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如何用艾灸治療心絞痛

治療心絞痛的特效穴位:心俞穴、至陽穴、內關穴、膻中穴、豐隆穴、膈俞穴、氣海穴、郤門穴


一般施灸
心俞穴
心俞穴的位置:心俞穴位於背部肩胛骨內側, 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 左右各有一穴。 取穴時, 可從項部突起最高的大椎開始, 向下數到第5個凹陷, 再向左右兩側各旁開2橫指寬處就是心俞穴。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 被施灸者俯臥, 施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 對準穴位, 距皮膚1.5~3釐米施灸, 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 每次灸10~20分鐘, 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理氣寧心。


至陽穴
至陽穴的位置:至陽穴位於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也就是膻中穴的正後側。 取穴時, 左右肩胛骨下緣連線與脊椎中線的交點處就是第7胸椎, 其下凹陷處就是至陽穴。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 被施灸者取俯臥位, 施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 對準穴位,

距皮膚1.5~3釐米施灸, 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 每次灸10~20分鐘, 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理氣寬胸。
內關穴
內關穴的位置:內關穴位於手臂的內側, 腕關節橫紋中上2寸(約3橫指寬)處, 左右臂各有一穴。 取穴時, 將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3指併攏, 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 右手食指與左手腕交叉的中間點就是內關穴。 也可以用力攥拳, 可在手腕關節處摸到兩條突起的硬筋, 內關穴就在腕橫紋向上3橫指寬處的兩條筋中間。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 取坐位, 手執點燃的艾條, 對準穴位, 距皮膚1.5~3釐米施灸, 以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 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寧心安神, 理氣止痛。


膻中穴
膻中穴的位置:膻中穴位於胸部正中線上, 兩乳頭連線與胸骨連線的交點處。
施灸方法:溫和灸。 被施灸者仰臥, 施灸者站於一旁, 手執點燃的艾條, 對準穴位, 距離皮膚1.5~3釐米施灸, 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 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 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寬胸理氣, 活血通絡, 清肺止喘, 舒暢心胸。
辨證艾灸
症狀:心胸疼痛突發作, 有時快有時慢, 胸悶, 噁心。
豐隆穴

豐隆穴的位置:豐隆穴位於腳部外踝尖上8寸, 距脛骨前緣2橫指寬處, 左右腿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 取坐位, 手執點燃的艾條, 對準穴位, 距皮膚1.5~3釐米施灸, 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 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行氣解鬱, 化痰濕。
症狀:心胸疼痛如同刀絞, 疼痛到達背部, 四肢寒冷。
膈俞穴
膈俞穴的位置:膈俞穴位於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 左右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溫和灸。 被施灸者取俯臥位, 施灸者手執點燃的艾條, 對準穴位, 距皮膚1.5~3釐米, 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 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行氣解鬱。
症狀:心胸悶痛, 面色發冷, 四肢寒冷。
氣海穴
氣海穴的位置:氣海穴位于肚臍正下方1.5寸(2橫指寬)處。
灸方法:此穴需兩人配合施灸。 宜採用迴旋灸的方法。 施灸時, 被施灸者平臥, 施灸者站於一旁, 手執艾條以點燃的一端對準穴位, 在距離皮膚1.5~3釐米處施灸,左右方向平行往復或反復旋轉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
症狀:疼痛不止。
郤門穴
郤門穴的位置:郤門穴位於前臂掌側,在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左右臂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釐米施灸。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甯心安神,清營止血。

在距離皮膚1.5~3釐米處施灸,左右方向平行往復或反復旋轉施灸,以被施灸者感到施灸處溫熱、舒適為度。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溫陽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
症狀:疼痛不止。
郤門穴
郤門穴的位置:郤門穴位於前臂掌側,在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左右臂各有一穴。
施灸方法:取坐位,手執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皮膚1.5~3釐米施灸。

施灸時間: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鐘。
功效:甯心安神,清營止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