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生兩孩 解決後顧之憂是關鍵(民生連線)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效果相當明顯

3月11日, 在兩會記者會上,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談到全面兩孩政策時表示:“從一年多的情況來看, 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 一句話叫做成效初顯, 一句話叫做符合預判。 ”

全面兩孩政策, 從實施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 情況怎麼樣?咱先別看數位, 單從記者周圍的朋友來看, 這個變化真是太大了!兩年前, 有同事生了雙胞胎, 其他人那叫一個羡慕!因為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太稀少了, 想生沒有指標。 現在再看看朋友圈, 簡直就是“千樹萬樹梨花開”, 兩孩幾乎成了年輕夫婦的“標配”, 到處都是曬娃的。

全面兩孩政策順應民意, 得到積極回應也是在預料之中。 資料顯示, 截至去年年底, 全國住院分娩的嬰兒活產數是1846萬,

這個數字是2000年以來我國出生規模最大, 比“十二五”期間年均出生人口數增加了140萬。 去年的總和生育率達到1.7%, 而新世紀以來, 總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間徘徊。 “這幾個資料說明,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 ”王培安說。

實際上, 想生二孩的人, 比已經生了二孩的還要多得多。 為什麼想生卻沒有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年齡大了, 生起來費勁;有的是想生不敢生, 自己要工作, 沒人給帶;也有的是想生, 但還沒來得及生……

怎樣才能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 讓想生二孩的媽媽們實現願望, 不但能生, 還把娃養好帶好?記者採訪了代表委員, 看看他們是怎樣支招的。

配套政策要跟上, 提高“生育福利”

人稱“憂民哥”的廣東中山紀念中學原校長賀優琳代表,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10年來, 一直在關注生育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 適應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加強生育醫療保健服務。 他呼籲有關部門制定好全面兩孩的配套政策:“如今生兩孩的幾乎都是30歲以上的高齡孕產婦, 從建檔到生產要做更多檢查, 這一塊能不能由財政來購買服務或者減免, 並擴大醫保報銷範圍?”

賀優琳所在的珠三角地區, 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 因為戶口不在當地, 不少人到醫院建檔存在困難。 他建議打通各地戶口、醫保、民政等部門資訊壁壘, 推動聯網共用, 實現人口和生育福利的互通、互認、結算。

北京兒童心血管診治中心主任劉迎龍委員說,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

高齡產婦比以前增多, 從統計來看, 新生兒出現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增大了。 建議加強出生人口監測預測, 強化產前指導和診斷能力, 免費提供胎兒篩查, 提高對危重孕產婦和患先天性疾病新生兒的救治水準。

按照國家衛計委提供的數字, 符合全面兩孩政策的目標人群有9000萬人, 其中30歲以上的占了2/3, 屬於臨床的高齡產婦。 大家都想到大醫院建檔生產, 以保證母嬰平安, 導致大醫院產床緊張, 建檔困難。

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表示, 將通過加強省市縣婦幼保健機構建設、醫院內部挖掘潛力等方式, 在“十三五”期間增加產科床位8.9萬張, 基本滿足生育需求;加強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 建立綠色通道, 確保母嬰安全;加強兒科醫生、助產士等緊缺人才培養,在職稱評定、待遇上向緊缺崗位傾斜;打造全程服務鏈,使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孕期檢查、住院分娩、兒童保健、預防接種等各個環節的全程式服務更細心、更貼心。

今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並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這將有利於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建檔生產,醫保報銷比例也將提高,減輕人們的負擔。

照料兩孩,媽媽為難,社會要搭把手

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較高,生了兩孩後,母親既要照顧兩個孩子,又要上班,難以兼顧,尤其是入幼稚園前0—3歲嬰幼兒的照料問題比較突出。女性因生育兩孩帶來的就業歧視並不少見,影響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就業困難、經濟負擔、照料負擔像三座山,壓在她們心頭與肩頭。”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曉駟委員說。

孟曉駟認為,幫助女性平衡工作與生育,有利於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她建議,加大對公共托幼設施及服務的財政投入,尤其是0—3歲嬰幼兒的公共托幼服務。“過去,政府機關、企業都有母嬰室,這其實是一種特別好的方式,女員工短暫離崗哺育孩子,非但沒有讓她們的工作表現變差,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有的代表委員表示,月嫂數量緊缺,遠沒有滿足需求。建議增加勞動力市場的月嫂供給,有關部門可進行專業培訓,鼓勵社會資本在年輕職業女性密集地區創辦日托中心,或者鼓勵職工人數較多的企業和單位自辦母嬰室。

賀優琳認為,母嬰室和幼兒照料室應該成為員工福利的標配。“放一些玩具和遊戲設施,找一兩名保育員,幫員工代為照看嬰幼兒,解決工作和照看孩子的衝突。”

王培安表示,中央高度重視研究解決群眾養育子女的後顧之憂,明確提出要構建家庭發展支持體系,鼓勵按政策生育。一些地方積極探索解決群眾生養子女面臨的突出問題,如南京市政府推進小學彈性離校,學校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上海市婦聯將牽頭建設社區幼兒託管點,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等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下一步,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社會保障、住房、就業等政策,優先配置婦幼保健、托幼、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保持適度生育水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從長遠看,全面兩孩相關政策會越來越好,生育的煩惱會越來越少。怎麼樣,您要是想生的話就抓緊吧。

廣東中山紀念中學原校長賀優琳代表

北京兒童心血管診治中心主任劉迎龍委員

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曉駟委員

確保母嬰安全;加強兒科醫生、助產士等緊缺人才培養,在職稱評定、待遇上向緊缺崗位傾斜;打造全程服務鏈,使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孕期檢查、住院分娩、兒童保健、預防接種等各個環節的全程式服務更細心、更貼心。

今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並實現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這將有利於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建檔生產,醫保報銷比例也將提高,減輕人們的負擔。

照料兩孩,媽媽為難,社會要搭把手

我國女性勞動參與率較高,生了兩孩後,母親既要照顧兩個孩子,又要上班,難以兼顧,尤其是入幼稚園前0—3歲嬰幼兒的照料問題比較突出。女性因生育兩孩帶來的就業歧視並不少見,影響了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就業困難、經濟負擔、照料負擔像三座山,壓在她們心頭與肩頭。”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曉駟委員說。

孟曉駟認為,幫助女性平衡工作與生育,有利於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她建議,加大對公共托幼設施及服務的財政投入,尤其是0—3歲嬰幼兒的公共托幼服務。“過去,政府機關、企業都有母嬰室,這其實是一種特別好的方式,女員工短暫離崗哺育孩子,非但沒有讓她們的工作表現變差,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有的代表委員表示,月嫂數量緊缺,遠沒有滿足需求。建議增加勞動力市場的月嫂供給,有關部門可進行專業培訓,鼓勵社會資本在年輕職業女性密集地區創辦日托中心,或者鼓勵職工人數較多的企業和單位自辦母嬰室。

賀優琳認為,母嬰室和幼兒照料室應該成為員工福利的標配。“放一些玩具和遊戲設施,找一兩名保育員,幫員工代為照看嬰幼兒,解決工作和照看孩子的衝突。”

王培安表示,中央高度重視研究解決群眾養育子女的後顧之憂,明確提出要構建家庭發展支持體系,鼓勵按政策生育。一些地方積極探索解決群眾生養子女面臨的突出問題,如南京市政府推進小學彈性離校,學校為學生提供延時照顧服務,上海市婦聯將牽頭建設社區幼兒託管點,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等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下一步,將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社會保障、住房、就業等政策,優先配置婦幼保健、托幼、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保持適度生育水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從長遠看,全面兩孩相關政策會越來越好,生育的煩惱會越來越少。怎麼樣,您要是想生的話就抓緊吧。

廣東中山紀念中學原校長賀優琳代表

北京兒童心血管診治中心主任劉迎龍委員

全國婦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曉駟委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