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年人散步也應有方法

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 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 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只有步子大,

胳膊甩開, 全身活動, 才能調節全身各個器官的功能, 促進新陳代謝。 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後進行, 每天2-3次, 每次半小時以上

肥胖者:長距離疾步走。 宜長距離行走, 每天兩次, 每次一小時。 步行速度要快一些, 這樣可以使血液內游離脂肪酸充分燃燒, 脂肪細泡不斷萎縮, 從而減輕體重。

失眠者:睡前緩行半小時。 晚上睡前15分鐘散步, 緩行半小時, 可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

高血壓患者:腳掌著地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散步, 步速以中速為宜, 行走時上身要挺直, 否則會壓迫胸部, 影響心臟功能, 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 要前腳掌著地, 不要後腳跟先著地, 因為這樣會使大腦處於不停地振動, 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冠心病者:緩走慢行。

冠心病患者散步不要過快, 以免誘發心絞痛。 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 每天2-3次, 每次半小時。 長期堅持可以促進冠狀動脈側支迴圈形成, 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 並減輕血管硬化。

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儘量大, 挺胸擺臂, 用力甩腿, 時間最好在餐後進行, 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 每次行走半小時或者一小時為宜。 但是對於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應避開胰島素作用的高峰時間, 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行走一般選擇在餐後半小時, 而且活動時間也不要超過一小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