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國考行測:邏輯填空之分析語境

一、邏輯填空題型及考情分析

邏輯填空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量上占50%的比重。 邏輯填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市地考查題量均為20題, 2017年副省考查題量為15題。 從考查形式上看, 有單空、兩空和三空, 且以兩空、三空為主;從詞語考查類型看, 包括實詞和成語;從考點上看, 考查語境分析及詞語辨析。 語境分析主要考查解釋關係, 反對關係、遞推關係和聯合關係也有考查, 但不是重點。 語境的提示點主要為句子和詞語。 詞語辨析角度考查過搭配物件、含義側重、語義輕重、適用範圍、詞義範圍、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形象色彩以及詞性和句法功能。

其重點在於對語境的準確把握和詞義的辨析。

二、考生存在的誤區

大部分考生在做邏輯填空的時候, 僅僅是依靠自己的語感去解決問題。 這是第一個誤區, 誠然, 有些題目可以依靠語感來判斷答案, 但是一來這樣題目不多, 二來憑語感做題準確率低。 每次到了封閉預測班次的時候, 都會有學員因為詞彙積累不到位而苦惱。 這是第二個誤區, 邏輯填空已經不是原來的選詞填空了, 它對於詞義辨析和語境分析是並重的, 也就是說雖然積累量不是很足, 但是通過語境分析, 大部分的題目也還是可以巧解的。

三、語境分析的應用

作者在寫文章的時候前後文之間一定是有邏輯關係的, 而所謂的語境分析就是找到題幹中的邏輯關係,

根據邏輯關係的類型, 判斷所填詞語與呼應點的關係, 就呼應點的含義選出正確答案。

例題:公共生活中的某些失范行為和無序現象若得不到及時治理, 就可能會產生反面的____效應, 個體在這種環境中很容易被激發和誘導, 隨波逐流, 助長無序。 很多國家的法律在公共場所禁煙、維護環境衛生等方面都有明確規定且有效執行, 正式為了____,在微小的失範和無序積累前就加以制止。

A. 示範 防微杜漸

B. 輻射 懲前毖後

C. 連鎖 上行下效

D. 擴張 以儆效尤

【中公解析】答案:A.第二空後面的 “在微小的失範和無序累積前就加以制止”, 就是對這個成語的解釋, 這就是呼應點, 應該填寫一個和這句話意思相近的詞語,

“防微杜漸”比喻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 不讓它發展。 因此答案應該選A。 “懲前毖後”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錯誤, 吸取教訓, 使以後謹慎些, 不致再犯;“以儆效尤”是指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 用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麼做, 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幹。 均與文意不符。

對於邏輯填空題目的語境分析, 需要廣大考生加強對理論的理解, 同時要配以多加練習, 平時也要注意詞彙的積累, 多流覽相關的書籍、報刊, 使得自身的語感更加“專業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