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泥盆紀的巔峰對決:恐魚VS鄧氏魚

具有『行走的十萬個為什麼』之稱的知奇小朋友最近對魚類的進化特別感興趣, 尤其是對〖魚類時代〗海洋霸主地位的爭奪。

“爸爸, 你看, 侏羅紀的霸主是恐龍, 那泥盆紀的霸主就是恐魚唄, 都有個‘恐’字嘛, 有‘恐’字的就是霸主。 ”知奇理直氣壯地對D叔說。

D叔笑著摸摸知奇的頭說:“你還是真是能狡辯呢, 那我們就來場實力大比拼吧, 你來扮演恐魚, 我來扮演鄧氏魚, 看誰最後能勝出, 勝出的就是霸主, 好不好?”

“好啊, 聽起來挺有意思的, 看我恐魚不吃了你鄧氏魚!”知奇自信地說。

“哼哼!”D叔學了下李小龍摸鼻子的動作,

“那就放馬過來吧!”

泥盆紀海洋霸主爭奪戰

歡迎來到泥盆紀海洋霸主爭奪戰現場, 現在出場的是我們的實力選手:古代海洋統治者『恐魚』, 由我們的知奇小朋友強烈推薦。 即將走進現場的是所向無敵的水中霸王『鄧氏魚』, 由D叔給它做堅強後盾。 雙方基本情況如下,

真是可謂勢均力敵。 話不多說, 我們比賽開始。

恐魚

體長:11米

大嘴:1米

頜骨強壯

牙齒鋒利

鄧氏魚

體長:8~10米

重量:4噸

咬合力驚人

海洋霸主

恐魚

恐魚首先發起攻擊, 它憑藉最早出現於志留紀晚期, 是較為原始的盾皮魚類, 在泥盆紀繁盛一時, 統治著當時的古代海洋。 它擁有長達 11 米多的身軀, 1米多寬的大嘴。 它的上下頜可以自由活動, 頜骨非常強壯, 牙齒尖銳鋒利, 一旦被它咬住, 便會葬身魚腹, 絲毫沒有逃生的可能。

鄧氏魚

鄧氏魚也不是吃素的, 它是生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的重量級選手, 體長約9米, 重量可達6噸。 它擁有驚人的咬合力, 任何物種在它強大的“粉碎機”前都不堪一擊, 被視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 鄧氏魚紡錘形的身軀更接近于現代魚類的體形, 真時不愧為泥盆紀的頂級掠食者。

爭奪戰評委會討論決定如下

其實恐魚和鄧氏魚“本是同根生”,

都屬於盾皮魚綱節甲魚目恐魚科。 說起來鄧氏魚還得叫恐魚一聲“大表哥”呢!但是鄧氏魚在進化中取得了先機。

現評分如下:

盾皮魚類都有厚重的骨甲, 但鄧氏魚的頸部率先進化出了關節, 使得頭部可以單獨活動, 這大大提高了鄧氏魚的捕獵效率。 +1分

鄧氏魚還不挑食, 鯊魚、硬骨魚、三葉蟲、菊石、鸚鵡螺、盾皮魚等, 通通來者不拒, 軟硬通吃, 全部下肚。 +1分

面對盾皮魚類厚重的鎧甲, 鄧氏魚進化出了更強的咬合力, 面對敵手“哢吧哢吧”全部咬碎, 以一口好牙領先。 +1分

恐魚和鄧氏魚這兩位食物鏈頂端的霸主都曾經盛極一時, 但鄧氏魚憑藉進化出更加適應環境的生活習性和強有力武器, 最終獲得〖泥盆紀海洋霸主〗的地位。

鼓掌!鼓掌!

然而,巨大笨重的身軀極大地影響了鄧氏魚的游泳速度和靈敏度,使它在進化過程中漸漸輸給了小小的鯊魚和其他肉食魚類。

再加上泥盆紀末期地球的環境變化,最終使得它離開了生物繁衍進化的舞臺 。

▲尷尬了,被鯊魚給領先了

本故事為公益科普傳播使用

圖片源自網路,感謝圖片的拍制者

歡迎關注『宇宙科學小鎮』頭條號

鼓掌!鼓掌!

然而,巨大笨重的身軀極大地影響了鄧氏魚的游泳速度和靈敏度,使它在進化過程中漸漸輸給了小小的鯊魚和其他肉食魚類。

再加上泥盆紀末期地球的環境變化,最終使得它離開了生物繁衍進化的舞臺 。

▲尷尬了,被鯊魚給領先了

本故事為公益科普傳播使用

圖片源自網路,感謝圖片的拍制者

歡迎關注『宇宙科學小鎮』頭條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