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題丨「關注邢臺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嚴格規範辦學行為,以科學管理推動“均衡“

嚴格招生制度

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劃片招生、就近、免試入學”政策, 嚴格控制擇校現象, 堅決取締快慢班、重點班。 依據國家學生學籍資料庫,

強化對各學校入學率、鞏固率、流失率等指標的考核, 通過學籍管理和日常督查, 嚴格控制班級學生數。 將2所示範性高中招生名額全部分配到縣域內6所初中學校。

規範課程開設

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 積極開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實行目標管理

將學生素養、特色創建、對標活動等內容納入學校學年目標責任書中, 在學校顯著位置公示, 接受師生和社會監督。 全縣每所學校均與市區教育先進學校開展了對標趕超活動;堅持加強對學生作息時間、家庭作業量、考試次數的專項督查;針對學校辦學中的問題, 縣教育局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 提升教育品位的“十項統一”規定》, 就統一校園文明禮儀、統一收看《新聞聯播》、統一上書法課程等內容做出明確規定,

並將落實情況納入考核。

強化安全管理

投入50余萬元, 在全縣所有規模學校安裝了一鍵報警裝置, 實行全時段無縫隙化管理, 構建人防、物防、技防全面安全防範體系。

完善關愛體系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思路,為全縣611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和聯繫卡,完善了班主任、留守兒童及學校溝通制度,落實了貧困留守兒童資助制度,並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對學校、教師的一項重要內容去考核。積極對留守兒童開展人格素質、心理健康、行為習慣、健康安全等教育,促進留守兒童全面成長。縣關工委為北小莊捐建了“兒童之家”,縣婦聯、團委等部門和鄉鎮也都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關愛,確保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124名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建立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特教學校中心輻射作用,加大對隨班就讀殘障少年兒童所在學校的指導力度,開展“分層次、個別化”教學,讓每一位殘障少年兒童都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將22名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及財政保障體系。

供稿:縣教育局 馬豔輝

編輯整理:李敏華 校對:陳欣

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思路,為全縣611名留守兒童建立了檔案和聯繫卡,完善了班主任、留守兒童及學校溝通制度,落實了貧困留守兒童資助制度,並將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作為對學校、教師的一項重要內容去考核。積極對留守兒童開展人格素質、心理健康、行為習慣、健康安全等教育,促進留守兒童全面成長。縣關工委為北小莊捐建了“兒童之家”,縣婦聯、團委等部門和鄉鎮也都積極為留守兒童提供關愛,確保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為124名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建立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特教學校中心輻射作用,加大對隨班就讀殘障少年兒童所在學校的指導力度,開展“分層次、個別化”教學,讓每一位殘障少年兒童都能享受更好的教育。將22名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納入當地教育發展規劃及財政保障體系。

供稿:縣教育局 馬豔輝

編輯整理:李敏華 校對:陳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