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面對這一世界性難題,他們是這樣做的

“每個夢想, 都值得灌溉/眼淚變成雨水, 就能落下來/每個孩子, 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

從昨天到現在, 小銳的手機裡一直反復迴圈的就是這首歌:《最好的未來》。

有人說, 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劇, 往往是大人的責任。

在《鼠疫》中, 加繆這樣寫道:“我到死都不會去愛這個連孩子都遭受折磨的世界。 ”

事實上, 沒有人會。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 今天起, 有一部叫《嘉年華》的電影正在上映, 而電影裡的孩子和他們所遭受的痛苦, 與正在發生的現實有著奇妙的呼應。

《嘉年華》電影海報

其實, 每一年, 英美媒體曝光的虐待兒童案件都不在少數。 面對這一世界性難題, 這些國家如何應對, 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

在英國, 幼稚園老師入職前必須出示無犯罪記錄

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問題, 從法律、預防和監督層面, 英國都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機制。

英國資深華人記者何越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她告訴銳參考, 在英國應聘教育機構職位時, 應聘者必須提供由警察局提供的無犯罪記錄, 這讓幼稚園老師因虐童而留下案底的成本極高。

資料圖:在英國一家幼稚園, 老師正在陪孩子們玩玩具。

在英國生活了多年的何越認為,

過去英國兒童照管服務(如幼稚園)也不盡人意, 出現各種醜聞, 但近20年來情況大有好轉。

她說, 在英國法律層面上, “兒童不被視為父母的附屬品, 而是國家與社會的一個未成年公民, 父母虐待孩子, 不屬於家庭事務範疇, 法律會介入”。

同時, 在對幼稚園的教育品質評估方面, 英國的教育標準局是國家教育、兒童服務和技能培訓機構的官方監管機構, 定期發佈對包括幼稚園在內的每家學校的評估報告, 並提供評級, 供家長參考擇校。

何越家附近的一所幼稚園, 就曾因為“有家長反映, 幼稚園組織兒童出遊時, 隨行教師數量不足以保障每個兒童的安全”而受到調查。 這一點最終作為該幼稚園的缺點之一, 列在最新的評估報告中。

資料圖:英國一家幼稚園的老師正在帶孩子們外出參觀。

老師“幫孩子塗抹防曬霜”, 也需家長事先授權

值得一提的是, 英國幼稚園也強調家長作為幼兒權益保護參與方的重要性, 防止家長“完全把孩子推給幼稚園”的現象發生。

兒童入園伊始,

家長就要閱讀長達75頁材料, 其中包括幼稚園與家長的權利與義務, 填寫數十頁的兒童情況, 還要簽十幾次名, 逐項同意“不能將孩子的集體活動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等條款, 明確是否授權老師“幫助孩子塗抹防曬霜”等行為。 家長、幼稚園、社區、政府始終作為各相關方, 保障孩子的安全。

一家倫敦的社區幼稚園發給孩子父母的一封名為“我們如何保護兒童”的信列舉出英國《兒童法案(2004/1989)》《共同努力保護兒童(2006)》《保護弱勢群體法案(2006)》三份法律檔, 供家長參考, 明確教師或家長對孩子的虐待行為均觸犯法律。 同時, 信中還給出了可以開展調查的“英國兒童服務處”的聯繫方式。

資料圖:英國幼稚園的老師和孩子們

在教師任職資格方面,法律也有明確規定。幼兒入園之前,家長收到的入園手冊中就明確幼稚園在預防針對兒童的犯罪方面的責任。

包括明確園方在教師入職前對其進行詳細的犯罪記錄和行為調查,類似調查每三年更新一次。

此外手冊還提供園方處理兒童保護事務的小組人員名單,讓每一位家長和老師在發現虐待兒童事件時知道向誰舉報、如何舉報,並為舉報者提供匿名保護。但在被舉報問題核實前,園方同樣尊重被舉報老師的權利,建議老師向工會和社區醫生尋求幫助,解決法律問題,減輕心理上的壓力。

英國政府官網上舉報虐童事件的頁面截圖

在美國,教師、員警等發現虐童後知情不報將被罰

今年感恩節前夕,來自美國各地一連串涉及虐童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令人揪心。

在佛羅里達州坦帕,聯邦地區法官按照一位元母親的要求,對性侵一名7歲女童的一對男女判以重刑。

美國媒體報導截圖

40歲的里士滿·麥克唐納終生監禁,25歲的肖娜·博塞利尼刑期40年。女童的親生父親在網路聊天室拿女兒做性交易,並在這對男女性侵女童時,在一旁拍照和攝像,他被判刑70年。

這個感恩節,美國奧運會體操隊前隊醫拉裡·納塞爾也蹲在監獄裡。

他被控犯有22 項性侵罪行。11月22日,美國3次奧林匹克金牌得主加比·道格拉斯也站了出來,稱自己曾遭納塞爾以治療為藉口性侵。納塞爾面臨25年至40年監禁……

拉裡·納塞爾在庭審現場。

兒童遭遇性侵害,是長期困擾美國社會的一個問題,美國也因此逐漸形成一套法律、機制和社會網路。

首先是設立專門的政府機構負責兒童保護,並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兒童保護體系。

美國許多州的州政府下設兒童保護服務部,受理兒童性侵害舉報,並派專人調查舉證,重新安置受害兒童並定期探訪。美國許多大學開設社工系,並要求學生有社工實習經驗,為進行兒童保護提供了可持續的人力資源。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下設的兒童及家庭管理局官網上,有關於各州保護兒童法律的具體介紹。

同時強制知情者舉報:按照美國法律,因工作性質經常有機會接觸兒童的從業者,如醫生、護士、教師、社工、員警,在發現兒童疑似受到虐待後都有義務舉報,否則會被視為失職並受到相應處罰。

此外性罪犯資訊公開:1994年,美國7歲女孩梅甘·坎卡遭對門鄰居性侵殺害,兇手此前有兩次性侵兒童前科。

兩年後,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簽署《梅根法》,規定各州建立性罪犯和騷擾兒童罪犯檔案,在網上公佈其照片和個人詳細資訊,通知所在社區居民。此外,有性侵前科者不能居住在距幼稚園和中小學半英里以內,遷居須向警方報備。

不要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美國最大的反性暴力組織RAINN在網站上介紹說,高達93%的未成年性侵受害者知道侵犯他們的人是誰。

RAINN網站截圖:“如果你懷疑一個孩子受到了傷害,該怎樣做?”

因此,做父母的只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防性侵常識還不足夠,需要真正花時間陪伴孩子。

他們應當多瞭解和識別孩子生活中出現的成年人,留心孩子日常生活中身體和情緒變化,和他們聊天並傾聽他們,鼓勵他們說出自己所受遭遇。讓孩子獲得這樣的信心:他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依賴父母的愛和支持。

視若珍寶的幼小孩子,若遭遇令人髮指的傷害,作父母的痛苦可想而知。但越是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注意避免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要教孩子懂得,這不是他們的錯;也要更加耐心地對待孩子,盡可能消除他們的心理陰影,説明他們重建對自己和他人的信心,不能讓孩子一輩子生活在對他人的恐懼裡。

資料圖:英國幼稚園的老師和孩子們

在教師任職資格方面,法律也有明確規定。幼兒入園之前,家長收到的入園手冊中就明確幼稚園在預防針對兒童的犯罪方面的責任。

包括明確園方在教師入職前對其進行詳細的犯罪記錄和行為調查,類似調查每三年更新一次。

此外手冊還提供園方處理兒童保護事務的小組人員名單,讓每一位家長和老師在發現虐待兒童事件時知道向誰舉報、如何舉報,並為舉報者提供匿名保護。但在被舉報問題核實前,園方同樣尊重被舉報老師的權利,建議老師向工會和社區醫生尋求幫助,解決法律問題,減輕心理上的壓力。

英國政府官網上舉報虐童事件的頁面截圖

在美國,教師、員警等發現虐童後知情不報將被罰

今年感恩節前夕,來自美國各地一連串涉及虐童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令人揪心。

在佛羅里達州坦帕,聯邦地區法官按照一位元母親的要求,對性侵一名7歲女童的一對男女判以重刑。

美國媒體報導截圖

40歲的里士滿·麥克唐納終生監禁,25歲的肖娜·博塞利尼刑期40年。女童的親生父親在網路聊天室拿女兒做性交易,並在這對男女性侵女童時,在一旁拍照和攝像,他被判刑70年。

這個感恩節,美國奧運會體操隊前隊醫拉裡·納塞爾也蹲在監獄裡。

他被控犯有22 項性侵罪行。11月22日,美國3次奧林匹克金牌得主加比·道格拉斯也站了出來,稱自己曾遭納塞爾以治療為藉口性侵。納塞爾面臨25年至40年監禁……

拉裡·納塞爾在庭審現場。

兒童遭遇性侵害,是長期困擾美國社會的一個問題,美國也因此逐漸形成一套法律、機制和社會網路。

首先是設立專門的政府機構負責兒童保護,並形成一套相對完整的兒童保護體系。

美國許多州的州政府下設兒童保護服務部,受理兒童性侵害舉報,並派專人調查舉證,重新安置受害兒童並定期探訪。美國許多大學開設社工系,並要求學生有社工實習經驗,為進行兒童保護提供了可持續的人力資源。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下設的兒童及家庭管理局官網上,有關於各州保護兒童法律的具體介紹。

同時強制知情者舉報:按照美國法律,因工作性質經常有機會接觸兒童的從業者,如醫生、護士、教師、社工、員警,在發現兒童疑似受到虐待後都有義務舉報,否則會被視為失職並受到相應處罰。

此外性罪犯資訊公開:1994年,美國7歲女孩梅甘·坎卡遭對門鄰居性侵殺害,兇手此前有兩次性侵兒童前科。

兩年後,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簽署《梅根法》,規定各州建立性罪犯和騷擾兒童罪犯檔案,在網上公佈其照片和個人詳細資訊,通知所在社區居民。此外,有性侵前科者不能居住在距幼稚園和中小學半英里以內,遷居須向警方報備。

不要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

美國最大的反性暴力組織RAINN在網站上介紹說,高達93%的未成年性侵受害者知道侵犯他們的人是誰。

RAINN網站截圖:“如果你懷疑一個孩子受到了傷害,該怎樣做?”

因此,做父母的只是教育孩子基本的防性侵常識還不足夠,需要真正花時間陪伴孩子。

他們應當多瞭解和識別孩子生活中出現的成年人,留心孩子日常生活中身體和情緒變化,和他們聊天並傾聽他們,鼓勵他們說出自己所受遭遇。讓孩子獲得這樣的信心:他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依賴父母的愛和支持。

視若珍寶的幼小孩子,若遭遇令人髮指的傷害,作父母的痛苦可想而知。但越是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注意避免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要教孩子懂得,這不是他們的錯;也要更加耐心地對待孩子,盡可能消除他們的心理陰影,説明他們重建對自己和他人的信心,不能讓孩子一輩子生活在對他人的恐懼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