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殲擊車的末裔們:T92輕型坦克

節選自 由“好高騖遠”到“腳踏實地”-----冷戰中美國對坦克殲擊車技術方向的探索

原作者 元佑

前言

從軍事裝備技術的發展角度來講, 展望未來的需求是一項複雜的工作, 它必須適應預計的國家安全目標以及預計的威脅, 而這兩者均可能出現突如其來的重大變化-----這一點在美國戰後坦克殲擊車的研製脈絡中體現得非常鮮明。 作為戰後美國坦克殲擊車的第一代產品, M50與M56都是“應急”味道非常濃厚的裝備--------這種“應急”不僅僅體現在其預定的作戰用途上, 更體現在設計的倉促性上。 事實上, 對於一個和歐洲大陸隔離並在世界範圍內自認承擔“安全義務”的超級大國來說,

其對地面裝甲機械化裝備重要作用的認識, 與對海軍和空軍相應裝備的要求相比, 顯然是重視不夠的。 所以, 從一開始, 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就將各自手中的M56和M50視為一種過渡性裝備-----在真正令人滿意的東西出現前, 暫時填補空缺之用。 然而, 過渡性裝備的定位也就意味著一種無奈, M50與M56僅僅解決了有無問題, 但在純軍事意義上, 對於輕型坦克殲擊車的需求, 卻在歐洲的冷戰對峙中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強烈了,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則非常簡單-----鐵幕兩側, 北約對於“前沿防禦”、華約對於“短期戰爭”的強烈軍事政治訴求, 都決定了這一點。

從T92的“幻滅”說起

通過朝鮮戰爭的教訓使得美國軍方相當清楚,

一旦戰爭突然爆發, 既便是戰備程度最好的重型坦克部隊也只能在----24-72小時-----這樣一個時間範圍內趕到前線, 而在此之前, 先期部屬於邊界防線的部隊, 除了有限的重型坦克外, 只能得到反坦克火箭筒和少量輕型坦克支援的局面不但無法令人忍受, 而且將是災難性的。 事實上, 自“前沿防禦”的戰略被固化後, 這樣一種印像在美國軍方的腦海中不斷深入-----抵抗蘇聯軍隊的全面攻擊, 本質上是一場核威懾條件下的反坦克戰役, 他們急需為邊界防禦部隊提供大量各種形式的防禦性反坦克武器。 而在這其中一種由先進技術裝備起來, 擁有高機動性和高戰鬥效能的坦克殲擊車的地位尤為關鍵------這種作戰車輛必須在防禦性的反坦克作戰中,
擁有比坦克更高的反坦克效能, 同時又不能是M56那種倉促的簡易設計, 至於M50那種對於扮演火力支援角色要比反坦克角色更為熱心的“怪物”則更不可取。 同時在硬幣的另一面, 蘇聯方面對於打一場“短期戰爭”, 而且為此不惜用“大錘砸核桃”的強烈訴求, 也決定了美國人必需為其在中歐前線的部隊提供一種現代化且作戰用途只限於反坦克的專用坦克殲擊車------這種機械化作戰車輛不但不能再是輕型坦克的翻版或是簡化版, 而且必須擁有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 以保證技術效率的最大化。

朝鮮戰爭結束後, 除了M56、M50兩種過渡性型號之外, 美國軍方對獲得現代化輕型坦克殲擊車的嘗試, 其實一直在不斷進行中。 比如1956年出現的先進但卻怪異的失敗作品T-92就是如此。 航空武器聯合公司(AAI)的T92方案是一個地道的反傳統設計-----乾脆搞了一個怪異的無人武器站(以時代標準的確稱得上是”怪異“), 一門外置式76mm坦克炮被夾在了兩個小型遙控機槍塔中間,

4枚一組的彈夾式自動裝彈機保證了一定的火力持續性(低矮的分離式炮塔, 炮塔兩邊各有一個獨立的指揮塔, 指揮塔上裝備7.62毫米並列機槍)。 當然這絕非心血來潮的突發奇想, 更不意味著古老的多炮塔風格再次復蘇, 而是技術進步條件下的理性選擇。 事實上, 對輕型坦克的設計要特別突出重點防護的原則, 如果還要求具備空降能力的話就更是如此, 但如何將這個簡單的原則落到實處卻蘊涵著大學問:受重量條件限制, 如果不能作到裝甲防護的面面俱到, 那麼在武器系統與乘員間當然要選擇後者, 而選擇後者最明智的作法無非就是如此----將全部乘員移入裝甲車體, 儘量拆除炮塔的裝甲板, 以便擠出那緊巴巴的戰鬥全重配額。但問題在於,T92本身是按照抗衡T-34/85標準設計的,而在樣車下線的1957年,社會主義陣營(乃至亞非拉地區的民族主義解放運動武裝)開始全面換裝下一代的T-54/55,76mm炮對此已經無能為力(況且更新型的蘇聯坦克還在源源不斷的湧現)。面對未來戰場形勢的變化,T92至少需要一門90mm口徑以上的高膛壓火炮,可惜這種要求對該車的設計冗餘度來講是不可能的------76mm口徑已經是個上限。結果,T92僅僅停留在樣車階段,沒能進入量產。

T92輕型坦克樣車

事實上,T92的流產既意味著一個幻想的破滅-----如果要在一個輕型裝甲底盤上按照坦克那樣正經八百地設計,那麼高度的戰略部署能力、靈活的戰術機動性與大口徑長身管高膛壓火炮是註定無法兼顧的(至少在當時技術條件下的確如此),但同時也指明了未來的方向------由某種採用半自動方式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武裝起來的輕型裝甲車,似乎才是明智之選。與純人工操控的手動制導方式相比,採用半自動方式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在發射出去之後,射手需要完成的全部動作,就是不管目標怎樣運動,都應當始終將瞄準鏡視軸線對準目標,不管瞄準線怎樣移動,導彈都將沿瞄準線飛行。這一點是通過一個複雜的控制箱實觀的,控制箱內裝有紅外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可以探測到位於瞄準鏡視界範圍內的導彈所發出的火光,並問相應的資訊傳輸裝置發出電信號,資訊傳輸裝置通過導線將修正指令傳到導彈上,“通知”導彈移動到瞄準線上。當導彈與瞄準線重合時,修正指令消失,導彈即可徑直向前飛抵目標。顯爾易見,這種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和輕型裝甲戰鬥車輛在戰鬥全重與傑出反坦克火力性能間的尖銳矛盾,同時還能獲得此前一直不敢想像的遠端精確打擊能力。美國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作的。再加上

艾森豪時代為了穩定國防開支,不再強調發展常規力量,而只強調核武器的威懾和實戰潛力的“新面貌”政策。1953年10月的一份備忘錄顯示,艾森豪政府要求今後為各軍種普遍裝備核武器,未來的戰爭主要由美國的盟國動用各自的地面部隊,在美國的空軍和海軍支援下去進行),隨著甘迺迪政府的上臺一去不復返,替而代之以重視常規力量特別是地面力量建設的“靈活反應”策略(甘迺迪政府把“靈活反應”當作其國防政策的基礎,要求美國以相應的力量去對付各種程度的蘇聯軍事威脅。只要能在不升級到核戰爭的前提條件下,保持地緣政治結構的穩定,就將取得勝利),其中中歐地區按照實施“靈活反應”戰略的邏輯,這裡的北約常規力量將得到大大加強,以使其在大規模蘇聯裝甲集群的衝擊下能進行較長時間的遲滯作戰,這使包括現代化坦克殲擊車在內的常規地面裝備的研製裝備,受到了重新重視和大力支持。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前方的道路就是筆直的。

以便擠出那緊巴巴的戰鬥全重配額。但問題在於,T92本身是按照抗衡T-34/85標準設計的,而在樣車下線的1957年,社會主義陣營(乃至亞非拉地區的民族主義解放運動武裝)開始全面換裝下一代的T-54/55,76mm炮對此已經無能為力(況且更新型的蘇聯坦克還在源源不斷的湧現)。面對未來戰場形勢的變化,T92至少需要一門90mm口徑以上的高膛壓火炮,可惜這種要求對該車的設計冗餘度來講是不可能的------76mm口徑已經是個上限。結果,T92僅僅停留在樣車階段,沒能進入量產。

T92輕型坦克樣車

事實上,T92的流產既意味著一個幻想的破滅-----如果要在一個輕型裝甲底盤上按照坦克那樣正經八百地設計,那麼高度的戰略部署能力、靈活的戰術機動性與大口徑長身管高膛壓火炮是註定無法兼顧的(至少在當時技術條件下的確如此),但同時也指明了未來的方向------由某種採用半自動方式制導的反坦克導彈武裝起來的輕型裝甲車,似乎才是明智之選。與純人工操控的手動制導方式相比,採用半自動方式制導的反坦克導彈,在發射出去之後,射手需要完成的全部動作,就是不管目標怎樣運動,都應當始終將瞄準鏡視軸線對準目標,不管瞄準線怎樣移動,導彈都將沿瞄準線飛行。這一點是通過一個複雜的控制箱實觀的,控制箱內裝有紅外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可以探測到位於瞄準鏡視界範圍內的導彈所發出的火光,並問相應的資訊傳輸裝置發出電信號,資訊傳輸裝置通過導線將修正指令傳到導彈上,“通知”導彈移動到瞄準線上。當導彈與瞄準線重合時,修正指令消失,導彈即可徑直向前飛抵目標。顯爾易見,這種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和輕型裝甲戰鬥車輛在戰鬥全重與傑出反坦克火力性能間的尖銳矛盾,同時還能獲得此前一直不敢想像的遠端精確打擊能力。美國人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作的。再加上

艾森豪時代為了穩定國防開支,不再強調發展常規力量,而只強調核武器的威懾和實戰潛力的“新面貌”政策。1953年10月的一份備忘錄顯示,艾森豪政府要求今後為各軍種普遍裝備核武器,未來的戰爭主要由美國的盟國動用各自的地面部隊,在美國的空軍和海軍支援下去進行),隨著甘迺迪政府的上臺一去不復返,替而代之以重視常規力量特別是地面力量建設的“靈活反應”策略(甘迺迪政府把“靈活反應”當作其國防政策的基礎,要求美國以相應的力量去對付各種程度的蘇聯軍事威脅。只要能在不升級到核戰爭的前提條件下,保持地緣政治結構的穩定,就將取得勝利),其中中歐地區按照實施“靈活反應”戰略的邏輯,這裡的北約常規力量將得到大大加強,以使其在大規模蘇聯裝甲集群的衝擊下能進行較長時間的遲滯作戰,這使包括現代化坦克殲擊車在內的常規地面裝備的研製裝備,受到了重新重視和大力支持。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前方的道路就是筆直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