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民生」“三個變化”折射牡丹江全民健身新潮流

三個變化”折射全民健身新潮流

記者 邸蘭英

初冬的早晨, 天氣漸冷, 但並未阻止廣大市民健身的步伐, 街道邊、社區裡、廣場上, 有的跳舞, 輕鬆愜意;有的打羽毛球, 激情四射;有的練習太極拳, 修身養性……沐浴在晨曦中的健身人群, 以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成為城市的一道美麗風景。

從偶爾到經常, 健身習慣漸養成

音樂響起來, 舞蹈跳起來。 在公園一處空地上, 邢秀英燙著一頭小卷髮, 穿著一套棉質連衣裙, 在眾多的舞者當中格外顯眼。 邁步、擺頭、旋轉……一曲舞蹈跳完, 老人紅光滿面地走過來。 “你猜猜我今年多大年紀?”老人笑著說, “83歲啦!健身不但讓我看起來年輕, 身體也更健康了。 ”原來, 老人退休後就開始健身, 華爾滋、拉丁等舞蹈都會跳, 而且現在還成了許多初學者的義務教練。

在這個舞蹈隊中, 像邢秀英一樣上年紀的老人很多, 他們意氣風發、精神抖擻,

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和歡快的節奏中。 其他的健身隊伍也毫不遜色, 有的練劍、有的打拳, 盡情揮灑激情。 邢秀英說, 在她經常活動的地方, 有六七支固定的健身隊伍, 一些健身者從最初“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到每天按時“報到”, 已真正把健身融入了生活。

在我市其他幾個公園內, 也不乏健身者的身影, 而且健身項目也不僅僅拘泥於跳廣場舞, 健身人群包括各個年齡段, 健身時間也從早晚時間延展到了全天, 一派熱火朝天、積極向上的景象。

從乘車到步行, 綠色環保又健身

曾幾何時, 人們見面常說的一句問候語是“您吃了嗎?”而如今, 人們見面後常會說“今天鍛煉了嗎?”“今天走了多長時間?”一句小小的問候語折射了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

“眼看著體重的日漸增加, 幹什麼事都覺得很累, 導致越來越懶, 而且對身體健康也沒好處, 所以決定鍛煉身體。 ”在我市某事業單位上班的孫先生家住東七條路沿江街附近, 雖然他沒有每天到廣場健身, 但步行上下班也是他選擇的一種健身方式。

談到鍛煉的效果, 孫先生笑著說:“我主要是想通過鍛煉身體減肥, 儘管咱也不是‘健身達人’, 但自從上下班開車改為步行後, 三個月我就減掉了11斤, 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 ”

像孫先生一樣, 如今, 隨著綠色環保低碳的出行方式逐漸深入人心, 選擇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也越來越多。 “每天上班坐辦公室, 上下班開車, 人一天都不運動肯定會出問題。 ”吳女士說, 她每天通過計步軟體激勵自己步行, 一年來她不僅身材苗條了, 而且各種病症也沒了。 據權威研究表明, 健身能夠改善生活品質, 有助於緩解抑鬱、焦慮和其他慢性心理障礙。 當今有句時髦的話叫“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 如此看來, 健身確實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潮流。

從無序到有序, 文明素質在提升

健身改變的不只是體形和身體機能, 還有文明素質。 “以前大家為爭搶場地鬥得面紅耳赤, 如今各隊有各隊的健身區域, 有時還常湊到一起切磋技藝, 隊友間也結成了友誼。 ”公園工作人員說, 各健身隊伍都有隊長, 隊長帶隊進公園健身還會與公園達成協議, 公園為他們提供便利, 但他們要保證不隨意丟垃圾、不擾民、不損壞公共設施。 如今許多隊長還成了公園的義務監督員, 義務監督健身隊員文明健身, 健身隊員不但自我約束, 也在無形中帶動了其他市民講規矩、講文明, 使得市民整體文明素質不斷提升。

堅持, 本就是一種力量。 堅持健身如同不停躍動的文明音符, 讓一群人變得活力四射,讓一座城市更富朝氣和魅力。隨著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健身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和時尚,它有助於改善市民生活品質,更好地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發展。

讓一群人變得活力四射,讓一座城市更富朝氣和魅力。隨著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健身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種習慣和時尚,它有助於改善市民生活品質,更好地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