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用腳步丈量歷史,尋找廣東最美的紅色風景

你看過繁花似錦、美麗富饒的廣東,

但你是否知道風景背後的動人秘密?

你看過高樓大廈、繁華現代的廣東,

可你是否踏訪過那些

比風景更動人的歷史足跡?

今天, 就讓我們循著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專題路線,

尋訪嶺南紅色蹤跡,

在美景中回顧歷史,

感受永遠年輕的革命精神。

廣州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廣州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

許多仁人志士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

創下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

留下不少革命活動的遺址遺跡。

“將成即毀原賞試, 雖敗猶榮應讚揚。

崗上紅花開滿地, 卅年前事永難忘。 ”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位於

中山三路較場北面的紅花崗,

是解放後為紀念1927年12月廣州起義中

英勇犧牲的烈士修建的紀念性公園。

莊嚴肅穆的陵墓大道、

直指雲天的紀念碑、

閃耀著歷史光輝的浮雕,

無不透露出宏偉的英雄氣魄。

在蒼松、翠柏、紅花映襯下,

周恩來總理題寫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八個金黃色大字更是赫然顯目。

◆ ◆ ◆ ◆ ◆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

“三元里前聲若雷,

千眾萬眾同時來。

因義生憤憤生勇, 鄉民合力強徒摧。 ”

三元里抗英鬥爭是近代中國人民

反侵略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鴉片戰爭時期,

三元里人民自發組織起來,

在古廟前誓師抗英,

譜寫了近代史光輝的一頁。

紀念館位於廣州市廣園中路34號,

這裡原是清初的一座道教神廟。

館內陳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

系統地介紹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史實,

有三星旗、繳獲的英軍軍服、大刀長矛、

伍紫垣印章等文物與資料 。

◆ ◆ ◆ ◆ ◆

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廣州市東部黃埔區的長洲島上,

是近代世界上最著名的軍校之一,

歷來被譽為“將帥的搖籃”,

是中國國民革命的聖地。

它與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皇家軍事學院、

俄國伏龍芝軍事學院堪稱世界四大著名軍校。

現在軍校舊址的紀念建築有

軍校正門、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

俱樂部、游泳池及東征烈士墓等。

黃埔軍校史跡豐富,山水相隔,

已初步重現昔日風姿,

既是遊覽的好去處,

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

東莞

鴉片戰爭博物館

鴉片戰爭博物館坐落於東莞市虎門,

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

虎門銷煙、鴉片戰爭,

當年林則徐為了打擊鴉片在中國的肆虐,

率軍民銷煙禦敵,在虎門海灘

當眾銷毀鴉片200多萬斤,

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

展示出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

行走在博物館內,細讀文物,

一幕幕畫面在腦海中呈現,

一聲聲哀嚎仿佛在耳邊迴響,

就像一個個警鐘,

提醒我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中山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坐落于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是孫中山故里旅遊區的核心景點之一。

翠亨村傍山瀕海,林木蔥蘢,氣候宜人,

1866年11月12日,

孫中山先生便誕生于此。

來到這裡猶如穿越時光,

它不僅是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的場所,

也是瞭解孫中山生活年代民俗的好地方。

孫中山故居是一棟漂亮的紅色小樓,

具有中西合璧、坐東朝西、

門多窗多、回環聯通的特色。

故居庭院南邊,栽植一株酸子樹,

是孫中山1883年從檀香山

帶回種子親手栽種的,

生勢茁壯茂盛,在故居周圍

還有孫中山青少年時活動過的遺跡。

汕尾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

世界上有兩個紅場,一個存在于前蘇聯,

另一個便在廣東汕尾海豐縣。

紅場面積不大卻內涵豐富,

一眼望去,氣勢恢宏的紅色建築,

正如那一段轟轟烈烈的革命歷史,

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

紅宮原為建於明代的海豐學宮,

1927年11月,海豐蘇維埃政府在這裡成立,

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在此誕生。

廣場大門上“紅場”二字,

由彭湃設計和題寫,

顯得氣勢雄偉,莊嚴肅穆。

紅場內清幽靜謐,斑駁的牆壁

和門扉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

場內正中央有一座澎湃同志的雕像,

身姿挺拔眉眼堅毅。

如今英烈已逝,但紅場的諸多文物

仍記載著他可歌可泣的奮鬥人生。

潮州

涵碧樓

你也許遊逛過詩情畫意的潮州西湖,

但你可知湖畔上還有一座涵碧樓?

走入西湖,走過虹橋,

一幢依山傍水的灰磚水泥結構的

洋式雙層小樓房對映湖心小亭,

構成了一幅迷人景色。

樓宇正面頂部中央“涵碧樓”三個灰塑字光彩熠熠。

這就是南昌起義軍進駐潮州,成立革命政權,

史稱“七日紅”的革命紀念地。

1925年共產黨參與領導東征軍進入潮州,

“八一”南昌軍建立紅色政權,設司令部,

9月23日進駐潮州,在群眾廣場

懲辦反革命分子,30日撤退,

史稱:“潮州七日紅”。

周恩來、周逸群等曾駐紮於此。

現樓中陳列著抗戰時期的一些重要文物,

珍貴而充實的圖片、資料

吸引著眾多海內外人士前來參觀訪問。

梅州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紀念園位於葉劍英元帥的故鄉

——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

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文化厚重,

傳頌著元帥兒時的故事,

展示著偉人的豐功偉績。

葉劍英紀念園是在元帥故居和紀念館的

基礎上經過整合、擴充而來,

紀念館以“少懷壯志”“全景情深”

“力挽狂瀾”“翰墨飄香”“百戰歸來”五大主題,

充分表現葉劍英偉大光榮的一生;

葉帥故居則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間農舍,

泥土石灰混合結構,共有15間房子,

其中4間為葉帥家所有,

青山綠水環抱之下,

給人以寧靜質樸之感。

肇慶

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

閱江樓位於在肇慶市端州區的西江河畔,

歷來是書院和文人墨客的吟詠之所。

1959年,根據朱德元帥的指示,

閱江樓被辟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

探秘館中,透過歷史照片、文物、

雕塑、繪畫、模型、電視專題片等,

依稀可見當年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戰鬥歷程。

眾所周知,葉挺獨立團被稱為“鐵軍”。

它是以葉挺為團長的獨立團,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

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一支革命武裝。

在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率先從廣東出發,

首戰碌田,奇襲汀泗橋,

大戰賀勝橋,攻佔武昌城,

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戰功。

站在閱江樓上憑欄遠眺,

西江秀色盡收眼底,滔滔江水,

帆影點點,青山藍天,

如同一幅無垠的詩畫在眼前徐徐展開,

歷史的聲音仿佛也綿延不絕。

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

但過去的歷史記憶猶新。

每一件珍貴的文物、

每一個耐人尋味的情景,

都曾讓我們熱淚盈眶,深受鼓舞。

我們應當經常回憶、深入思索,

默默汲取前行的力量。

素材來源丨南粵清風網、中國紅色旅遊網、潮州文物旅遊、肇慶文明網等

今日話題:說一個曾讓你感動落淚的紅色故事~

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

現在軍校舊址的紀念建築有

軍校正門、中山紀念碑、中山故居、

俱樂部、游泳池及東征烈士墓等。

黃埔軍校史跡豐富,山水相隔,

已初步重現昔日風姿,

既是遊覽的好去處,

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

東莞

鴉片戰爭博物館

鴉片戰爭博物館坐落於東莞市虎門,

是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

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臺舊址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鴉片戰爭時期的歷史見證。

虎門銷煙、鴉片戰爭,

當年林則徐為了打擊鴉片在中國的肆虐,

率軍民銷煙禦敵,在虎門海灘

當眾銷毀鴉片200多萬斤,

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的尊嚴,

展示出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決心。

行走在博物館內,細讀文物,

一幕幕畫面在腦海中呈現,

一聲聲哀嚎仿佛在耳邊迴響,

就像一個個警鐘,

提醒我們勿忘國恥,銘記歷史。

中山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坐落于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是孫中山故里旅遊區的核心景點之一。

翠亨村傍山瀕海,林木蔥蘢,氣候宜人,

1866年11月12日,

孫中山先生便誕生于此。

來到這裡猶如穿越時光,

它不僅是學習愛國主義精神的場所,

也是瞭解孫中山生活年代民俗的好地方。

孫中山故居是一棟漂亮的紅色小樓,

具有中西合璧、坐東朝西、

門多窗多、回環聯通的特色。

故居庭院南邊,栽植一株酸子樹,

是孫中山1883年從檀香山

帶回種子親手栽種的,

生勢茁壯茂盛,在故居周圍

還有孫中山青少年時活動過的遺跡。

汕尾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

世界上有兩個紅場,一個存在于前蘇聯,

另一個便在廣東汕尾海豐縣。

紅場面積不大卻內涵豐富,

一眼望去,氣勢恢宏的紅色建築,

正如那一段轟轟烈烈的革命歷史,

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

紅宮原為建於明代的海豐學宮,

1927年11月,海豐蘇維埃政府在這裡成立,

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在此誕生。

廣場大門上“紅場”二字,

由彭湃設計和題寫,

顯得氣勢雄偉,莊嚴肅穆。

紅場內清幽靜謐,斑駁的牆壁

和門扉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

場內正中央有一座澎湃同志的雕像,

身姿挺拔眉眼堅毅。

如今英烈已逝,但紅場的諸多文物

仍記載著他可歌可泣的奮鬥人生。

潮州

涵碧樓

你也許遊逛過詩情畫意的潮州西湖,

但你可知湖畔上還有一座涵碧樓?

走入西湖,走過虹橋,

一幢依山傍水的灰磚水泥結構的

洋式雙層小樓房對映湖心小亭,

構成了一幅迷人景色。

樓宇正面頂部中央“涵碧樓”三個灰塑字光彩熠熠。

這就是南昌起義軍進駐潮州,成立革命政權,

史稱“七日紅”的革命紀念地。

1925年共產黨參與領導東征軍進入潮州,

“八一”南昌軍建立紅色政權,設司令部,

9月23日進駐潮州,在群眾廣場

懲辦反革命分子,30日撤退,

史稱:“潮州七日紅”。

周恩來、周逸群等曾駐紮於此。

現樓中陳列著抗戰時期的一些重要文物,

珍貴而充實的圖片、資料

吸引著眾多海內外人士前來參觀訪問。

梅州

葉劍英紀念園

葉劍英紀念園位於葉劍英元帥的故鄉

——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

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文化厚重,

傳頌著元帥兒時的故事,

展示著偉人的豐功偉績。

葉劍英紀念園是在元帥故居和紀念館的

基礎上經過整合、擴充而來,

紀念館以“少懷壯志”“全景情深”

“力挽狂瀾”“翰墨飄香”“百戰歸來”五大主題,

充分表現葉劍英偉大光榮的一生;

葉帥故居則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間農舍,

泥土石灰混合結構,共有15間房子,

其中4間為葉帥家所有,

青山綠水環抱之下,

給人以寧靜質樸之感。

肇慶

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

閱江樓位於在肇慶市端州區的西江河畔,

歷來是書院和文人墨客的吟詠之所。

1959年,根據朱德元帥的指示,

閱江樓被辟為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

探秘館中,透過歷史照片、文物、

雕塑、繪畫、模型、電視專題片等,

依稀可見當年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戰鬥歷程。

眾所周知,葉挺獨立團被稱為“鐵軍”。

它是以葉挺為團長的獨立團,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

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一支革命武裝。

在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率先從廣東出發,

首戰碌田,奇襲汀泗橋,

大戰賀勝橋,攻佔武昌城,

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戰功。

站在閱江樓上憑欄遠眺,

西江秀色盡收眼底,滔滔江水,

帆影點點,青山藍天,

如同一幅無垠的詩畫在眼前徐徐展開,

歷史的聲音仿佛也綿延不絕。

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

但過去的歷史記憶猶新。

每一件珍貴的文物、

每一個耐人尋味的情景,

都曾讓我們熱淚盈眶,深受鼓舞。

我們應當經常回憶、深入思索,

默默汲取前行的力量。

素材來源丨南粵清風網、中國紅色旅遊網、潮州文物旅遊、肇慶文明網等

今日話題:說一個曾讓你感動落淚的紅色故事~

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