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感動!墨脫背崩鄉學生們有個“瑪米更拉”……

林海歡暢, 雲霧升騰, 在朗朗的讀書聲中, 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墨脫邊陲。

“叮鈴鈴——”伴隨著悅耳的鈴聲, “墨脫戍邊模範營”三級軍士長周國仁和往常一樣, 走進背崩鄉中心小學五年級教室, 開始了他的授課。 這樣的場景, 在墨脫縣背崩鄉中心小學反反復複上演了18年。

從2000年開始, 周國仁就在這個中心小學義務支教, 所教的學生有1680名考上初中, 179名考上大學。 很多學生畢業後返回墨脫, 進入了各個領域工作, 成了墨脫經濟社會發展、穩邊固邊興邊的主力軍。

圖為教師節來臨之際, 背崩鄉中心小學學生代表德吉玉珍為周國仁系上紅領巾, 祝他節日快樂。 記者 麥正偉 攝

用文化點亮希望

首先, 讓我們把鏡頭重播至1999年9月。

那天, 在營門口站崗的戰士周國仁發現, 當時本該在學校上課的孩子卻在放騾馬、打豬草。 周國仁一打聽, 才得知背崩鄉僅有的一所小學,

常因沒有老師而被迫停課。 那時, 由於不通公路進出墨脫一趟需要三四天, 物資全靠人背馬馱。 很多老師忍受不了艱苦的條件, 就想方設法“走”了。

看著那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 周國仁心裡不是滋味。 內地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坐在明亮的教室裡讀書, 他們卻失學在家幹農活。

“再窮不能窮教育, 不能讓孩子沒學上啊!”攜筆從戎的周國仁主動請纓, 把擔任代課老師的想法與部隊領導一說, 教導員尚天雲拍手贊成:“墨脫落後, 關鍵在思想、根子在教育。 強邊富民首先要富腦子, 我們要盡自己所能, 讓孩子們接受教育。 ”

上課第一天, 周國仁懵了。 任憑他使出渾身解數, 可孩子們總是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這些門巴族孩子根本聽不懂漢語,

他們講門巴語, 周國仁聽得也是雲裡霧裡。

要教好孩子們, 必須打破語言障礙。 為了學好門巴語, 周國仁就拜當地懂漢語的老門巴為師, 門巴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靠的是口口相傳。 周國仁就用中文拼音代替門巴話, 進行“音譯”, 整整記錄了10余萬字的翻譯對照筆記, 近似手寫了一本門漢“雙語詞典”, 才漸漸打通了他和孩子們之間的交流鴻溝。

當時的墨脫不通公路, 大雪封山長達8個月之久, 教育資源極其匱乏。 學校沒有合適的雙語教材, 周國仁就自己摸索編寫, 托在內地休假的戰友代買;沒有粉筆, 他把木材燒成炭使用;桌椅緊張, 他就和戰友上山砍樹自己製作……因為他知道, 教育是一個民族興旺發展的源泉, 孩子們是點亮邊關文明的希望。

但由於“讀書不如誦經、上學不如挖山貨”的落後思想影響, 當時背崩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還不足20%。 周國仁就翻山越嶺, 走村入戶進行宣傳與勸說, 一次不行, 兩次, 三次……可勸說的效果總是不明顯。

“只有讓群眾相信科學, 才情願送孩子上學。 ”在一次宣傳途中, 周國仁發現村民羅布的妻子患了重病, 卻不去找醫生救治, 而是請人在家作法事驅鬼。 周國仁仔細查看了羅布妻子措姆的症狀, 勸羅布趕快把人送到醫院, 可他不但不信周國仁的話, 還把周國仁轟了出來。 羅布說:“生病是鬼纏身, 找醫生沒有用!”眼看著措姆疼得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大哭大叫, 周國仁急得一邊聯繫營部醫生, 一邊在門外大聲相勸。

幸虧部隊醫生及時趕到, 才救了措姆一命。 事後, 羅布來到部隊含著感激的淚給周國仁獻上潔白的哈達, 親自把兒子交到了周國仁的手中。 在羅布的影響下, 當地群眾紛紛把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送到了學校。 他們說:“解放軍給我們送文化, 孩子學到科技知識, 走到哪裡都不怕。 ”

用心血撫育桃李

儘管部隊工作很忙, 但周國仁都合理分配時間, 從來沒有耽誤學生一節課。 由於師資力量不足, 孩子們的學習“欠帳”比較多。 放學後, 周國仁就加班加點為孩子們補課。 嚴寒酷暑, 颳風下雨, 周國仁反反復複來回於部隊和學校之間。

那年, 品學兼優的學生白瑪央宗, 受到父母離異的打擊, 成績一落千丈, 周國仁就耐心開導, 連續6天“形影不離”, 使她重拾繼續生活的信心,努力讀書,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背崩村學生伍金羅布家庭極其貧寒,相依為命的母親不幸病倒,伍金羅布被迫輟學,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周國仁瞭解情況後,當即拿出自己的津貼,並號召戰友進行捐助,讓伍金羅布又回到自己渴望的校園。

有夢就有天堂。2003年7月,是墨脫群眾難忘的日子。周國仁教的學生全部考入初中,其中還有7人考入了內地西藏班。“不要說在背崩小學,就是在墨脫縣,也是史無前例的。”背崩鄉的領導告訴記者,學生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掛滿了周國仁的脖子。

周國仁愛這片大山中的孩子們,孩子們更愛他們的“瑪米更拉”(意為“穿軍裝的老師”)。周國仁的挎包經常會被偷偷放進一些蘑菇、橘子、芭蕉等山貨。每當周國仁休假,孩子和家長們經常到營裡“追問”:“周老師走了嗎?周老師還會回來嗎?”以至於部隊領導在大門口專門貼了一張“周國仁只是休假,請同學們放心,他還會回來。”的通告。

2003年,周國仁一級士官服役期期滿,即將退出現役。墨脫縣的領導急了,學生和家長更急了。學生、家長、老師和縣鄉領導600多人聯名上書,委託墨脫縣教育局局長桑阿曲傑、背崩鄉中心小學老校長仁欽羅布到林芝向軍分區領導彙報。兩人跋涉4天3夜趕到林芝軍分區,終於把周國仁留了下來。百姓四次“聯名上書留國仁”的事情在墨脫流傳甚廣。

周國仁用淳樸的愛點亮了邊關的文明,他傾心育桃李的腳步從未停止。在周國仁休假時,部隊就選派文化素質高、思想道德好的官兵到學校接替周國仁任教。“兵老師”的接力棒從未間斷。對此,墨脫縣委書記旺東說:“墨脫的教育事業不落人後,駐軍功不可沒。”

用堅守感染學生

如今,周國仁是部隊裡最老的兵了。學校的老師換了一茬茬,而他依然在這裡堅守。守墨脫苦不苦?雪域孤島,枕戈邊關,答案不言而喻。

18年,周國仁把人生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墨脫,獻給了這裡的孩子們。墨脫的生死路周國仁闖了46次,墨脫的邊防線他走了103趟,先後拒絕地方10餘次高薪聘請,錯過戀人的相望,錯過親人的告別,錯過女兒的第一聲“爸爸”……但周國仁從不後悔,看著那些門巴族孩子一個個成長起來,發光發熱,周國仁從心底裡道出兩個字:“值得!”

背崩鄉格林村的丹真次旺,從上周國仁課的第一天,心裡就埋下了參軍衛國的種子。如今,他已從中山大學的國防生隊伍裡光榮畢業,被分配在日喀則工作,9月6日給周國仁打電話說,他正在北京進行崗前培訓,祝周國仁教師節快樂!

現在,背崩鄉中心小學的教師桑吉旺姆、次傑、梅朵都曾經是周國仁教過的門巴族孩子。他們去外地讀書時,心裡也一直念著他們的周老師。完成學業後,他們毅然回到了墨脫,與周國仁一起在這偏僻的鄉村教書育人。對此,很多人不理解,他們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有了出息,不在外面闖一番天地,卻又回到了墨脫。他們的回答很簡單:“與周老師感情太深,不能讓他一個人在這裡堅守。”

使她重拾繼續生活的信心,努力讀書,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背崩村學生伍金羅布家庭極其貧寒,相依為命的母親不幸病倒,伍金羅布被迫輟學,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周國仁瞭解情況後,當即拿出自己的津貼,並號召戰友進行捐助,讓伍金羅布又回到自己渴望的校園。

有夢就有天堂。2003年7月,是墨脫群眾難忘的日子。周國仁教的學生全部考入初中,其中還有7人考入了內地西藏班。“不要說在背崩小學,就是在墨脫縣,也是史無前例的。”背崩鄉的領導告訴記者,學生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一條條潔白的哈達掛滿了周國仁的脖子。

周國仁愛這片大山中的孩子們,孩子們更愛他們的“瑪米更拉”(意為“穿軍裝的老師”)。周國仁的挎包經常會被偷偷放進一些蘑菇、橘子、芭蕉等山貨。每當周國仁休假,孩子和家長們經常到營裡“追問”:“周老師走了嗎?周老師還會回來嗎?”以至於部隊領導在大門口專門貼了一張“周國仁只是休假,請同學們放心,他還會回來。”的通告。

2003年,周國仁一級士官服役期期滿,即將退出現役。墨脫縣的領導急了,學生和家長更急了。學生、家長、老師和縣鄉領導600多人聯名上書,委託墨脫縣教育局局長桑阿曲傑、背崩鄉中心小學老校長仁欽羅布到林芝向軍分區領導彙報。兩人跋涉4天3夜趕到林芝軍分區,終於把周國仁留了下來。百姓四次“聯名上書留國仁”的事情在墨脫流傳甚廣。

周國仁用淳樸的愛點亮了邊關的文明,他傾心育桃李的腳步從未停止。在周國仁休假時,部隊就選派文化素質高、思想道德好的官兵到學校接替周國仁任教。“兵老師”的接力棒從未間斷。對此,墨脫縣委書記旺東說:“墨脫的教育事業不落人後,駐軍功不可沒。”

用堅守感染學生

如今,周國仁是部隊裡最老的兵了。學校的老師換了一茬茬,而他依然在這裡堅守。守墨脫苦不苦?雪域孤島,枕戈邊關,答案不言而喻。

18年,周國仁把人生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墨脫,獻給了這裡的孩子們。墨脫的生死路周國仁闖了46次,墨脫的邊防線他走了103趟,先後拒絕地方10餘次高薪聘請,錯過戀人的相望,錯過親人的告別,錯過女兒的第一聲“爸爸”……但周國仁從不後悔,看著那些門巴族孩子一個個成長起來,發光發熱,周國仁從心底裡道出兩個字:“值得!”

背崩鄉格林村的丹真次旺,從上周國仁課的第一天,心裡就埋下了參軍衛國的種子。如今,他已從中山大學的國防生隊伍裡光榮畢業,被分配在日喀則工作,9月6日給周國仁打電話說,他正在北京進行崗前培訓,祝周國仁教師節快樂!

現在,背崩鄉中心小學的教師桑吉旺姆、次傑、梅朵都曾經是周國仁教過的門巴族孩子。他們去外地讀書時,心裡也一直念著他們的周老師。完成學業後,他們毅然回到了墨脫,與周國仁一起在這偏僻的鄉村教書育人。對此,很多人不理解,他們好不容易走出了大山,有了出息,不在外面闖一番天地,卻又回到了墨脫。他們的回答很簡單:“與周老師感情太深,不能讓他一個人在這裡堅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