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項目9個, 總投資額占到了6成;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專案6個, 總投資在4成左右。 這些項目均突出招大、引強、選優的導向, 投資方主要來自於央企、民營500強、優質民企, 呈現出科技含量高、環保標準嚴、發展前景好等特點。

名城名都聲名鵲起 百億項目紛至遝來

寧波杭州灣新區

近年來, 寧波“以浙商回歸為牽引, 堅持民資、國資、外資一起上”, 緊緊抓住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等改革試點的機遇, 吸引了一批重大產業項目、PPP項目、創新型項目落地, 其中就有大眾、華強方特、海越新材料、東華能源等一批百億元重大項目在甬建成、投產, “名城名都”的目標越發清晰。

在專案選擇上, 新興產業、戰略性產業等都搭上了寧波產業經濟轉型的“快車”。

江豐電子、墨西科技、中車新能源、紫園生物、複能新材料、蘇氏精密、京威電池等百餘個新興產業項目落戶、建成、投產, 這些都使得寧波經濟發展的動能更強勁澎湃。 今年前3季度, 僅浙商回歸產業專案中的八大萬億產業和特色小鎮項目, 實到資金就達117.37億元, 在所有浙商回歸產業專案實到資金中占比接近5成。

一個個百億專案的引進, 一批批新型產業的崛起, 少不了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寧波堅持引資引智並舉, 以項目引人才, 以人才促項目, 引進了更多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來甬創業創新。 寧波推出的“3315計畫”旨在引進並重點支持一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前來創業創新,

力爭其中30名列入國家“千人計畫”、300名列入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1000名列入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 新增海外創業創新人才5000名。 寧波還“大手筆”推出了“資本引才”政策, 每年斥資1.5億元在全球範圍內“圈人”, 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高端人才共同參與到打造“名城名都”的隊伍中來。

緊扣自身經濟特點 各區縣市齊頭並進

寧波市轄各區、縣(市)根據自身的經濟特點, 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揚長避短;臨近年末, 大家都交出了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單。

奉化積極落實眾興新材料、亞德客精密氣動元件、比亞迪新能源客車、京威動力電池等一批“大、好、高”項目。 圍繞近兩年重大待建、在建產業專案, 全面打響招商引資“攻堅戰”, 梳理並羅列了“時光寧波”風情小鎮、寧波奉化友邦金融專案、奉化萬達廣場專案等48個重大產業專案,

列出季度專案進度計畫, 並形成了專案進度週報、月報、季報制度。 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著力引進了“一帶一路”財產保險公司項目和“絲路揚帆”特色小鎮項目。 奉化還耗費一年時間建立起土地、專案、人才等要素資源庫。 目前, 該資源庫中彙集了涵蓋工業、旅遊、商貿、生態觀光農業等產業的存量土地和廠房資訊, 可實現專案快速落地。

余姚緊緊圍繞“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縣級試點示範區建設, 全面深化招商引資舉措, 依靠專職隊伍、企業家隊伍、姚籍人士、仲介機構等“四支隊伍”, 切實形成政府引導、多平臺參與、多載體推進、各方面聯動的招商引資大格局;同時, 充分利用機器人峰會、浙洽會、寧波·北京投洽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大力推介中意寧波生態園、“千人計畫”產業園、機器人小鎮、余姚經濟開發區等重大平臺,並成功引進中意啟迪、川崎機器人、瀚普智慧科技等9個智慧經濟重大產業專案,總投資逾115億元。

此外,鄞州在資本引進中大顯身手,以昆侖信託為龍頭的金融資本項目實際引進資金85.21億元。甯海憑藉山海自然優勢獨攬旅遊專案14個,計畫總投資達171.21億元。在北侖,總投資達25億元的寧波國際賽道項目僅用時兩年就正式建成啟用。杭州灣新區產城融合發展勢頭強勁,繼上海大眾、華強方特等項目建成之後,康泰博、精雕、復興主題公園等一批重大專案陸續開工,特別是智慧終端機產業園正式啟動,未來3~5年內計畫引進不少於30家智慧終端機產業研發機構和不少於100家智慧終端機產業生產企業,力爭於2020年前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勤走一線勇破難題 深化“最多跑一次”

東華能源福基石化

今年以來,寧波全市上下深入開展 “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抓落實專項行動,各級各部門主動到報批一線、改革前沿、專案現場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力促回歸專案早開工、早建成、早出效益。

就在本月,總投資65億元的清潔能源新材料項目——東華能源丙烷資源綜合二期項目開工。該項目瞄準高端多元共聚材料市場,新建一套66萬噸丙烷脫氫、兩套40萬噸聚丙烯和配套設施;待2020年建成投產後,項目所在地——大榭將成為國內重要的聚丙烯生產基地之一。而這個項目就是當地把“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落到實處的又一碩果。

據東華能源寧波專案的負責人介紹,前期為了加快專案落地開建,相關部門從專案報評之初就從安評、能評等方面提供超前服務,為專案推進節約了大量時間。在專案前期試車過程中,政府部門積極協調熱電供應、氫氣供應等,為企業節省高額成本的同時,更為項目的如期開建提供了保證。“這裡的政府部門太給力了,大榭這邊只用了2000噸蒸汽、2000萬元就試車成功,這是我們完全想不到的!”在開工儀式結束後的座談會上,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銘祥激動地說。

為了眾多浙商回歸及外商投資項目能及早拐入“快車道”,負責招商引資的各個部門可謂“急人所急”,不斷將“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到推進項目落地的每一處細節中去。當地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導向,進一步聚焦問題、精准發力,不斷完善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網上辦”“就近辦”的具體路徑,實現全市域範圍內“全城通辦”,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通知》,對6方面25項重點任務進行責任分解,倒排時間表,掛圖作戰,力求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前不久,寧波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小視窗大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寧海實踐,在175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在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典型案例展示“百優十佳”名單中雙雙上榜,收穫了眾多民眾和企業的點贊。

增資彰顯投資信心 直接融資成新亮點

在製造業不斷謀求轉型升級的當下,不少外來企業不但在寧波紮根下來,還相繼大手筆增資,這彰顯了他們對於自身項目發展以及寧波投資環境的信心。

總部位於北京的精雕科技集團,在“浙商回歸”的號召下,於2015年落戶杭州灣新區。這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通過首批認證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截至2016年底,獲得了100項國家專利及37項軟體著作權,主持行業標準的制定2項。在本月初集中開工的15個項目中,我們又一次邂逅了精雕的“身影”,這正是該集團進駐寧波之後馬不停蹄開建的第一個增資項目。據悉,目前精雕在華東已擁有3000多家客戶,並于去年6月開工建設寧波精雕高端數控機床研發製造基地一期工程。一年多來,杭州灣新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並積極解決各種難題,加上配套和生活環境的日益完善,精雕集團在今年果斷決定追加投資,總投資達到20億元,增設機器人研發製造和精密配件加工中心,期待投產後能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的工程技術服務。

在積極推進產業招商的同時,直接融資的快速增長也成為今年寧波招商引資的新亮點。當地積極利用資本市場、社會資本,著力加大企業上市和公共基礎設施PPP合作。截至2017年9月底,太平鳥、江豐電子、美諾華藥業、鎮海石化工程股份、浙江大豐實業、大建工業、聖龍汽車動力、日月重工、旭升股份、君禾泵業等13家企業首次IPO上市,創歷年上市企業數之最,共計募集資金41億元。杭州灣新城、觀海衛新城、寧波大學科技學院等11個公共基礎設施PPP合作開工建設,總投資達123.4億元,當年引進省外資金23億元。昆侖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在註冊資本3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增加註冊資本金72億元,成為寧波首家註冊資本金超百億元的金融企業。

擴展浙商“朋友圈” 鄉情招商成效日顯

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強企業法國ENGIE集團宣佈出資3.5億元,收購了浙江聯盛新能源集團25%的股權。此次股權交易完成之後,雙方新成立的公司將投入300多億元,到2020年預計開發超過40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業務範圍逐步擴展至儲能、智慧微電網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相關業務領域,這是歷年來寧波首個簽約的世界500強能源類外資項目。據介紹,這個全球能源領域的“大鱷”之所以來甬投資,離不開聯盛創始人何旖莎濃濃的鄉情。這位土生土長的鎮海人,在2015年底被家鄉的投資環境和創業氛圍,以及全過程、全方位、一站式的“媽媽式”服務所打動,將集團總部搬到鎮海,成為寧波市乃至全省浙商回歸、總部經濟發展和零地招商的典型。

用鄉情打動人,用真情留住人;不管是遠道而來的外資企業,還是與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浙商企業,寧波都為他們真誠地營造“家”的氛圍。早在今年春節長假之後的上班第一天,全市就召開推進浙商甬商創業創新千人大會,吹響了廣大浙商甬商“二次創業”的號角。為讓更多在異鄉打拼的浙商、甬商回甬投資,寧波在“走出去”和“請進來”兩方面雙管齊下。一方面,依託“世界寧波幫大會”、“深圳·寧波周”活動、“寧波與上海產業資本對接會”等招商活動,加強與浙商、甬商的聯繫;其中,“深圳·寧波周”現場簽約近900億元,創歷屆寧波周之最,寧波目前還計畫前往北京和廣州等地舉辦一系列投資推介活動。另一方面,每年通過浙洽會、甬港經濟論壇等重大主題活動,組織浙江尤其是寧波的在外投資商回鄉實地考察,真切地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共同暢想未來的廣闊前景。目前,寧波市經合局與40餘家遍佈國內的寧波商會建立了緊密聯繫,不斷擴展浙商、甬商“朋友圈”,與他們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紐帶。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寧波浙商回歸項目443個,實到資金511億元,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8.19%。

充分利用機器人峰會、浙洽會、寧波·北京投洽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大力推介中意寧波生態園、“千人計畫”產業園、機器人小鎮、余姚經濟開發區等重大平臺,並成功引進中意啟迪、川崎機器人、瀚普智慧科技等9個智慧經濟重大產業專案,總投資逾115億元。

此外,鄞州在資本引進中大顯身手,以昆侖信託為龍頭的金融資本項目實際引進資金85.21億元。甯海憑藉山海自然優勢獨攬旅遊專案14個,計畫總投資達171.21億元。在北侖,總投資達25億元的寧波國際賽道項目僅用時兩年就正式建成啟用。杭州灣新區產城融合發展勢頭強勁,繼上海大眾、華強方特等項目建成之後,康泰博、精雕、復興主題公園等一批重大專案陸續開工,特別是智慧終端機產業園正式啟動,未來3~5年內計畫引進不少於30家智慧終端機產業研發機構和不少於100家智慧終端機產業生產企業,力爭於2020年前實現產值1000億元以上。

勤走一線勇破難題 深化“最多跑一次”

東華能源福基石化

今年以來,寧波全市上下深入開展 “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抓落實專項行動,各級各部門主動到報批一線、改革前沿、專案現場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力促回歸專案早開工、早建成、早出效益。

就在本月,總投資65億元的清潔能源新材料項目——東華能源丙烷資源綜合二期項目開工。該項目瞄準高端多元共聚材料市場,新建一套66萬噸丙烷脫氫、兩套40萬噸聚丙烯和配套設施;待2020年建成投產後,項目所在地——大榭將成為國內重要的聚丙烯生產基地之一。而這個項目就是當地把“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落到實處的又一碩果。

據東華能源寧波專案的負責人介紹,前期為了加快專案落地開建,相關部門從專案報評之初就從安評、能評等方面提供超前服務,為專案推進節約了大量時間。在專案前期試車過程中,政府部門積極協調熱電供應、氫氣供應等,為企業節省高額成本的同時,更為項目的如期開建提供了保證。“這裡的政府部門太給力了,大榭這邊只用了2000噸蒸汽、2000萬元就試車成功,這是我們完全想不到的!”在開工儀式結束後的座談會上,東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銘祥激動地說。

為了眾多浙商回歸及外商投資項目能及早拐入“快車道”,負責招商引資的各個部門可謂“急人所急”,不斷將“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到推進項目落地的每一處細節中去。當地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導向,進一步聚焦問題、精准發力,不斷完善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網上辦”“就近辦”的具體路徑,實現全市域範圍內“全城通辦”,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通知》,對6方面25項重點任務進行責任分解,倒排時間表,掛圖作戰,力求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前不久,寧波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小視窗大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寧海實踐,在175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在第二屆全國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典型案例展示“百優十佳”名單中雙雙上榜,收穫了眾多民眾和企業的點贊。

增資彰顯投資信心 直接融資成新亮點

在製造業不斷謀求轉型升級的當下,不少外來企業不但在寧波紮根下來,還相繼大手筆增資,這彰顯了他們對於自身項目發展以及寧波投資環境的信心。

總部位於北京的精雕科技集團,在“浙商回歸”的號召下,於2015年落戶杭州灣新區。這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通過首批認證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之一。截至2016年底,獲得了100項國家專利及37項軟體著作權,主持行業標準的制定2項。在本月初集中開工的15個項目中,我們又一次邂逅了精雕的“身影”,這正是該集團進駐寧波之後馬不停蹄開建的第一個增資項目。據悉,目前精雕在華東已擁有3000多家客戶,並于去年6月開工建設寧波精雕高端數控機床研發製造基地一期工程。一年多來,杭州灣新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並積極解決各種難題,加上配套和生活環境的日益完善,精雕集團在今年果斷決定追加投資,總投資達到20億元,增設機器人研發製造和精密配件加工中心,期待投產後能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的工程技術服務。

在積極推進產業招商的同時,直接融資的快速增長也成為今年寧波招商引資的新亮點。當地積極利用資本市場、社會資本,著力加大企業上市和公共基礎設施PPP合作。截至2017年9月底,太平鳥、江豐電子、美諾華藥業、鎮海石化工程股份、浙江大豐實業、大建工業、聖龍汽車動力、日月重工、旭升股份、君禾泵業等13家企業首次IPO上市,創歷年上市企業數之最,共計募集資金41億元。杭州灣新城、觀海衛新城、寧波大學科技學院等11個公共基礎設施PPP合作開工建設,總投資達123.4億元,當年引進省外資金23億元。昆侖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在註冊資本3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增加註冊資本金72億元,成為寧波首家註冊資本金超百億元的金融企業。

擴展浙商“朋友圈” 鄉情招商成效日顯

今年上半年,世界500強企業法國ENGIE集團宣佈出資3.5億元,收購了浙江聯盛新能源集團25%的股權。此次股權交易完成之後,雙方新成立的公司將投入300多億元,到2020年預計開發超過400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業務範圍逐步擴展至儲能、智慧微電網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相關業務領域,這是歷年來寧波首個簽約的世界500強能源類外資項目。據介紹,這個全球能源領域的“大鱷”之所以來甬投資,離不開聯盛創始人何旖莎濃濃的鄉情。這位土生土長的鎮海人,在2015年底被家鄉的投資環境和創業氛圍,以及全過程、全方位、一站式的“媽媽式”服務所打動,將集團總部搬到鎮海,成為寧波市乃至全省浙商回歸、總部經濟發展和零地招商的典型。

用鄉情打動人,用真情留住人;不管是遠道而來的外資企業,還是與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浙商企業,寧波都為他們真誠地營造“家”的氛圍。早在今年春節長假之後的上班第一天,全市就召開推進浙商甬商創業創新千人大會,吹響了廣大浙商甬商“二次創業”的號角。為讓更多在異鄉打拼的浙商、甬商回甬投資,寧波在“走出去”和“請進來”兩方面雙管齊下。一方面,依託“世界寧波幫大會”、“深圳·寧波周”活動、“寧波與上海產業資本對接會”等招商活動,加強與浙商、甬商的聯繫;其中,“深圳·寧波周”現場簽約近900億元,創歷屆寧波周之最,寧波目前還計畫前往北京和廣州等地舉辦一系列投資推介活動。另一方面,每年通過浙洽會、甬港經濟論壇等重大主題活動,組織浙江尤其是寧波的在外投資商回鄉實地考察,真切地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共同暢想未來的廣闊前景。目前,寧波市經合局與40餘家遍佈國內的寧波商會建立了緊密聯繫,不斷擴展浙商、甬商“朋友圈”,與他們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紐帶。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寧波浙商回歸項目443個,實到資金511億元,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8.19%。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