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我兒子是李剛,小藍單車CEO父親欲打工還兩億債務,風投機構躺槍

一 曾經風光無限, 而今兒在美國

曾經排名第三的共用單車小藍單車瞬間崩塌, 供應商上門圍堵討債, 吃瓜群眾紛紛要求退押金。

供應商兩個億的欠款, 加上上千萬用戶的押金, 粗略估計小藍單車需要十億資金補倉, 但是他卻沒有賈躍亭那麼好的運氣, 有白衣騎士168億救火。

小藍單車曾經是共用單車行業的後起之秀, 其創始人88年的李剛創立的野獸騎行和小藍單車項目短短兩個月內均獲得上億風投, , 即便已然是巨頭的劉強東也沒有這樣的戰績, 生子當如李剛, 相信當時李剛的父親李文生也是無比榮耀, 親戚朋友羡慕不已。

三月份的時候, 李剛還以成功者的身份接受媒體採訪, 向老大小黃車發起挑戰, 確實交通大學畢業的李剛比清華大學畢業的戴威在做自行車方面有先天的優勢, 做出了最好騎的共用單車, 體驗做的非常好, 戴威只好回了一句“唯快不破”。

時隔半年小黃車依舊是市場老大, 雖盈利無望, 但是卻因為其龐大的使用者規模被資本市場看好, 而且把業務擴展到世界各地, 當然李剛也早就去美國考察市場了, 也許他要在美國造一款新的自行車。

二 法人代表, 被坑的往往都是爹

11月22日, 小藍單車CEO李剛的父親李文生在北京現身。 李文生此番出現是為了召集眾多供應商來北京商量還款事宜。 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和一線運維工人收到消息後, 來到現場圍堵李文生。 李文生說要錢沒有, 但是願意到債權人那裡打工還債, 供應商於心不忍。

從信用天津可以查到, 小藍單車的開發公司天津鹿鼎科技有限公司原始大股東為李剛的父親李文生, 持股95%, 李剛持股5%, 可以理解為, 父親出資讓兒子做生意, 李剛是實在的富二代。

由於風投進入, 公司進行了增資擴股, 這點在啟信寶可以查到,

兩家投資機構並列為股東, 另外還有一個股東是李剛和其助理亢劍天在湖北應城註冊成立的合夥企業應城鹿元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

三 與其信用破產不如企業破產

筆者認為小藍單車將運營權轉給拜客騎行是非常不明智的決定, 連小黃車都被投資人要求與市場第二的摩拜合併以取得市場的絕對控制地位, 病入膏肓的酷騎單車、小藍單車加上市場微乎其微的拜客單車是很難繼續前行的, 就算有人傻錢多的也只會投資拜客, 而不是投資給小藍單車。

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 但是現在是一個信用社會, 不要看明星們出軌、辱國、吸毒、空手套白狼, 但是人家畢竟還有積蓄和鐵杆粉絲, 可以輕而易舉東山再起, 甚至比之前還要紅,創業者信用破產之後便一無所有,尤其是拿著風投的錢肆意揮霍,欠著供應商的錢到處逍遙,拖著員工的工資自己享樂的創始人,只能躲到大洋彼岸或者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

與其高呼說債會還的,專案轉交給拜客繼續運作,不如直接申請破產清算,作為法人代表的父親可以得到解脫,不會再受到債務的牽連,作為創始人和實際管理者的李剛也可以重新開始一段新的創業,或者也可以到阿裡巴巴、騰訊這樣的大公司,畢竟有輝煌的創業經歷,年薪百萬不是夢,在條件寬裕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償一下小藍單車的供應商和農民工。

四 風投機構只是斷奶的乳娘,沒有撫養責任

李剛在美國發聲說是因為投資的原因導致了小藍單車的失敗,把責任推給了風投,後來才說公司的運營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實自身的原因才是決定因素,原本進入市場就比較晚,又一味地追求體驗,抬高了成本,極大的消耗了資本,沒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加使用者規模,增加投放數量,以取得行業前兩名的地位,已經投資的風投及時止損,持觀望態度的風投打消念頭,又不甘心被ofo和摩拜單車收購,失敗是必然的。

風投機構有自己規避風險的原則,不可能像創業者那樣蒙臉狂奔(投資樂視的風投機構除外),李剛父親把供應商帶到黑洞資本希望黑洞資本出面償還顯然對我國公司法不甚瞭解,不管是風投,還是他自己都以自己的出資額度為限為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他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變賣公司財產來發工資和還債,而不是把債務轉移給風投,風投不是白衣騎士,他們只是過客。

甚至比之前還要紅,創業者信用破產之後便一無所有,尤其是拿著風投的錢肆意揮霍,欠著供應商的錢到處逍遙,拖著員工的工資自己享樂的創始人,只能躲到大洋彼岸或者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

與其高呼說債會還的,專案轉交給拜客繼續運作,不如直接申請破產清算,作為法人代表的父親可以得到解脫,不會再受到債務的牽連,作為創始人和實際管理者的李剛也可以重新開始一段新的創業,或者也可以到阿裡巴巴、騰訊這樣的大公司,畢竟有輝煌的創業經歷,年薪百萬不是夢,在條件寬裕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償一下小藍單車的供應商和農民工。

四 風投機構只是斷奶的乳娘,沒有撫養責任

李剛在美國發聲說是因為投資的原因導致了小藍單車的失敗,把責任推給了風投,後來才說公司的運營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其實自身的原因才是決定因素,原本進入市場就比較晚,又一味地追求體驗,抬高了成本,極大的消耗了資本,沒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增加使用者規模,增加投放數量,以取得行業前兩名的地位,已經投資的風投及時止損,持觀望態度的風投打消念頭,又不甘心被ofo和摩拜單車收購,失敗是必然的。

風投機構有自己規避風險的原則,不可能像創業者那樣蒙臉狂奔(投資樂視的風投機構除外),李剛父親把供應商帶到黑洞資本希望黑洞資本出面償還顯然對我國公司法不甚瞭解,不管是風投,還是他自己都以自己的出資額度為限為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他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變賣公司財產來發工資和還債,而不是把債務轉移給風投,風投不是白衣騎士,他們只是過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